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9.060;83.200 N 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200-2008/ISO5893:2002 代养GB/T17200-1997 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 试验机(恒速驱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nsile,pression and flexural testing machines for rubber and plastics (constant rate of traverse) (ISO 58932002,Rubber and plastics test equipmentTensile flexural and pression types (constant rate of traverse)--Specification IDT) 2008-06-20发布 200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72002008/ISO 5893 2002 前言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893:2002(橡胶和塑料试验设备拉伸、弯曲和压缩型(恒速驱动) 规范英文第三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5893:2002,在标准结构和技术内容上与其完全一致,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 ISO5893:2002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按我国习惯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ISO5893:2002的前言,重新编写了本标准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符号”."代整英文中作为小数点的湿号”、”; -第2章中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已转化成了我国标准,本标准直接引用了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国家 标准.
本标准代警GB/T17200一1997(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试验机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17200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 -副除了两条术语(1997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3章); -试验机的级别增加了0.5级和3级两个级别,取消了伸长或变形分级符号的上角标“1” (1997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4章); 修改了试验机静态准确度的有关规定(1997年版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济南时代试金仪器有限公司、承德市金建检测 仅卷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学智、李明义、袁松、刘、李明华、黄冬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2001997
GB/T 17200-2008/ISO 5893:2002 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 试验机(恒速驱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恒定的驱动速度下工作的适用于橡胶、塑料和粘接材料试验用的控神试验系统的 技术要求.
本标准也适用于弯曲、剪切和压缩试验系统.
任一试验系统仅可适用于材料的某个有限的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面,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 检验 与 校准(1SO 7500-1: 2004 Metallie materials-Verification of static uniaxisl testing machines- Part 1; Tension/pression testing macbines-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force-measuring system IDT) 3水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拉伸试验系统tensile-lestingsystem 通常是指由固定部件和可移动部件所组成的试验机,在固定和移动部件上可安装合适的夹头或夹 具用以夹持试样.
注:移动部件由动力驱动并可装备调节速度的控制装置,试验机具有一个完整的带有指示装置和(或)记录仪的测 力系统,此外,还可包括测量试样伸长或变形的系统.
3. 2 施加的力appliedforce 沿试验机的应变轴线测定的,使试样产生变形的力.
注:按此定文,当试验机用于拉伸试验以外的其他试验时,“夹头“还意指对试样施加力的“压板”成其他部件.
根据 所安装的夹具或夹头,将对试样进行拉件、剪切、压始或弯典.
3. 3 伸长elongation 承受拉力时拉停试样标距长度的增量.
3. 4 变形deflection 在压缩、剪切和弯曲试验中,试样在加力方向上的形变.
4试验机的分级与表示 应根据被检试验机测得的下列参数的准确度为其定缓: a)力(按GB/T16825.1-2008分为0.5级、1级、2级或3级)
) 例如:最高准确度的试验机表示为:“力:0.5级;伸长(变形):A级”.
市场中销售的试验机不一定包含理论上可能达到的级别, 如果在任何应用中,都不需考虑规定这些参数的测量准确度时,则可不标出表示缓别的数字或 字母.
性:除非严格控制试验技术,否则对试验机准确度规定很严的技术规范就意文不大,案自于不同实验室的试验数 据的相关性既与试验机技术规范有关,又与试验技术有关,操作者的误差、试样的安装技术和试样的可变性都 是主要的误差来源.
试验机应避免吸水受颜或造受热源辐射.
5结构特征 5.1结构与尺寸 试验机的结构和尺寸应能适合被试材料的试验要求,其性能不应对试验结果有不利的影响.
移动夹头的移动距离应能充分满足拉伸试验中试样最大伸长的需求.
在试验的材料具有较大伸长 的情况下,移动距离可能要超过1m. 5.2试验机的轴向对中 测力系统与试样夹头或夹具之间的连接应准确地与应变轴对中,安装好的试样也应与应变轴准确 地对中,并且试样的试验轴线应与加力轴线相重合.
性:试样在夹头中与验线不对中,以及试样不对称都是试验结果变化的特别重要的原因.
5.3试样夹头 对于试验软质材料的哑铃形、平行条形和类似形状的控伸试样,试验机应装备随着拉力增加能自动 夹紧型的,并能沿试样的整个宽度产生均匀压力的夹头(如旗形夹头或气动夹头),对于试验硬质材料, 螺旋夹紧力的夹头也适用.
夹持试样的方式应尽可能防止试样相对夹头滑移, 对于试验环形试样,试验机应装备两个均可自由转动的滚轮,至少其中的一个轮能通过试验机以 3r/min~50r/min的转速自由地转动,以使被试的环形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应变均匀.
对应大环形试样 (内径44.6mm)滚轮的直径应为25mm;对应小环形试样(内径8.0mm)滚轮的直径应为4.5mm 对于来用剥离法进行的粘合强度试验,试验机应装备在相关试验方法中描述的夹头,或应装备沿试 样的整个宽度产生均匀夹紧力的夹头, 夹持试样的方法应防止试样相对夹头滑移.
当粘合试样是用不同材质的被粘物制成时,则对应每 一种被粘物可能需要设计不同的夹头.
5.4驱动特性 试验机的移动横梁在的试验速度下应运行平稳,驱动零部件的配合应无任何明显的间隙.
5.5压缩、剪切和考曲试验用的夹具 此类夹具或固定装置应符合相关试验方法或材料规范的要求.
由它们引人的摩擦、间醇或不对中 性不应明显影响试验机的准确度.
6测力系统的型式 在任何情况下,应连续指示施加在试样上的力,宜配备一个能够保存最大力示值的自动记录装置.
以带有小惯性测力系统的试验机为佳.
注:提铺式测力系统的试验机可带有摩擦和惯性,这将明显影响试验机的动态响应并降低其准确度.
7试验机的静态准确度 对应每个力的量程,规定有0.5级、1级、2级或3级四个准确度级别(见第4章).应依据按
GB/T 17200-2008/ISO 5893:2002 GB/T16825.1检验试验机时测得的示值相对误差、重复性和进回程相对误差对试验机的每个量程 定级. 当试验机带有独立的压缩或其他试验模式的标尺时,这些标尺应单独进行检验.
8试验机的动态准确度 装备电子测量装置的拉力试验机,可以认为在第10章给出的各试验速度下完全无惯性,但这未必 适用于通常与它们一起使用的电子记录仪,在许多情况下这些记录仅的动态不准确度大大超过它们的 静态不准确度.
的机电式记录仪都存在动态误差,此误差通需来源于这类装置的惯性而产生的加速度误差和 由机械厚擦及静电作用而引起的笔的滞后误差,记录仪动态准确度的测量最好通过记录试验过程中的 误差信号电平来实现,这在不影喉仅器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测量,但常常在技术上是图难的,因此目的 在本标准中规定动态准确度的限值和校准方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所以,建议用户要从试验机制造者那 里获取用以计算概率测量误差和评价该误差是否显著的记录仪动态准确度图,在有此动态误差的情况 下,能够通过降低试验速度,或通过提高输出装置的满量程读数,来降低记录仪加速度和速度水平.
作为对记录仪技术要求的指南,若将动态误差与静态力的静态不准确度相比较的话,记录仅满量程 行程的响应时间宜大大小于力的上升时间,因此建议记录笔的最大需用速度宜小于笔的最大允许速 度v.除以如下按试验机级别确定的系数之商: 只要记录仅的响应时间T是已知的,则.可以根据下列公式近似计算: R 式中: R-记录仪满量程行程, 如果不采纳上述的建议,用户宜从制造者那里索取由记录仅工作时产生的动态误差的评细资料.
9伸长(变形)的测量 橡胶和塑料试样的伸长(变形)可采用下列的试验方法进行测量: a)夹头的分离: b)装夹到试样上的引伸计: c)光学或其他遥测(非接触式)的引停计, 在测量伸长时,应获得连续的伸长(变形)示值,最好能自动绘制力-伸长(变形)曲线,并保存最大伸 长(变形)的示值.
对于某些试验,特别是测量环形控伸试样的伸长以及弯曲、剪切或压缩试样的变形,采用夹头分离 法是最方便的测量方法,此时钟长(变形)测量系统不应存在任何间隙,在夹头与试样间也不应有会明 显影响试验结果准确度的清移, 之间也不应产生任何会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滑移.
在确定引伸计的准确度时,被认可的有A级、B级、C级、D级和E级五个级别,对每个引伸计系 统的每一测量范围的分级要根据检验引伸计时测得的最大误差定级.
表1中以标尺读数的百分比给出了误差值,生产者应标明能够达到规定准确度时的最小停长,对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