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 永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永型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国家水安全,促 进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重大意义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 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 矛盾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 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 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要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大力推进 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深入推动缺水地区节水,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 持节水优先方针,把节水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 措,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 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落实目标责任,聚焦重 点领域和缺水地区,实施重大节水工程,加强监督管理,增强全社 会节水意识,大力推动节水制度、政策、技术、机制创新,加快推 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用水效率,为建设生态文 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优化用水结构,多措并举,在各领域、 各地区全面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在地下水超采地区、缺水地区、 沿海地区率先突破.
技术引领、产业培育.
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 与工艺,加快成果转化,推进节水技术装备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大 力培育节水产业.
政策引导、两手发力.
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市场 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 发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
加强领导、凝聚合力.
加强党和政府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建立 水资源督察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建设节 水型社会.
(三)主要目标 2
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 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机制逐步健全,节水效果初步显现.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 降低23%和2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农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控制在10%以内.
到2022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节水产业初具 规模,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 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30%和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 系数提高到0.56以上,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 的市场调节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 自觉行动,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 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永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 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三、重点行动 (一)总量强度双控 1.强化指标刚性约束.
严格实行区域流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 制.
健全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 系,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快落实主要领域用水指标.
划定 水资源承载能力地区分类,实施差别化管控措施,建立监测预警机 3
制.
水资源超载地区要制定并实施用水总量削减计划.
到2020年, 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和生活服务业的先进用水定额体 系.
2.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
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完善规划 和建设项目永资源论证制度,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合理确定经济 布局、结构和规模.
2019年底,出台重大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严格实行取永许可制度.
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 的监督管理.
以县域为单元,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到2022 年,北方50%以上、南方3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 会标准.
3.强化节水监督考核.
逐步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制,将水资源节 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最严格 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严 格节水责任追究.
严重缺水地区要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 考核.
到2020年,建立国家和省级水资源督察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农业节水增效 4.大力推进节水灌溉.
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分区 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 设施建设力度.
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确定灌溉定额, 推进灌溉试验及成果转化.
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 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墙等技术.
加强农田土壤墙 情监测,实现测墙灌溉.
2020年前,每年发展高效节永灌溉面积 4
2000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2000万亩.
到2022年,创建150个节 水型灌区和100个节水农业示范区.
5.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根据水资源条件,推进适水种植、 量水生产.
加快发展旱作农业,实现以旱补水.
在干旱缺水地区, 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选育推广 耐旱农作物新品种;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实施轮作休耕,适度 退减灌溉面积,积极发展集雨节灌,增强蓄水保墙能力,严格限制 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
到2022年,创建一批旱作农业示 范区.
6.推广畜牧渔业节水方式.
实施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和建设, 推行先进适用的节水型畜禽养殖方式,推广节水型饲喂设备、机械 于清粪等技术和工艺.
发展节水渔业、牧业,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 养,加强牧区草原节水,推广应用海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和池塘工程 化循环水等养殖技术.
到2022年,建设一批畜牧节水示范工程.
7.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
在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工 程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基础上,加强农村生活用水设施改造,在有条 件的地区推动计量收费.
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 改造.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创造良好节水 条件.
(三)工业节水减排 8.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
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 统,强化生产用永管理.
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