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超高层建筑结构基于轴力最小的伸臂布置研究 殷磊,孙逊,杨波 (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3.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210096) 提要:带伸臂的混合框架-核心简结构已成为我国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针对设置伸臂加强层后对结构造成不 利影响,本文采取“有限刚度”概念,通过理论计算,在最大程度的增加外框体系抗倾覆能力的情况下,以支撑轴力为优 化目标分析加强层的合理位置.
通过某具体工程实例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建筑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宜增加每道加强层伸 臂架的数量,减少析架布置:在建筑避难层数较多的情况下,宜优先在0.3倍结构总高附近布置加强层,可在满足规 范限值要求下,最大程度减少支撑的轴力.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优化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建筑工业化的程度不断深入,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各地蜂拥而现,这 些超高层建筑绝大部分的建筑高度均在150-350米之间.
主要的建筑结构体系均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其 中200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更多的采用了混合结构形式,主要抗侧力结构由恰当高宽比的钢筋混凝土核心 筒承担,楼盖系统大多采用钢梁-组合楼板形式以减轻结构自重,外侧框架柱主要有钢管(钢箱)混凝土 柱、型钢混凝土柱(叠合钢管混凝土柱):在混凝土核心筒尺寸明显偏小或高度较高时,辅以设置伸臂、 环桁架或在外侧框架设置斜撑,组合成更有效的抗倾覆机制.
混合结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超高层建筑的 结构体系,预计未来混合结构仍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对超高层建筑而言,结构造价比例可高达30%~35%.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均较大,因此采用最 有效的结构体系,将最恰当的材料放在最有效的位置,针对结构的优化设计尤其重要.
随着高层建筑的 形式多样化复杂化,加强层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加强层是伸臂、环向构件、腰桁架和帽桁架等 加强构件的总称,通常将加强层和避难层、设备层设置在同一层.
加强层能增加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 核心筒的倾覆弯矩,增加外框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提高了结构整体工作性能,减小外框柱的剪 切滞后效应,但其不会增加结构的抗剪能力,抗剪刚度主要由核心筒提供.
另一方面,文献指出在地 震作用下,加强层的设置将会引起结构刚度、内力突变,并容易形成薄弱层,结构的损坏机理难以呈现 “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延性屈服机制,因此在地震区采用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宜慎重.
针对加强层的不利影响,文献提出“有限刚度加强层”的设计思路,对于超高层建筑中,避难层的数 量较多,有利于实现有限刚度加强层的设置.
相关文献-大都以顶点位移和核心筒倾覆弯矩为优化目标,分析加强层的最优布置方案,本文拟采 取在最大程度的增加外框柱轴力的情况下,以伸臂桁架轴力为优化目标分析加强层的合理位置.
伸臂析 架的轴力越小,所需支撑截面就越小,层间刚度的突变也就越小,同时也便于伸臂桁架的施工.
计算模型及理论分析 本文采取的是Taranath的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采用以下基本假定: 1 结构处于线弹性工作阶段: 2) 外围框架柱中仅产生轴向力,忽略其抗弯和抗剪强度: 3) 伸臂与外围铰接,与核心筒刚接且不考虑普通楼盖参与工作: 4)筒体、外框柱及伸臂的截面特性沿高度上是均匀的.
作者简介:股磊(1990-),男,硕士研究生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Dc 图1计算模型简图 根据核心筒和水平加强层相交处转角位移协调条件,可求出加强层作用于核心筒处的约束弯矩,通 过图乘法求出加强层处附加约束弯矩和顶点位移,即叫(以均布荷载为例): SHFM =0 (1) [(1-5) 1-5 1-5 ... 1- 1-5 x(1-5) 1-5 ... 1-5 1-5 1-5 x(1-5 ) 1-5 (2) : : : 1-5 1-5 1-5. 1-5 1-5 (1-) qH (-) (1-) (1-)” 6E.1 (3) 2 E.I.. dEA (4) B 12(1α) (5) 2E 1 α= dEA (6) β= EId (7) EIH 式中:α为核心筒与外框架柱的刚度比,β为核心筒和伸臂的线刚度比,入为一个无量纲参数,它 是一个代表均匀框筒结构与加强层构件的组合特征参数,号为结构相对高度(自顶层往下),EI为核 取伸臂桁架的一个单元为例,如图2所示: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FN 图2伸臂析架单元计算模型 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外框柱的轴力增加量可由支撑的轴力近似得到,且外框柱轴力增加量与加强层处 附加弯矩大小有关,即: △F=F sinα (8) △F M (9) 由上式可知支撑轴力F与伸臂加强层变形后的角度和加强层处附加弯矩有关,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当 加强层大于3层后,总附加弯矩基本保持不变,本文以布置4道加强层为例,分析在最大程度增加外框 柱轴力减少核心筒倾覆弯矩时,支撑轴力最小的加强层布置.
优化思路 对于有多道避难层(不小于5层)的结构,以支撑轴力为优化目标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明确结构避难层的总数量,在避难层均设置伸臂钢桁架: 分析每道加强层的附加弯矩和其在总附加弯矩中所占的比例,可选择性删除比例较小的加强层: 3) 对删除后的模型再次进行分析,查看相关参数,继续步骤2的过程.
当加强层剩余4道时,可 取为待定最优方案.
在待定的最优方案中,分析每种方案的支撑轴力,取支撑轴力最小的布置方案,且需综合考虑 各种因素.
以上步骤中,每步调整后的模型必须满足规范对结构相关参数限值的要求.
图3给出满布6道、8道和10道避难层附加弯矩的分析结果(横坐标为附加弯矩所占比例,纵坐标 为楼层相对高度): 1.0 1.0 1.0 08 0.8 0.8 06 0.6 0.6- 0.4- 0.4 02 0.2 00 0.000050.100.15020025 AM/2M R/ aM/DM a满布6道情况 b满布8道情况 c满布10道情况 图3附加弯矩所占比例 由图3可得以下结论 1)无论入取何值以及避难层的数量多少,满布伸臂加强层时,附加弯矩总存在极值的情况,并且 随着加强层数的增加,极值所在的楼层逐渐降低.
对于一般情况(避难层数在5-8层时)可近似 取0.3H的高度处楼层为极值点所在高度.
因此可认为结构0.3H处的附加弯矩最大,对总附加弯 矩贡献较大,因此宜优先在此高度处设置加强层.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2)当入1时,相对楼层在0.5以上的楼层所占百分比近似相同.
由3)分析可知,在结构层间位 移角和顶点位移满足规范限值的条件下,宜先去除高楼层处的支撑.
综上,在满足规范各项指标限值的前提下,对于避难层总数在5到8之间的超高层结构,宜在0.3H 上下楼层处且宜在低楼层处设置加强层.
若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则无需再布置加强层,否则,可 在其余楼层处设置加强层,使结构指标刚好满足规范要求,再分析各种情况下支撑轴力的影响,取轴力 较小的布置方案.
实例工程概况 某超高层建筑,地下3层,地上71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高度328m.
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平面尺 寸为46.9m×46.9m,主体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
核心筒平面尺 寸为24.6m×25.1m,核心筒的高宽比为13.3:核心筒外侧墙体厚度为1.20m~0.40m,外框钢管混凝土柱 直径由下而上内收为1.6m~0.8m,结构标准层平面如图4所示.
分别在10、20、30、40、50、60共设置 了六道避难层.
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小震取安评加速度值 4lgal,设防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土:设计基本风压值为0.40kPa,地面粗糙度为C类,弹性分析结构 阻尼比取0.04.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C40,钢材等级为Q345B.
9650 900023506650620028009050 9650 0906 2100 210D 0069 009 55 DOS 11650 0996 9650 2500650035066506200800 9050 图4结构平面示意图 4结构性能分析 为方便优化方案的对比和明确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的性能,先按不设伸臂的模型进行试算,不设伸臂 加强时命名为方案1,采用YJK建模分析,具体参数如下表: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表1方案1相关结果 周期 层间位移角 剪重比 刚重比 TI T2 T3 X向 Y向 X向 Y向 X向 Y向 8.49 8.34 3.92 1/463(60层) 1/477(60层) 1.36% 1.32% 1.27 1.28 结构第一第二周期均为平动周期,且两者较接近,周期比(T3/T1)为0.46,远小于0.85.
说明结构 核心筒纵横向剪力墙布置恰当,但结构平动的抗侧刚度较小,远离扭转振型.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 1/488(60层),大于规范限值1/500,也验证了这一点.
结构底层剪重比为1.29%,小于规范限值1.38%, 说明结构在受地震波激励下受速度和位移的影响较大,受地震加速度的影响较小,结构偏柔.
结构刚重 比(EJ/(H'ZG))在x、y向分别为1.27和1.28,不仅需要考虑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而且也不满足 规范的最小限值1.4,说明结构整体稳定性差.
以上节分析思路,第2种方案取设置6道伸臂桁架进行加强,由于环桁架主要起协调外框轴力的作 用,可以通过每道伸臂加强层中伸臂桁架的福数予与模拟,在非巨型框架结构中,环桁架提高体系刚度 的作用有限,因此本文采用多福伸臂桁架一并模拟环桁架的作用.
方案2的对比结果如下: 表2方案2相关结果及对比 周期 层间位移角 剪重比 刚重比 TI T2 T3 X向 Y向 X向 Y向 X向 Y向 6.85 6.65 3.87 1/681(64层) 1/691(60层) 1.45 1.40% 2.05 1.96 19.3% 20.2% 1.3% 32% 31% 6% 6% 61% 53% 结构第一、第二周期分别减少了19%和20%,而第三周期仅减少了1.3%,说明设置伸臂仅可增加结 构的侧向刚度,对结构抗扭能力影响较小.
层间位移角和刚重比有较大改善,设置伸臂加强对抗侧刚度 的影响较大,但对剪重比的提高有限,可见设置神臂加强层对抗侧刚度是有限的提高.
如结构总体刚度 偏柔,则仍须调整结构布置,增加结构的刚度而不是仅仅设置加强层.
结构调整方案应在确保剪重比满 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支撑的轴力.
根据理论分析和试算分析的结果采取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3:5道伸臂,分别在10、20、30、40、50层设置: 方案4:4道伸臂,分别在10、20、30、50设置: 方案5:4道伸臂,分别在10、20、40、50设置: 方案6:4道伸臂,分别在10、30、40、50设置: 方案7:4道伸臂,分别在20、30、40、50设置: 分析以上5种方案的结果,通过试算表明方案3的结果与方案2的结果接近,可不做进一步的考虑, 下表给出方案4、5、6和7的相关结果对比(均为地震工况下的情况).
表3方案4-7相关结果对比 层间位移角 剪重比 倾覆弯矩 柱轴力附加弯矩 方案 x向 Y向 x向 Y向 X向 Y向 X向 Y向 4 1/595 (62) 1/599(60) 1.43% 1.38% 6880675 6657742 24.05% 24.42% 5 1/608(62) 1/611(60) 1.43% 1.37% 6879981 6657745 23.36% 23.36% 6 1/613 (62) 1/615(60) 1.42% 1.37% 6845731 6657925 23.48% 23.36% 7 1/615 (62) 1/625 (60) 1.43% 1.38% 6926923 6664244 23.01% 23.13% 由表3可得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