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于,区彤等-欧浦国际商业中心动力弹塑性分析.pdf

pdf,区彤,弹塑性,欧浦,陈进,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1.6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2014年 欧浦国际商业中心动力弹塑性分析 陈进于,区彤,李东强,涂显军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370) 提要:欧浦国际商业中心项目采用钢筹混凝土框架-核心简结构体系,东座结构属超B级高度超限结构.

采用广厦GSNAP 软件对欧浦国际商业中心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塑性铰的分布和结构塑性损伤较少,受力性能良好,弹 塑性反应及破坏机制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结构满足大震下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

采用SeismolMatch对地震波进行选波对 比,修正后的地震波层间位移角和楼层期力均较好地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PKPMI-SALISAGE软件进行动力弹塑性计算对比,结 果显示与GSNAP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塑性损伤:GSNAP:SAUSAGE:SeismoMatch 1工程概述 欧浦国际商业中心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佛山新城.

地上部分含东西两 座塔楼,首层至五层为裙房部分,裙房屋面高度约22.0米(局部27.0米),主 要为商业和办公功能.

塔楼五层以上的塔楼主要为办公功能.

东座45层,结构 屋面高度约208米:西座39层,结构屋面高度为179.5米.

地下三层,底板面 标高-16.1m(效果图如图1所示).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Ⅲ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值为0.1g,特征周期0.45s,安评提供特征周期为0.52s,裙房部分按 乙类设防,裙房以上塔楼部分按丙类设防:基本风压值0.60kPa.

2结构体系与抗震性能设计目标 图1建筑效果图 2.1结构体系 结构采用大底盘双塔结构,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底部楼层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 土柱).

裙楼主要平面尺寸为138.3mx39.5m,东西座塔楼部分主要平面尺寸均为39.5mx39.5m.

塔楼部分 长宽比L/B=1,塔楼高宽比为5.28(东座)和4.56(西座).

核心筒尺寸平均为21.3mx20.7m,核心筒高宽比 为10.07(东座)和8.70(西座).

外框与内筒距离约为8.4m,外框架柱之间距离约为13.5m.

篇幅所限,本 文仅列举东座结构单塔分析结果.

东座核心筒剪力墙由底部楼层的900mm渐变为上部楼层的400mm,东 座21F以下采用十字型钢混凝土柱,尺寸为1500x1500,21F以上混凝土由1500x1500渐变为900x900.墙 柱混凝土等级由底层C60渐变为顶层C30.典型标准层平面示意图见图2:结构模型见图3.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图2典型标准层平面图 图3结构整体计算模型 该工程结构主要特点如下: (1) 本结构东座属超B级高度超限结构:西座属B级高度超限结构.

(2) 3F-5F部分楼盖悬挑约9.4m,采用斜拉杆式桁架结构.

两座塔楼之间采用大跨度钢梁钢筋桁架 混凝土楼板连接,最大跨度为25m. (3) 存在楼板不连续、尺寸突变、构件间断等不规则2.5项,严重不规则0项.

本结构在进行小震弹性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大震抗震性能分析.

2.2抗震性能设计目标 本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楼层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根据结构抗震设计以“三 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针对本结构的特点和超限情况,本结 构两塔楼的抗震性能目标定为C级.

结构性能目标要求如表1所述.

表1结构性能目标要求 抗震烈度 1-多遇地震 -设防烈度地露 3-罕遇地震 性能水准 1 3 4 层间位移角限值 东座1/553西座1/596 1/100 核心筒剪力墙 弹性 斜截面弹性: 正截面部分屈服,抗剪截面不屈服 框架柱 弹性 斜被面弹性: 正截面部分屈服,抗剪截面不屈服 构件 跃层柱 弹性 弹性 不屈服 性能悬挑结构钢拉杆 应力比<0.75 应力比<0.85 应力比<1.0 大跨钢梁 应力比<0.85 应力比<0.90 应力比<1.0 连梁 弹性 局部屈服 大部分屈服 3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 3.1地震波输入 根据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本结构关键竖向构件不屈服,普通竖向构 件部分屈服,耗能构件大部分出现屈服,结构整体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设计中采用广厦GSNAP软件对结构 进行大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模型采用单塔模型,不考虑规范规定的构件内力增大和调整系数. 本项目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时程分析地震波采用关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peer地震动数据库中的实 2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际地震记录天然波TCU1(1961年美国Hollister地震波、USGSSTATION1028地震台记录)、天然波 TCU2(1989年加州Loma-Prieta地震波、CDMG090地震台记录)及安评单位提供的人工波一进行动力弹塑性 时程分析. 按双向地震计算,主方向加速度幅值为220cm/s²,主次方向地震加速度峰值比为1:0.85,阻尼 比0.05,其目标谱采用规范反应谱,Tg取值按照规范要求增加0.05s. 本结构利用SeismoMatch软件,根据 目标谱对天然地震原始波在时域范围内进行谱吻合修正,该方法保留了实际加速度记录的全部相位特征和 时变频谱特性. 图4是修正后地震波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和对应的加速度谱. TCU1主方向 TCU2主方 人工波主方间 图4大震规范谱与地震波谱对比图 3.2整体计算结果汇总 下表是结构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整体结果汇总对比,每项均给出各主方向的三向计算结果 (表2). 表2计算结果汇总(东座) 作用地震波 人工波 天然波TCU1天然波TCL2 周期(s) PKPM计算前3周期:5.492S;5.300S;2.548S GSSAP计算前3 周期:5.620S;5.344S;2.809S 剪力(KN) GSSAP小震反应谱基底剪力: X向基底剪力(KN) 74512 55732 55228 X向最大剪力与小震剪力的比值 4. 255 3. 183 3.154 X向剪重比 5. 39% 4. 03% 4.00% Y向基底剪力(KN) 68256 70273 55962 Y向最大剪力与小震剪力的比值 3. 716 3. 826 3. 047 Y向剪重比 4. 94% 5. 08% 4. 05% X向顶点最大位移(m) 1. 059 0. 745 0.613 Y向顶点最大位移(m) 1. 033 0.728 0. 652 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78 (37F) 1/247 (37F) 1/268 (35F) 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78 (35F) 1/260 (35F) 1/259 (37F) 3.3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角 GSNAP计算的主体结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X向最大为1/178,Y向最大为1/178,均小于1/100, 满足规范限值. 在三条波作用下,结构整体刚度退化没有导致结构倒塌,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结构在完成地震波动力弹塑性分析后,最大顶点位移为1059mm.由于竖向构件较规则,层间位移角未出 现突变的现象,且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位置基本与弹性计算结果保持一致. 各层层间剪力、位移角以及位 移如图5~图7所示. 3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ATik TE 二 PIWv 1/290 2/850 1709 L/8 图5动力弹塑性时程楼层剪力 图6动力弹塑性时程层间位移角 图7动力弹塑性时程楼层位移 3.4构件塑性较损伤情况 本文主要列出基底剪力最大的人工波一X主方向的构件塑性 损伤情况. 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局部出现塑性铰,出现受压损伤. 裙楼以 下部分墙柱出现拉力. 非底部加强区核心筒外围剪力墙未出现明 显受压损伤情况,满足正截面不届服要求:大部分楼层的连梁出 现受拉损伤的情况,个别外框和内筒联系梁出现塑性应变,外框 4图(大 梁未出现屈服:连梁和连系梁的出铰顺序在核心筒剪力墙之前, 满足连梁耗能构件功能:从整体上看,结构底部、底部加强区部 分剪力墙出现受压损伤较大,但满足最小截面验算要求,其他位 置的剪力墙受压损伤则较小(如图8所示). 针对塑性铰发展情况,对结构提出以下加强措施:(1)除满足 计算要求外,适当提高底部加强区核心筒外围剪力墙水平和竖向 钢筋的配筋率至0.60%:(2)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适当提高约束边 缘构件的配筋率至1.8%:(3)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底部加强区以 上8层的核心筒外围剪力墙设配筋过渡区,适当提高水平和竖向 钢筋的配筋率至0.45%,提高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率至1.3%. 图8框架梁和连梁塑性损伤情况 4 SeismoMatch地震波修正对比分析 本结构采用的天然波TCU1和TCU2原始波由波库直接选 取,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5条文说明,所 采用地震波应与规范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即 在对应于结构主要振型的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 由图9可 知TCU1和TCU2在东座和西座的特征周期点内与规范反应谱 差别超过20%,且在长周期段地震波下降趋势较规范谱明显加 图9天然波修正前后反应谱曲线对比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快. 因此,有必要对天然波TCU1和TCU2进行波谱修正. 本工程利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SeismoMatch软件,根据目标谱对天然地震原始波在时域范围 内进行谱吻合修正,该方法保留了实际加速度记录的全部相位特征和时变频谱特性. 由于天然波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即使峰值加速度相同,不同的天然波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仍然有显 著差异,特别是对于超高层长周期结构,往往出现地震波响应远远小于人工波和规范谱的情况. 从表3基 底剪力结果可知:(1)修正后TCU1基底剪力比修正前大了30%(X向)和70%(左右),修正前后TCU2 基底剪力基本保持一致. (2)修正后TCU1顶层位移是修正前的4倍左右. 而TCU2则为修正前的2倍左 右. (3)修正后TCU1最大层间位移角是修正前的2~3倍左右. 而TCU2则比修正前大了25%左右. (4) 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位置基本保持一致. (5)修正后的地震波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数量级均与人工波结 果保持一致,且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3天然波修正前后计算结果对比 作用地震波 人工波 TOU1 TCU2 X向Y向 X向Y向 X向Y向 X向基底剪力(KN) 修正前 74512 41644 57874 修正后 55732 55228 Y向基底剪力(KX) 修正前 68256 46382 59876 修正后 70273 55962 X向顶点位移(m) 修正前 1. 059 0. 191 0. 308 修正后 0. 745 0.613 Y向顶点位移(m) 修正前 1. 033 0. 183 0. 293 修正后 0. 728 0.652 X向层间位移角 修正前 1/178 (37F) 1/740 (37F) 1/340 (40F) 修正后 1/247 (37F) 1/268 (35F) Y向层间位移角 修正前 1/178 (37F) 1/539 (40F) 1/334 (37F) 修正后 1/260 (35F) 1/259(37F) 5 SAUSAGE和GSNAP弹塑性计算结果对比 5.1SAUSAGE软件简介 为验证GSNAP动力弹塑性计算结果可靠性,本结构采用PKPM-SAUSAGE软件进行弹塑性计算对比 分析. SAUSAGE软件采用"GPUCPU"并行计算手段,将高性能计算技术与显式时程动力弹塑性分析有效 结合,以达到超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准确计算和高效求解. 其与GSNAP软件计算模型和积分 方法对比如表4所示. 表4GSNAP和PKPM-SAUSAGE计算模型及积分方法对比 钢材模 混凝土模型 梁柱单元 剪力墙 暗柱钢 分布钢务 积分方法 显式/ 型 单元 筋 隐式 GSNAP 双线性 双线性或三 纤维束 墙元模 杆元 钢板纤维束 Nenarkβ 隐式计 线性 型 Nilsoe- 8 算 SAUSAGE 双线性 双线性 Tinoshenko 梁单 分层壳 杆元 内嵌于壳单元的 Nenarkβ 显式计 元 单元 杆单元 算 SAUSAGE相比于一般的弹塑性软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采用显示算法,阻尼计算采用更为合理的拟 模拟阻尼计算方法,基于Cauchy阻尼形式变化. SAUSAGE约定如下基本假定:各类构件的剪应力和剪 应变成弹性关系:不计钢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梁柱节点均假设为刚接连接:不考虑约束混凝 土效应:不考虑梁柱偏心及刚域影响. 5.2弹塑性计算结果对比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