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2014年 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的大震弹塑性 时程分析研究 张剑,刘强,刘畅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518060) 摘要:本文介绍了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对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T2塔 楼的大震弹塑性分析,比较了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与未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结果的差异性.
关键词:弹塑性时程分析,高振型阻尼比,阻尼矩阵,瑞利阻尼.
1问题提出 结构分析主要目标之一是获取结构的位移场、应变场及应力场,由于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故我 们仅需获得结构位移场即可.
通过离散化的方法,按粘性阻尼理论,可将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学方程表达如 下: Mii Cii Ku = F() (1) 式中:u为节点位移向量,结构连续体的位移场可通过节点位移向量求得.
M为质量矩阵,C为阻尼矩阵, K为刚度矩阵,F为外力向量函数,t为时间变量,地震作用时,若不考虑地基的变形影响,则可取 F(1)=-Ma,其中i,为地面运动加速度,即地震波.
在结构动力学中,阻尼的选取对计算结果较为敏感,故应非常谨慎对待.
在一般分析精度要求下, 可采用瑞利(Rayleigh)阻尼来定义阻尼,即(1)式中的阻尼矩阵C表达如下: C=αMβK (2) 式中:α为质量阻尼系数,β为刚度阻尼系数.
α与β是难以直接确定的,但可根据它们与振型阻尼比的关系来间接确定.
对多自由度力学系统,有如下关系: 5 =(a1coβo)/2 (3) 式中:;是系统圆频率为0,时的阻尼比,其值可根据特定的材料在自由振动的情况下振动幅值的衰减情况 测得.
对混凝土材料来说,可取0.05,对钢材料来说,可取0.02,而且可认为各阶频率下的阻尼比是相 同的.
对混凝土结构来说,可假定各阶频率下的阻尼比均为0.05.阻尼矩阵C由两个参数来决定,此时根 据(3)式可知,阻尼矩阵C仅能保证两个振型的阻尼比为0.05,难以保证其它振型的阻尼比为0.05,此 时也可通过(3)式求得系统圆频率为?时的计算阻尼比号,如果号0.05,则导致计算结果对振型j阻尼估计过 大,效应偏小,可能导致设计偏不安全.
在许多情况下,一些结构分析软件仅能考虑质量阻尼系数的影响, 因此如果仅采用质量阻尼系数,并按结构基本频率来计算质量阻尼系数,即α=25,对高振型的阻尼 比,有号=α((2),此式表明,高阶振型阻尼比随频率变大而变小,也即对高振型阻尼比估计偏小,也 即导致结构效应偏大,设计偏保守,所以如何正确构造阻尼矩阵以考虑高振型阻尼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间 题.
作者简介:张剑(1963-),男,碳士,教授级高工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2解决方法 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建立这样的目标:合适的阻尼矩阵一是使方程(1)能解耦,二是使得结 构各振型的阻尼比为指定值.
令u=Z (4) 上式中为(1)式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的nxn阶正则化后的振型矩阵,Z为n阶广义自由度向量.
将(4)式代入(1)式并左乘,则有: MZ6CKZ=F(1) (5) 由于的正交性,即有: M =I=diag([1 1 . 1]) (6) 上式中,I为nxn阶单位矩阵,diag(为对角阵函数.
且gK为对角矩阵,因此要使方程(4)可解耦, C必为对角阵,亦即: C= diag(lc C...c 1) (7) (5)式变为如下方程: ()=zzzu (8) 式中:m=M,c =C.k²=K,i=1 2. n.
令=c/2cm,即第i振型的阻尼比,(8)式变为: 25 Z ²Z =F(r)/m (9) 故有: c=25 0m (01) 由上可知,阻尼矩阵按如下方式构造必能实现预定的两个目标.
W9()W= (11) 上式中,符号*(非上标时)为矩阵运算中的乘号.
作一个验证,对(11)式分别左乘和右乘,并根据(6)式,则 ([))p=W() pW= (12) 由(10)与(12)式,可知上述阻尼矩阵的构造实现了两个预定的目标.
出于对计算效率的考虑,振 型并不须取满,即取前m(m<n)个振型即可,(11)式则写成实用的表达式如下: (13) 上式中,为第i阶正则化后的振型矢量(n维列矩阵),”为转置向量(n维行矩阵),*为nxn 阶矩阵,=[,]. 另外,由于M为对称矩阵,易知C=CT,即C为对称矩阵.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11来实现上述做法,具体步骤如下: 1)质量凝聚 每层采用1个或2个或2个以上质量凝聚点进行凝聚,并求出质量凝聚点的质量与坐标. 若每层考虑 2个及2个以上质量凝聚点,则可考虑扭转振型阻尼的影响: 2)获取各振型的周期与相应质量凝聚点的振型位移: 3)对不同的材料指定阻尼比,按应变能阻尼理论,求出各振型的阻尼比: 4)编制用户子程序求出阻尼力,并将其阻尼力加载到结构中,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3实际算例 3.1工程概况 宝能环球金融中心位于沈阳市中心区沈河区,T2塔楼总建筑面积约14万=,首层为大堂,2至7层 为宴会厅等酒店配套用房,9层至43层为办公用房,45层至48层为酒店大堂及配套用房,49层至63层 为酒店客房,64层至66层为酒店配套和设备层. 共设置3个避难层,分别位于8层、26层及44层. 主 体结构高度296.1m,幕墙顶点高度为328m,建筑效果图及结构3D模型见图1. 图1建筑效果图及结构3D模型 结构体系为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框架柱均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结构33层以下设置 型钢暗柱. 为满足首层大堂及宴会厅的要求,抽掉七层以下四边外框中柱,采用钢结构人字斜撑转换, 斜撑从首层楼面伸至7层楼面,结构7层及以下与支撑相接的外框梁采用钢梁,其他梁为钢筋混凝土梁, 8层~52层的框架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梁,53层及以上的框架梁采用钢梁. 结构平面布置规则,办公层和酒店层的建筑平面图见图2. 图2办公层和酒店层平面图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3.2计算模型与相关参数选取 根据安评报告,本场地特征周期为0.4s,大震分析时取0.45s.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时长为50s, 步长为0.02s,地震加速度最大值为220cm/s². 取地下室顶板以上结构为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象,地震波从地下室顶板处的竖向构件端点输入,结 构分析模型由弹塑性梁单元与弹塑性壳单元构成. 梁与柱采用可考虑线性剪切变形效应的Timoshenko梁单元B31,一般单元长度为1~2m,计算过程 中的单元刚度通过截面内和长度方向两次动态积分得到. 钢筋混凝土梁与柱由混凝土梁单元与钢筋梁单元 叠合而成,钢筋梁单元截面为箱形截面,其几何尺寸由梁与柱的配筋量求得. 墙、楼板及连梁采用4节点缩减积分壳单元S4R,厚度方向分为5层,一般网格尺寸1~2m,壳内纵 横方向按实际的墙与板的配筋量配置4层钢筋,剪力墙的暗柱按规范要求与剪力墙的墙身分割开,按实际 的配筋配置暗柱区的钢筋. 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采用塑性损伤模型,钢材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采用可考虑包辛格效应的二折线 弹塑性模型. 3.3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与未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的结果对比分析 为了对比不同振型阻尼模式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则施加同一地震波作用,采用不同振型阻尼模式, 对比分析结构X方向的基底剪力、顶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 对瑞利阻尼,仅考虑质量阻尼系数,即代表未 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的情况. 对考虑高振型阻尼影响的情况,其振型阻尼的取法可做一些变化,如计算阶 数的变化及振型阻尼比折减方法的变化,因此可形成如下不同的阻尼模式: 阻尼模式1:考虑30个振型阻尼比为相应的计算值,且不考虑折减: 阻尼模式2:考虑20个振型阻尼比,但第1阶振型阻尼比取原有计算值,面第20阶振型阻尼取0.01, 中间的振型阻尼比按阶数进行线性插值: 阻尼模式3:考虑30个振型阻尼比,但第1阶振型阻尼比取原有计算值,而第30阶振型阻尼取0.01, 中间的振型阻尼比按阶数进行线性插值: 阻尼模式4:考虑20个振型阻尼比,但第1阶振型阻尼比取原有计算值,其余阶振型阻尼比按周期值 递减: 阻尼模式5:考虑30个振型阻尼比,但第1阶振型阻尼比取原有计算值,其余阶振型阻尼比按周期值 递减: 阻尼模式6:考虑30个振型阻尼比,但每阶振型阻尼比=(阻尼模式1相应阶振型阻尼比阻尼模式5 相应阶振型阻尼比)/2: 阻尼模式7:考虑20个振型阻尼比,但每阶振型阻尼比=(阻尼模式1相应阶振型阻尼比阻尼模式9 相应阶振型阻尼比)/2: 阻尼模式8:考虑30个振型阻尼比,但每阶振型阻尼比=(阻尼模式1相应阶振型阻尼比阻尼模式9 相应阶振型阻尼比)/2: 阻尼模式9:在瑞利阻尼中,仅考虑质量阻尼系数α=25,即各振型的阻尼比,=α/(2), i=1 2 * 30. 3.4基底剪力的比较 由图3可见,不同阻尼模式下的基底剪力相差不大,各阻尼模式下的基底剪力均在9种模式平均值的 10%以内,说明高振型阻尼比对基底剪力的影响较小.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120 00 $0 000 阻尼模式 最大基底反力 (KN) 40 000 阻尼模式1 106909 NT 阻尼模式2 100681 阻尼模式3 97895 阻E模式4 100075 阻尼模式5 阻尼模式6 94872 98304 阻尼模式7 100222 -80 000 阻尼模式8 100395 阻尼模式9 99761 -120 000 --限模式4限模式s模式6 时间T(s) 图3不同阻尼模式下基底剪力对比 3.5顶层位移的比较 由图4可见,不同阻尼模式下的顶层位移随着地震作用的持续,相差较大:其中阻尼模式9(即瑞利 阻尼)的顶层位移最大,而阻尼模式1(即振型阻尼)的顶层位移最小,前者是后者的1.42倍. 阻尼取法 仅阶数不同的情况下,考虑20阶振型和30阶振型的顶层位移相差不大,说明20阶以后的振型阻尼已非 常小:对比阻尼模式2与阻尼模式3情况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前者是后者的1.04倍:对比阻尼模式4与 阻尼模式5情况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前者是后者的0.94倍. 10 0.8 90 阳尼模式 明层最大移 相尼模式1 (mm) 4 630 [3 阳尼模式2 654 比模式 3 634 阳尼模式4 699 2 阻尼模式5 742 阻尼模式6 638 阳尼模式7 650 0.6 阳模式 8 654 0.8 阻尼模式9 914 -1.0 时间(s) 随比损式比税式团无额式9 图4不同阻尼模式下顶层位移对比 3.6层间位移角的比较 角最大,而阻尼模式1(即振型阻尼)的层间位移角最小,前者是后者的1.5倍. 阻尼取法仅阶数不同的 情况下,考虑20阶振型和30阶振型的层间位移角相差不大,说明20阶以后的振型阻尼已非常小:对比 阻尼模式2与阻尼模式3情况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前者是后者的1.05倍:对比阻尼模式4与阻尼模式5 情况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前者是后者的0.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