ICS 77.040.10 CCS H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320-2021 铝合金力学熔点测试方法 Measuringmethod for mechanical melting temperature of aluminum alloy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032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烟台分所、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叁叁、田爱琴、孙晓红、徐济进、申晓丽、杨泽云、郑自芹、金雨佳、高玉龙、 莫宇飞、王刚、徐世东、高军、冯超、余春、赵志国、梁景恒、蔡宜成、刘西净.
GB/T 40320-2021 铝合金力学熔点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力学熔点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板材或型材的焊接、热处理、铸造、最压等热加工过程的力学熔点测试及其参 数优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614镍铬-镍硅热电偶丝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6825.1-2008静力单输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 校准 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JF1637-2017康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力学熔点mechanical melting temperature 测定金属材料不同峰值温度热循环后的残余应力,形成残余应力与峰值温度曲线,残余应力达到波 峰时的温度与残余应力下降到波谷时的温度的区间,单位:℃.
注:残余应力与峰值温度曲线上,波峰时的温度为力学熔点的起始温度,波谷时的温度为力学熔点的结束温度.
3.2 热循环曲线thermalcyclecurve 加热、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方法原理 采用试验机模拟铝合金热加工过程中不同峰值温度下的热循环曲线,测量不同峰值温度下的残余 应力,得出残余应力与峰值温度的关系,通过计算获得铝合金力学熔点.
5仪器与设备 5.1试验机
GB/T 40320-2021 5.1.2试验机加热速率应不小于350C/s,试验机应具有回零功能.
5.1.3采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温,两根热电偶丝应分开,热电偶丝直径为0.15mm~0.30mm,热电偶 丝材料应符合GB/T2614的要求,K型热电偶应符合JF1637-2017要求的1级热电偶.
5.2夹具 5.2.1夹具材料宜采用高温合金,如工具钢、镍基合金等.
5.2.2力学熔点测试试样两端应刚性固定,装夹典型示意图见图1,固定销与上夹具刚性固定.
标引序号说明: 1--下夹具; 2--上夹具; 3-周定销: 图1装夹典型示意图 5.3量具 5.3.1游标卡尺分辨力应不低于0.01mm.
5.3.2塞尺分辨力应不低于0.02mm.
9 6.1形状与尺寸 6.1.1试样形状应满足GB/T16865的要求,弯曲变形量应不大于0.20mm,矩形试样示意图见图2.
6.1.2试样宽度6为试样厚度a的2倍,平行段长度1.
为试样宽度b的5倍.
试样夹持端的形状应适 合试验机的夹头,试样夹持端和平行段长度之间以过渡圆弧连接.
GB/T 40320-2021 单位为毫米 0. (cD H③ @ h ]0. [AB 标引序号说明: 2 厚度; -宽度; H--夹持菊宽度: fc 平行段长度: f- 同孔间距: 试样总长度; 过同弧半径.
图2矩形试样示意图 6.2试样加工 6.2.1在铝合金板材、型材上取样,试样切取部位和方向应满足GB/T16865的规定.
6.2.2切取和机械加工试样时,均应预防冷加工或受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宜在切削机床上 进行.
6.2.3制备试样的缩减部分(包括过渡处)不应使用冲压加工.
6.2.4加工后的试样表面应无毛刺,试样形状与尺寸应满足6.1的要求.
7力学熔点测试 7.1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温度应为室温,相对湿度应为30%~80%.
7.2热循环曲线绘制 7.2.1采用温度测量法或数值模拟技术获得实际热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数据.
7.2.2根据温度数据,绘制不同峰值湿度下的热循环曲线,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