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 CCS A 47 DB41 河南省地方标 東准 DB41/T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 2024-02-01发布 2024-05-0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57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5直击雷的防护 6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7检测. 8防雷装置的维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DB41/T257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 中心、河南省现代防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傅国庆、李鹏、张玉桦、王玲玲、王维思、何巍、蒋超、孙欣、王文博、李学 耕、马双良、王欣、蔡壮、田晓毅、杨琳琳、方志杰.
I1
DB41/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 的防护、检测、防雷装置的维护与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已建及新建、扩建、改建的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选址、防雷装置的设计、防雷装 置检测与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431-2023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2938-2016防雷装置检测服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HJ655-2013环境空气颗粒物(PM和PMs)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HJ915-2017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 指建设在本辖区内相对海拔较高位置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站(简称高山站),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 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以及样品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
有固定的站房和在线自动监测(观测) 设备,需要持续电源和网络通讯等辅助设备.
根据监测的对象可分为高山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高山生 态自动监测站、高山水源自动监测站等.
3. 2 站房 指具有防水、防潮、隔热、保温措施的无窗或双层密封窗结构建筑,用于集中安放对环境质量进行 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以及数据存储与传输等过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的场所.
3.3 电涌保护器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电涌电流的装置.
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限制元件.
[来源:GB50057-2010,2.0.29] 3. 4 电磁屏蔽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DB41/T 2579-2024 [来源:GB 50343-2012,2.0.15] 3.5 等电位连接网络 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
[来源:GB50057-2010,2.0.22] 3. 6 富电电磁脉冲 雷电流的电磁效应.
[来源:GB50343-2012,2.0.3] 4一般规定 4.1高山站雷电防护应按照GB50057-2010中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实施.
4.2高山站的选址除按照HJ655-2013和HJ915-2017中要求执行外,还应参考当地雷击密度、电 磁环境、土壤条件、供电方式、信号传输方式等条件.
4.3高山站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雷电活动规律、设备的重要性以及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 的抗扰度等情况采取雷电防护措施.
4.4高山站的防雷宜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连接、接地、合理布线、电涌保护、隔离 等内部、外部防雷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4.5高山站防雷装置应与站房建设同步进行,并采取防盗、防鼠害等安全措施.
4.6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规格均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的相关规定.
考虑到施工难度、防腐蚀、 运输便利性、结构强度等因素,高山站防雷装置宜选取钢、铜为主材.
5直击雷的防护 5.1接闪器的设置 5.1.1独立设置的高山站宜采用独立接闪针配合架空接闪线作为直击雷防护装置,外露仪器、设备等应 处于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
5.1.2直击雷防护装置与被保护物宜保持3以上安全距离.
5.1.3非独立设置的高山站,如需单独设置接闪装置,其接闪装置的引下线宜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 置相连.
5.1.4接闪针和接闪线的规格、尺寸应符合GB50057-2010中5.2的规定.
安装工艺应考虑防腐和抗 风强度要求.
5.2引1下线的设置 5.2.1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或者建筑钢结构作为引下线.
5.2.2引下线应与屋面接闪带搭接,设置间距应不大于18m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引下线 根数不少于2处,引下线应设置在易遗雷击部位,具体位置应符合GB50057-2010附录B中规定.
5.2.3站房门、窗边1m内不宜设置引下线,当间距不足时可对引下线加装绝缘管.
引下线与其它电 气线路间距应不小于1m 5.2.4引下线在地面上方设置绝缘管防护,绝缘管长度不小于2m,绝缘管下端距地面宜0.2m~0.3m.
5.2.5引下线与接闪器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电气连接,其连接点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Ω,并做好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