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审订 钢结构 (第二版) G 魏明钟 主编 WUTP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7 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九月:1308686624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审定 钢结构 (第二版) 主编魏明钟 图书馆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钢结构(第二版)/魏明钟主编,一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 ISBN 7-5629-18198 I.钢I.魏I.高等学校-教材-钢结构N.TU391 内容提要 本书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分为上、下篇,上篇“钢结构原理”,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 课,内容包括绪论(特点、极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等)、钢结构材料特性、钢结构的连接、钢构件的稳定理论 以及钢结构基本构件(轴心控杆和压杆、受弯构件、拉考和压弯构件)的工作源理和设计方法:下箱“建筑钢 结构设计”,为本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其他专门化方向的选修课,内容包括单层厂房 结构、大跨度房屋结构和多高层房屋结构.
书末有附录,列出设计需用的各种数据和系数,供查用.
各章还 列华了必要的设计例题,以利有关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学习和掌提,本书编写时间与新千年初进行的 《建筑结构药载规范》和《钢结构设计线范》等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同步,及时地反映了规范的修订内容,本 书届然针对土术工程专业本科编写,经过一定删节也可用作专科的教材,另外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学参 考、阅读, 出版者: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市武昌珞狮路122号邮政编码:430070) 印刷者:武汉中远印务有限公司 经销者:各地新华书店 开本:880×12301/16 印张:22 字数:729千字 版次:2002年10月第2版 印次:2006年7月第15次印刷 书号:ISBN7-56291819-8/TU190 印数:108001-118000册 定价:31.00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承印厂调换)
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编审委员会 顾问:成文山滕智明罗福午魏明钟李少甫 甘绍焙施楚贤白绍良彭少民范令惠 主任:江见鲸吕西林高鸣涵 副主任:朱宏亮辛克贵袁海庆吴培明李世蓉 苏三庆刘立新赵明华孙成林 委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于书翰丰定国毛鹤琴甘绍嬉白绍良 白晓红包世华田道全成文山江见鲸 吕西林刘立新刘长滨刘永坚:刘伟庆 朱宏亮朱彦鹏孙家齐孙成林过静君 李少甫李世蓉李必瑜邵旭东吴培明 吴炎海辛克贵苏三庆何铭新汤康民 陈志源罗福午周云赵明华赵均海 尚守平施楚贤柳炳康姚甫昌胡敏良 俞晓桂国庆顾敏煜徐茂波袁海庆 高鸣涵蒋沧如谢用九彭少民覃仁辉 蔡德明燕柳斌魏明钟 总责任编辑:刘永坚田道全 秘书长:蔡德明
出版说明 (第2版)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新专业目录后,1999年全国的高等学校都开始 按照新专业目录招生,为解决土木工程专业教材缺乏的燃眉之急,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原武 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年初率先组织编写了这套“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 列教材”.
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审订并向全国高校推荐,三年来,本套教材已为 众多院校选用,并受到了普遍欢迎.
其中多种教材荣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或优秀 畅销书奖.
截至2002年年底,系列教材中单本销量最高的已接近7万册.
这充分说明了系列教 材编审委员会关于教材的定位、特色和编写宗旨符合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满足了新专业的教学 急需.
正如初版的出版说明中所说,本套教材是新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套土木工程专业 系列教材,因此,尽管我们的编审者、编辑出版者风兴夜寐、尽心竭力,不敢稍有解息,它仍然还 会存在缺点和不足.
首先是教材中涉及的各种国家规范问题.
教材编写时正值各种规范全面修 订,尚未定稿,新规范正式颁布的时间还不能确定,而专业教学对新教材需求的急迫又使编写、 出版工作不能等待,因此系列教材中很多涉及到规范的地方只能按照当时基本定稿的新规范 内容进行讲解或说明.
当各种新的国家规范陆续正式颁布后,本套教材中相关的部分就已按照 新规范及时编写了修订稿,准备作为第2版出版,其次,2002年10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 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正式公布,各门课程教材的修 订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第三,初版教材在各院校使用过程中,师生们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多 中肯的意见,我们虽然在每本教材重印时进行了局部的修改,但仍感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做 较大的修订.
因此,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决定全面修订、出版全套教材的第2版.
根据土木工程 专业的教学需求,本套系列教材还将增补13种,也与第2版教材同时推出.
教材的编审委员会 委员也相应地进行了增补和调整.
第2版教材的修订及增补教材的编写仍然秉承编审委员会一贯的宗旨,把教材的质量放 在第一位,力求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我们更希望使用教材的师生一如既往,继续关心 本套教材,及时各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信息与要求,多提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及时 修订,不断完善和提高,把教材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精品.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