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中英).pdf

2015,pdf,保护,准则,文物古迹,其他资料
文档页数:61
文档大小:2.8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2015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Principl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推荐 Issued by China ICOMOS Approv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目录 Contents 前言 01 准则及阐释 05 汉语一英语词汇表 41 Foreword 49 Principles & Commentary 54 English-Chinese Glossary 104
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修订前言 2000年,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与美国盖等保护所、淡大 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编制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以下简称《中国准则》1印发强行, 至今已有15个年头.

它在对中国当时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充分总结的基础上,明确了文物 保护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

澄清了当时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争议,提升了中国 文物保护的理论水平,规范了中国文物保护的实践工作,促进了中国和国际文物保护理论的 交流和擎习.

《中国准则》作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最高行业规则和主要标准,问世后得到 了广泛的宣传、普及和运用,一大批文物保护工作者接受了《中国准则》的培训,有中国特 色的文物保护理念在业内乃至社会上广泛传播,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理 论指引和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文化速产保护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应该说,《中 国准则》为2000年以后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开展创造了条件,莫定了基础,对中国文 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文物保护事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黄 金时期,这首先体现在空前活跃的文物保护实践上.

在15年里,我们进一步接清了文物家底, 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有了并喷式增长.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的数量从30余万处增加到76万余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也从2000年时的750处, 增长到目前的4296处.

各地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

在15年里,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三峡文物保 护工程、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程、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取 得显著或果,积累了大量宝责的实践经验.

汶川震后文物抢教保护工程、玉树震后文物抢救 保护工程反映了中国文物工作者应对大规模灾害后的文物保护应急水平和专业能力.

蒙古博 格达汉宫门前区维修工程、束端寨吴哥窟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维修工程等援外项目,则向世界 展示了中国文物保护的理念、技术和水平.

在15年里,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因建设方兴未艾.

安阳股罐遗址、洛阳隋唐洛阳 城遗址、成都金沙遗址和西安大明宫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工程和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为解决 遗址保护利用、阐释展示、利益相关者校益的实现、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等网题提供了基于 考古学研究的新模式,为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探索了联新的解决方案,是当前 新型城镇化骨景下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既实现了考古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维护了文化多样性,又使文物保护的成果真正惠及地方,惠及民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

在15年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

截至2014年,中国已经 提有了47项量界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监测、研究等各个方面逐步
2 国文吉道保护准刻 3 Fhigles Tor Ihs Canservabien et Herlape Sles in Chna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 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探索,用正确的理念去引 完整性等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的普及,以及丝编之路、大运河这类巨型线性遗产保护实践工作 导、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比如,我们重点加强了对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理论探索,招出 的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大大地拓展.

不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合理利用是保持文物古迹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活力,促进保护文物古迹及其价值的重要方法.

中的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与管理,其他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 同时在大遗址、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等类型遗产保护利用实践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论与方法上没取了宝贵的营养,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监测、展示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中国准则》及时作出 在中国得到了普遥运用,大大提高了文化进产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字,带动了遗产地的经济社 相应的修订与补充,以更好地解决当今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十多年来的文化遗 会全面发展.

产保护实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探索也为《中国准则》的修订创造了条件.

2009年,在数煌 文物保护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个体现就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不断 举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期间,我与美国盖等保护所的内维尔阿 丰富.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发展进入了新的活 格纽先生就《中国准则》修订问路交换了意见.

修订工作由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跃期,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文化造产的合理利用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 2010年,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古迹速址保护协会开始了《中国准则》的修订 些新型文化造产的保护也逐渐进入视野,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物保护理论的发展和丰富.

工作.

我们为此成立了由古建筑、石宣寺、考古、世界遗产、规划、行歌管理、法律等领域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文化遗产”的概念拓 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具体进行《中国准则》正文和阐释的修订工作,美国盖蒂保护所也受 宽了“文物”极念的内通和外延,这标志着中国文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2006 道参与了修订工作.

历时4年,经过大大小小近30次国内、国际专家研讨会.

并广泛征求 年开始,中国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一次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先后对工业遗产、乡土建筑、 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各省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保护相关资质单 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运河遗产、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 位的意见.

修订工作于2014年初终告完或.

修订后的《中国准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辛 与利用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 勤工作的成果.

在这里,我要对专家小组每位专家、美国盖蒂保护所和参与了修订工作 理事会大会、第2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 的同仁表示表心的感谢.

践国际研讨会、东豆地区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额问委员会叠科 与2000版《中国准则》相比,修订后的《中国准则》既充分尊重了前版的主要内容, 学委员会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在中国先后召开,《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西安 保证了内容上的延续性,又广泛吸收了十多年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成果, 宣言》、《绍兴宣言》、《北京文件一一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关于东亚 在文化遗产价值认识、保护原则、新型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利用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今中国 地区关于彩画保护和修复的北京备忘录》等国际文件的陆续出台,加强了中国与国际文化造 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水平,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亮点,更具针对性、前瞻性、指导性和 产保护领域的沟通与交流,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权威性.

当今社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结合地更加紧密.

文化遗产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 关于价值认识.

长期以来,谈及文物价值,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 续发展的积极的力量,正在努力、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当代生活,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价值,但从社会、文化、经济等角度对其价值的理论探讨并不克分.

随着国内外对文化遗产 更加和谐美好.

文化遗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不断凸显,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的不断深化,文化遗产实践的不断丰富,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如何从单纯对文物的保护,逐斯发展成展示、利用与保护井重,综合考虑文化遗产保护的社 新版《中国准则》对此进行了认真总结,提出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样是文化遗产所应具 会效益,更加强满保护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备的重要价值.

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文化多样性,这种文化多样性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是今天 同时,不可否认,文化遗产在当今仍然面临诸多威胁.

国际上,一些争端地区的文化遗 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样,文化遗产在社会凝聚力、情感价值、教育功能等方面 产属遭破坏.

极端分子安图通过摊设文化遗产来推级一个地区人民的信假,推设人类的历史 所具备的社会价值也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所强调的.

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提出,无疑将有 记忆.

在中国.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发 利于促进中国文化遗产整体价值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深化人们对文化遗产丰富内涵的认知, 展与保护的共赢.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个经济快造发展期,不少地方存在单统追求经济利益、 将对以价值保护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忽视文化遗产保护的现象,甚至为了短期经济利益不情破坏文化遗产:还有一些地方在经济 关于文物保护基本原则.

新版《中国准则》在继续坚持不改变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使 发展后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了大量经费,但却没有按照正确的保护理论去加以保护, 用恰当的保护技术、防灾减灾等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的网时,进一步强调了真实性、完整性、 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是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执法督察,重点查处 保护文化传统等保护原则,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率富而深刻的内涵.

真实 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了宣传,让全社会、各利益相关者正确理解文化遗产对 性原则不仅强调了对物质遗存的保护,而且强调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完整性原
6 5 h et Meritage Sites in Ovna 则强调把文化遗产的相关要素,包括体现文物价值的相关文物环境等要索等加以完整保护, 重新构筑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现中国文化遗产特色的保护原则体系.

文化传统保护原则则 强调了对与物质造产相关的文化传统的保护,这是能否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因索.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及阐释 关于各类新型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0年之后,新型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中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工业遗产、二十世纪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运河、文化 线路的保护都具有传统文物保护所不具有的特点.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之后,中国 在新型文化造产保护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新版《中国准则》进行了系统总结,分类提出 了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初步建立起了涵盖各种类型文化遗产、相对完整的中国文 化速产保护准则体系.

第一章总则 关于文化遗产监测.

监测是随着型界造产保护发展而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保护方式,它 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文化遗产保存出现的问题,实现对文化遗产最早和最任限度的干预,最 大程度地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世界遗产保护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注入了新内容和系统化 第1条 的保护方法.

新版《中国准则》将包括监测在内的系统化和预防性保护进一步融入文化遗产 本准则透用对象统称为文物古迹.

它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遗留的具有 保护体系当中,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遗产保护体系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荐、古建筑、石窟寺、石 关于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是中国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中部长期存在 刻、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其中的附属文物: 着利用方式相对单一或利用过度等问题,随着社会对文化遗产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

加大合 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等类型的遗产也属于文物古迹的范畴.

理利用文物古迹,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版《中国准则》对合理利用 问题专辟章节,分别从功能延续和赋予新功能等角度,阐述了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这本 身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探索.

文物古造指地面、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既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也 关于文物古迹的展示.

新版《中国准则》将已损毁的历史建筑重建,定位为对原有建筑 包括经文物带查确定为文物的对象.

文物古造必须是实物造存,具有历史、地点、年代的要素.

的展示方式,确定了重建建筑的性质和价值,回答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中长期存在的争议.

称成文物古连的历史要素包括: 同时它强调了对历史建筑、遗址、遗迹的多种展示方式特别是数字化展示方式的运用,强调 2.重要科学技术和生产,交通、商业活动: 1.重要历史事作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了展示必须道守的基本原则.

3.典章制度: 总的来看,新版《中国准则》科学构建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从价值认知到保护原则.

再 4.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 到保护实践的完整体系,是对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科学分析与 6.文学和艺术: 5. 家庭和社会1 总结.

x.其它具有独特价值的要索.

7. 民和时降; 谨此希望,《中国准则》修订、公布,能够为下一阶段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 供理论指导,促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也希望能对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 的实物为依据.

只有文献记载和口头传说,不能成为确定地姓的证据.

确定文物古造的地点.

应以地面,地下,水下存,或其它足以证明其为确实地点 论的发展、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应作为判断年代的主要象据,一个组别中存在不同年代的单体,或一个单体中存在不同 文物古连的年代是指现存实物进存的年代.

文献记载可以印证年代的准确性,想不 下叶.

成王朝的初、中、晚期能胞内.

年代的构件,应分别说明.

不能判定准确的年份时,可以将年代断定在便纪的上、中、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 文物古迹的名称,可以使用始建时的名称.

也可以使用存在时同最长的名称,还可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以使用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或在会众间的定成的名称.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反映了人类落发展,演变的历史,承裁了文化的多样性 童明康 具有文物古逐价值: 文化最观是人类活动.

(包括行为和思想)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文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