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
目录 引言.. 一、现状与形势. 3 (一)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现状 (二)耕地草原河湖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 4 (三)耕地草原河湖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四)有序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主要目标 三、耕地休养生息 (一)主要任务 12 (二)政策措施. 18 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20 (一)主要任务.. 21 (二)政策措施.. 23 五、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4 (一)主要任务 25 (二)政策措施.. 28 六、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 ...30 (一)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30 (二)环境影响评价 ..30 七、保障措施.. ...31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 ..31 (二)加大宣传引导,增强保护意识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保护与治理水平 ..32 (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32 (五)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 .33 (六)开展监测评价,保障规划实施. 33
引言 耕地草原河湖作为至关重要的农业资源和不可或缺的生态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用养结合,保护耕地 草原河湖资源.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保护耕地草 原河湖资源的任务比其他任何时侯都更加紧迫.
党中央、国务 院历来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
多年来,通过制定完善 法律法规、实施相应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管控维护, 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但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的开发与索取超 出了承载能力,迫切需要合理降低开发强度,恢复生态功能,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 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调 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来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 湖休养生息”.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 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提出建立耕地草 原河湖休养生息制度,编制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党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 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 求编制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探索实行耕地轮 作休耕制度试点.
为加快构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与修复治理制度体系,增强 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 调性,有序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 的部署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 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编制了 本规划,重点是从顶层设计上,明确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以指导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推动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维护 国家资源和生态安全.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
一、现状与形势 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我国的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相对 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区域分布不 均、资源匹配度差,长期的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导致农业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已经危及资源永续利 用和生态安全.
虽然针对上述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未从 根本上解决.
逐步建立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制度,改善农业 生态环境,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提上重要 议事日程.
(一)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现状 根据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国土资源公报,我国实 有耕地面积20.26亿亩,其中含有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和根据国 家政策需要逐步调整退耕的耕地,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 18.65亿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15.6亿亩以上,守住了18亿 亩耕地红线.
人均耕地1.48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其中,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9.4%、中部占22.7%、 西部占37.3%、东北占20.6%.
全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低产 田占三分之二以上.
2015年底,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9.68亿 亩,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4亿亩.
我国天然草原面积近60亿亩,人均占有草原资源4.3亩,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其中,西部12省(区、市)的草原面 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2%,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 肃和四川六大牧区省份的草原面积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