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某大跨连廊结构设计及人致振动响应分析 齐曼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摘要:为满足建筑功能需要,本文对某大跨连廊采用两种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计算,验证结构合理性,并采取 抗震措施以满足性能化设计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连廊的竖向振动基频与人步行频率接近,引发共振,采用调 频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ID)对其进行减振控制.
在研究连廊结构动力特性的基础上,确定TMD 布置,合理设置参数,计算不同工况下的人致振动响应.
结果表明,TMD可以有效减小大跨连廊结构的动力响应, 以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提高其使用性能.
关键词:大跨:抗震性能设计:人致振动:TMD 1连廊概况 发生碰撞:地下室整体联通,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 结构的嵌固端.
该连廊跨度为25.6m,宽5.5m,层 高6.0m,总高度13.4m,其建筑平面图如图2.1所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园B片区03A 示, 街坊内,西临长清北路,北至博城路,东至B03A-03、 03A-04地块,南至规划二路:其包括南北两栋办公 楼,仅一层的空中连廊在裙房处将其连接,整体建 筑效果图如图1.1所示.
该连廊作为南北商业区的 D 通道,同时形成了办公主入口的前广场,并兼具落 客及雨篷的作用.
入口上空 温原景观平台 南北楼景观连局 图1.1连廊建筑效果图 连廊结构体系及主要平面布置 89 @ 该项目结构设计年限50年,结构抗震按7度设 图2.1连廊建筑二层平面图 防、上海IV类场地设计,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考虑到建筑入口处的视觉通透性,连廊外延靠 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该连廊与南北两楼之 近A轴的柱不落至地下室顶板,二层楼面通过吊柱 间均设置200mm宽的抗震缝,确保大震下各单体不 悬挂于三层的型钢混凝土(后简称SRC)梁上:该 1作者简介:齐曼亦(1988-),女,硕士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SRC梁亦连接垂直于跨度方向的3棍SRC框架,为 4 结构分析计算 其提供平面外的刚度:故整个连廊结构是由SRC框 架、钢梁屋面、钢吊柱组成的悬挂结构,其三维模 型图如图2.2所示.
根据抗规"、高规要求,在地震作用计算时采 用弹性振型分解法,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 按照相应的荷载组合对连廊结构进行承载力设计和 变形验算.
采用SATWE和ETABS两种软件分析,所 得结果对比如表4.1、表4.2所示.
表4.1结构整体控制指标对比 SATWE ETABS 模态 周期 振型 周期 图2.2连廊三维模型图 0.768 Y向平动 0.798 3.9% 3 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 2 0.761 x向平动 0.792 4.1% 3 0.614 扭转 0.611 0.5% 质期比T/T 0.80 0.77 3.8% 考虑该连廊的结构特点及重要性,为提高结构 的承载力和延性变形能力,结合对经济性的考量, 总质量 2699t 25981 3.7% 依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 剪重比 x向 7.2% 6.8% 5.5% 防原则,制定了本工程抗震性能设计目标.
结构响 Y向 8.4% 7.9% 6.0% 应及关键构件性能设计目标如表3.1所示.
表3.1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表4.2结构位移计算结果对比 多遇地霜 设防烈度地 罕遇地震 位移指标 SATWE ETABS 抗震烈度 (小震) 震(中震) (大震) 位移比 x6x 1.20 1.31 9.2% 层间位移角 1/550 1/100 (单向地藏) 限值 △y/6y 1.24 1.20 3.2% SRC 位移比 x/6x 1.31 1.32 0.8% 构 框架柱 弹性 不屈服 抗剪不届服 (偶然偏心) y/6y 1.32 1.25 5.3% 件 SRC 最大顶点位移 x 15.25mm 15.99mm 4.9% 性 框架梁 弹性 不屈服 y 14.07mm 15.07mm 7.1% 能 最大层间位移 x/b 1/895 1/828 8.1% 吊柱 弹性 不屈服 -- 角 y/h 1/808 1/823 1.8% 根据结构布置方案及抗震性能设计目标,拟对 根据表4.1、表4.2对比结果,连廊的整体结 该连廊采取下列主要抗震措施: 构指标相差均在5%~6%以下,各位移指标也控制在 (1)采用两种不同的三维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 5%~10%以内,可以认为两种软件计算结果吻合: 对连廊结构进行计算,通过对其结果的对比分析, 同时,各结构整体控制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 验证结构计算分析的准确性:复核各结构整体控制 了结构的合理性:虽然连廊结构的X向为单跨框架, 指标,确保结构受力合理,符合抗震概念: 仍具有良好的整体抗扭性能.
(2)通过对关键构件的性能化设计,使结构在 另外,对该连廊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 中震、大震情况下不致破坏,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 力弹塑性分析,塑性铰首先在二层钢梁与SRC柱相 性: 连节点出现:性能点出最大层间位移角1/196,满 (3)通过对连廊竖向振动舒适度进行分析与评 足1/100的要求.
性能点对应的最大顶点位移为 估,确保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68mm.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连廊舒适度评估 如上所述,大跨连廊的承载力及变形等静力性 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轻质、低阻尼等特性, 其竖向自振频率接近人群活动的频率,很容易引起 共振,有可能超过人体舒适度耐受极限,致使人在 心理上产生恐慌:人致振动问题成为制约其使用性 能的关键.
5.1模态分析 (b) 第11阶(4.63Hz) 采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该连廊进行动力特 图5.1连廊竖向振型图 性分析.
SRC梁柱及钢吊柱、钢梁均采用框架单元 人群活动引起的振动属于低频振动,其频率一 模拟,楼板采用空间薄壳单元模拟,所用材料属性 般为1.5Hz~3.0Hz?:连廊结构的基频落入正常步 均按规范取值.
采用特征向量法进行模态分析,质 频的13倍范围内,易产生共振,故对其进行人致 量源按“恒载0.5活载”选取,所得部分振型、周 振动相应计算.
期及质量参与系数统计于表5.1:其主要竖向振型 5.2人致振动响应计算 (于表中加粗表示)如图5.1所示.
人行荷载由 IABSE(Intermational Association for 表5.1 连廊部分振型、周期及其质量参与系数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建议的步行激 频率 周期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励荷载曲线: 振型 (Hz) (s) UX UY UZ SumUZ F()=G1 cxsin(2ni-g) 1 0.800 1.25 0.00 0.96 0.003 0.003 L (5-1) 2 0.771 1.30 0.79 0.00 0.000 0.003 式中:f.是行人的步频,单位为Hz:计算人行 3 0.633 1.58 0.18 0.00 0.000 0.003 荷载竖向力时,f是行人每秒钟落步的步数:G是 4 0.535 1.87 0.00 0.00 0.050 0.053 行人的体重,单位为N:α表示第i阶简谐荷载动 5 0.524 1.91 0.00 0.00 0.000 0.053 荷载因子:@表示第i阶简谐荷载分量的初相位, 6 0.523 1.91 0.00 0.00 0.001 0.054 通常取=0,于是,i=2.3...也就是第i阶简谐 7 0.523 1.91 0.00 0.00 0.000 0.054 荷载对于第一阶简谐荷载的相位差.
步频一致时人 8 Z00 2.49 0.00 0.01 0.289 0.343 9 0.256 3.90 0.00 0.00 0.247 0.590 行荷载与人体重量G的比值曲线如图5.2所示.
16 10 0.224 4.47 0.00 0.00 0.028 0.618 11 0.216 4.63 0.00 0.00 I00 0.649 A 12 0.203 4.92 0.00 0.00 0.000 0.649 / 埋2 图5.2人行荷载与人体重量G比值时程关系曲线 参考ATC1999的有关规定和取值”,人的质 (a) 第8阶(2.49Hz) 量取70kg/人,考虑结构材料、振动水平以及装修 程度,连廊结构阻尼比取0.04.
根据景观连廊的建 筑功能设定,A轴~B轴之间的区域均作为人行荷载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的加载范围:将均匀分布在加载范围的步频、起步 (5-2) 相位随机的步行荷载等效为同步频同步调的步行荷 B=Y (2C)²x² 载,进行时程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的连廊结构的竖 [d0)0;x][1d(rD](5 向加速度峰值如表5.2所示.
(5-3) 表5.2连廊结构竖向加速度峰值 密度 步频 加速度峰值 式中: 工况 (人/m²) (Hz) (m/s°) Y为结构在静力荷载下的响应:β=/Q, 1 2.0 1.5 0.063 为归一化频率,其中,为激振力频率,Q为主结 2 1.0 2.0 0.046 构固有频率:A=/Q,为TMD与主结构固有频 3 2.3 0.072 率比,为TMD固有频率:=c/(2√mk),为 4 0.7 2.5 0.161 TMD的临界阻尼比:μ=m/M,为TMD与主结 由表5.2得出,工况4的步频与连廊的竖向振 构质量比.
动基频接近,引起共振,加速度峰值达到0.161m/s², 阻尼器布置在竖向振动幅值最大的位置效果最 大于表5.3中规定的竖向振动舒适度限值0.15m/s² 好,对于该连廊应为悬挑端的跨中位置,但考虑到 (对应室内天桥的人体舒适度限值),需要对其进行 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性,将TMD设置在连廊跨中两道 振动控制.
其他工况的激励频率域连廊的竖向振动 Y向钢梁的中点处,如图5.3中阴影部分所示.
经循 基频错开,其二阶、三阶荷载分量亦没有激励较大 环优化分析,TMD参数取值如表5.4所示.
的竖向振动,对应响应均满足人体舒适度限值.
C- 表5.3一般民用建筑设计采用楼盖振动加速度限 值 8 人所处环境 楼盖振动加速度限值 (B) (β) 办公、住宅、教堂 0.005g 商场 0.015g *00 *0 () 室内天桥 0.015g GD (2) 室外天桥 0.05g 图5.3TMD布置示意图 300~10'0 表5.4TMD参数 仅有节奏性运动 质量 调谐频率 弹簧刚度 5.3TMD减振控制分析 阻尼系数 (kg) (Hz) (kN/m) (N-s/m) TMD是附加在主结构上由质量块、弹簧和阻尼 器组成的二阶质量阻尼系统.
由于吸振器的质量的 1000 2.50 246.74 0.022 700 振动与主结构异相,通过弹簧作用一个与主结构质 对于工况4,减振前连廊关键点加速度峰值对比 量惯性对抗的惯性力,质量将主结构的能量转移到 如表5.5所示.
图5.4给出了节点1工况4下减振前 TMD上,而阻尼的作用增大了振动控制的频宽,从 后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对比.
而可以抑制主结构更宽频带的振动.
设主结构的质 表5.5工况4下关键节点加速度峰值/ms² 量、弹簧刚度分别为M、K.一般结构阻尼很小可 节点 减振前 减振后 减震率% 忽略:TMD系统的质量、弹簧刚度和阻尼分别为m、 1 (X向钢梁中间节点) 0.1613 0.1154 28.5% k和c.
由动力学原理推导可得主结构的质量块和 TMD系统的振动响应为: 2 (Y向钢梁中间节点) 0.1160 1600 21.3% (2β)²(βx)² 注:减震率=(减振前加速度一减振后加速度)/减振前加速 A=Y [))][1g(1](5) 度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年 0.20 减据前 影响连廊的使用性能:采用TMD体系对其进行振动 0.15 减报后 控制,对竖向振动响应的控制效果明显,最终满足 0.10 人体舒适度要求.
0.05 S. 参考文献 E 0.00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 -0.05 工业出版社,2010. -0.10 [2]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 -0.1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0.20 [3]陈政清,华旭例.人行桥的振动与动力设计[M].北京: t(s) 5 10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图5.4节点1减报前后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对比 H s [] design of footbridges [J]. Intermational Association for 6 结语 Bridge and StructuralEngineering Proceedings 1978:17-28. 因建筑功能需要,该大跨连廊采用悬挂结构, [5] Applied Technology Council. Minimizing Floor Vibration 设置抗震缝与主体结构脱离:经SATTE及ETABS两 (ATC Design Guide 1) [S].1999. 种软件计算复核,验证了结构的合理性:通过抗震 [6] ENV1991-1 : Basis of design and actions on structures [S]. 性能设计,确保其在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不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致破坏导致结构失效,并对其弹塑性变形状态进行 考察.
大跨连廊的竖向振动基频与人群活动的频率 范围有重合,易引发共振激起较大程度的竖向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