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064-2014防雷保护范围EXCEL计算工具.xlsx

2014,excel,GBT50064,xlsx,防雷,软件/工具
文档页数:24
文档大小:348.01KB
文档格式:xlsx
文档分类:软件/工具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避雷针高度(m) 50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5.2.1) 避雷针等效高度(m) 50 43.80865 高度影响系数 0.7778170.830965 保护标高(m) hx 20 20 避雷针有效高度(m) 3023.80865 保护半径(m) 27. 22361 20 半高度保护半径(m) 19. 44544 h/2 地面保护半径(m) 58.33631 -1.5hP h水平面上保护 范围的截面 图5.2.1单支避雷针的保 0-保护角() 1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 r=1.5 式中:r保护半径(m); h-一避雷针或避雷线的高月 等于120m; P高度影响系数,h≤30r 5.5/√h;h>120m,P=0 2在被保护物高度h水平面 定: 1)当h≥0.5h时,保护半 rx=(h-hx
式中:r--避雷针或避雷线在h h-被保护物的高度(m) h.

-避雷针的有效高度(1 2)当hx120m时,可取其 n,P=1;30m<h≤120m,P≠ .5. 上的保护半径应按下列方法确 应按下式确定: )P=h P (5.2.1-2) 水平面上的保护范围(m); ; n). 经应按下式确定: -2hx)P (5.2.1-3) 避雷针高度(m) 5.2.2两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 避雷针等效高度(m) 27 高度影响系数 确定: 保护标高(m) hx 6.5 避雷针有效高度(m) ha 20.5 保护半径(m) rx 27.5 两针间距离(m) 36 两针间最低点高度(m) 21.85714 D/ (ha*P) 1. 756098 hx/h 0.240741 bx/(ha*P) 1.107534 最小保护宽度(m) 22.70444 h水平面上保护 范围的截面 图5.2.2-1高度为h的i 1两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应按 2两针间的保护范围应按通 缘最低点O的圆弧确定,圆弧的斗 的顶点,其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ho=h-1 式中:ho-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 D--两避雷针间的距离( 3两针间h水平面上保护 图5.2.2-2确定. 当b大于r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