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序 自本书第二版面世迄今已经过去了14个年头.
在这14年中,我国在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工程建设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来,在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西部地区,设计和施工了为数众多的高坝、 大型地下洞室群、航空港和高等级交通线路.
工程地质工作者面对不断涌现 的新问题开展了众多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从而大大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 的发展.
这14年又恰恰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年.
地震灾害方面有:1995年日本 的阪神大地震;1999年我国台湾集集大地震;2001年我国东昆仑8.1级特大 地震;2006年印尼特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2008年我国四川省汶川8.0级特 大地震.
特大型崩滑灾害有:1996年贵州印江堵江滑坡;1998年重庆巴南区 麻柳咀滑坡;2000年西藏波密易贡堵江滑坡;2003年长江三峡库区千将坪滑 坡;2004年四川宣汉天台乡滑坡:以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北川唐 家山堵江滑坡,北川老县城王家岩滑坡,青川东河口堵江滑坡,青川石板沟 堵江滑坡等.
工程地质工作者在防灾、减灾、排险和治灾方面付出了艰辛的 劳动,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为了与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最新水平相适应,更新内容就成了本次修订的 首要目标.
第一、二、四、五、八、九、十、十二章都做了较大的修改与充 实.
为了与本书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工程专业主要教学用书相适应,删繁就简, 尽可能以基本概念的清晰阐述、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传授为主是本次修订 的另一个重要目标,为此编者们也做了应有的努力.
张体元主编全书并执笔绪论、第四、五、六、七、十二、十三章;王兰 生执笔三、八、九、十四章;黄润秋执笔第一章;许强执笔第二、十一、十 五章;陶连金执笔第十章.
最后由张元统一校改定稿.
本书得以及时完稿得益于巨能攀博士、陈建君硕士、崔杰博士、白建光 硕士在电子版录入、绘图、排版、校改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编著者向他 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书中的缺点和不妥之处热忧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著者 2008.12
再版序 自本书第一版出版今已经过去12个年头.
12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空前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于是许多重大工程地质 问题相继提到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面前,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逐一解 决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大型、超大型工程建设的规划、 选址大大促进了区城稳定性研究的进展;高坝、大型地下洞室和高边坡的设 计与施工则大大促进了岩体稳定性研究的进展.
研究和解决这些重大工程地 质问题的技术途径,通常是:通过地质分析识别和提取工程涉及的地质体或 岩体从变形发展到失稳破坏全过程的内部信息,再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地质体 或岩体各种参量的定量描述和定量表达,还要通过物理模拟或(和)数值分 析和模拟再现及验证这一动态力学过程,从而定量或半定量地判定其稳定现 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失稳破坏做出预测.
引人注目地显示出现代工程地 质学正是沿着地质学与土力学、岩体力学紧密结合,广泛吸收数学、力学的 最新成就,充分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和现代计算技术,沿着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的途径发展的总趋势.
12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的重大进展,一方面证明本书第一版以“系统论 述工程活动中所经常遇到的一些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分析与力学机制分 析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重”的编写体制和方针是合适的;而另一方 面也促使我们着手对本书第一版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补充,以求与我国和国际 工程地质学的当前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修订时保存了原五篇十五章的总框架 体系,但是对一、二、三、四、五、九、十等7章做了重大修改,其他各章也 做了适当的修改与补充.
本书的绪论、四、五、六、七、十二、十三章仍由张伸元编写,二、八、 十、十一章仍由王士天编写,一、三、九、十四、十五章仍由王兰生编写, 最后由张体元统一校订定稿.
本书图件主要由李志佩同志绘制.
1992年5月在长沙召开的地质矿产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上对本书书稿进行了评审.
张咸恭教授(主审)、胡广韬教授、蒋爵光教授、 Ⅱ
罗国煜教授、李景阳副教授对书稿进行了逐章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推荐 由地质出版社教材室出版.
会后编者又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修 改稿由张成恭教授主审.
编者谨向参加本书评审的专家和为本书绘图的李志促同志致以衷心 的感谢,编者还要向对修订本书提出过建议的彭一民教授、马国彦总工表示 谢意.
书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热情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者 1993.2
版序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地质》学所编写的教材.
它系统论述了如何分析与评价人类工程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主要工程地质 问题,其中包括区域稳定问题、岩体稳定问题、与地下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 问题以及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
为了较深入地理 解区域稳定和岩体稳定的力学机制,还专门论述了岩体结构特征、其应力状 态和变形破坏机制.
只有正确分析评价这些问题,才能合理开发、妥善保护以致有效改造人 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所以,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 的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应在学习《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及 《岩石力学》等课程之后学习本课程.
在50年代以至60年代的工程地质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过本课程.
与它 大体相当的部分是《工程动力地质学》,论述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各种动力 地质作用.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感到该课程侧重于地质分析,侧重于 定性评价,与普通地质学及地貌学论述的内容有较多的重复;与工程建设活 动的要求,与岩体力学等有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远远不相适应.
因此,自70 年代初,在我们的工程地质课程体系中就设置了《主要工程地质间题的分析 与评价》这门课程,并由王士天(主编)、王兰生同志编写了教学讲义.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这门课在充分运用岩体力学的新成就, 与人类工程活动实践密切结合;地质分析与力学机制分析并重;定性评价与 定量评价并重;减少与其他课程的重复等方面是可取的.
1978年我们计划对 该教学讲义进行一次重大的修改与补充,力求体系严整、内容充实,尽可能 反映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现代水平.
由于课程目的是通过主要工程地 质问题的分析与评价,掌握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原理,所以将课程名称定为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并将修订的编写大纲印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1978年7月,地质部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工程地质专业统编教材会议.
在会上讨论了上述大纲,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并决定由我们负责按修改后 IV.
的大纲编写统编教材.
本书的绪论、四、五、六、七、十二、十三章由张倬元编写,二、八、 十、十一章由王士天编写,一、三、九、十四、十五章由王兰生编写,最后 由张倬元校订定稿.
本教材图件由成都地质学院绘图室绘制.
季恒玉同志绘制了部分图件.
1980年3月在成都召开了审稿会,张文澜(主审)、张咸恭、肖执中、谭 周地、温健、沈孝宇、胡德富、胡厚田、权宝增、唐永富、孙喜贤、江达铠、 胡继孔等同志对原稿进行了逐章审查,沈孝宇同志还审阅了全部原稿.
会上 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会后编者又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修改稿由张 文澜同志负责审查和编辑加工.
编者谨对参加本教材审查的全体同志致以衷 心感谢.
编者希望本书除作为教材外,还可以作为工程地质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又限于编者水平,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热情欢迎 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来函寄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
编者 1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