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270-2024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 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pdf

2024,5270,pdf,规范,金属,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19.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25.220.40 CCSA2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270-2024 代替GB/T5270-200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 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 Metallic coatings on metallic substrates-Electrodeposited and chemically deposited coatings-Review ofmethods available for testing adhesion (ISO2819:2017.M0D) 2024-06-29发布 2025-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5270-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方法 4.1摩擦抛光试验 4.2 钢球摩擦抛光试验 4.3 喷丸试验 4.4 剥离试验 4 5 锉刀试验 4.6 磨-锯试验 4.7 凿子试验 4 8 划线和划格试验 4 9 弯曲试验 4 10 缠绕试验 拉力试验“ 4.12 热震试验. 4.13 深引试验 4.14 阴极试验 4.15 洛氏试验 4.16 划痕试验 4 17 空蚀试验 5通则 附录A(资料性) 喷丸法测定银镀层(100um² 600μm)附着强度 A.1 概述 A.2 试验设备 A.3 程序 A.4 评定 A.5喷丸强度的调节 参考文献 10
GB/T527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5270-200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 方法评述),与GB/T5270-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拉力试验中增加了定量测量方法(见4.11.2); 增加了洛氏试验(见4.15): 增加了划痕试验(见4.16): 增加了空蚀试验(见4.17).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819:2017《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 验方法评述》.

本文件与1SO2819:2017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将图A.1拆成图A.1和图A.2,并增加了相应的提及内容,以符合我国技术条件.

本文件与ISO2819:2017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增加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以符合我国技术条件: 增加了空蚀试验原理(见4.17).以便于理解,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用国家标准替换了资料性引用的国际标准,以便使用.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限公司、郑煤机智鼎液压有限公司、 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瓷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永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金鉴 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华升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宏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富新工贸有限 公司、浙江铂大工贸有限公司、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创智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长春、程相榜、陈亚平、徐金来、沈一舟、潘勇、林云峰、李立升、曹梦玲、易娟、 马坤松、张自强、楼飞熊、颜祈明、康岩松、姜畅、姚玉.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270-1985、GB/T 5270-2005
GB/T5270-2024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 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 警告:把附着强度试验的特殊方法规定于具体覆盖层的国家标准中时,宜优先采用本文件所描述的 方法,并宜征得供需双方的事先同意, 1范围 本文件评述了检查电沉积和化学沉积覆盖层附着强度的试验方法,这些试验方法仅限于定性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基体上电沉积和化学沉积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的选择.

本文件未描述不同时期制定的金属覆盖层与基体附着强度的一些定量试验方法.

因为此类试验在 操作中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相当熟练的技能,不适合作为产品零件的质量控制试验,但某些定量试验方法 对研发工作能够发挥作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ISO和IEC维护的标准化工作中使用的术语数据库网址如下: 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iso.org/obp; -IEC电子百科;http://.electropedin org/ 4试验方法 4.1摩擦抛光试验 如果在电镀件局部进行摩擦抛光,则其沉积层倾向于加工硬化并吸收摩擦热.

如果覆盖层较薄,则 在这些试验条件下.其附着强度差的区域的覆盖层与基体金属间会出现起泡分离.

当电镀件的形状和尺寸允许时,在镀层面积不大于6cm²的表面上,宜用光滑的工具摩擦大约15s 直径为6mm、末编为光滑半球形的钢棒是一种合适的摩擦工具.

摩擦时用的压力应足以使得在每次行程中能擦去覆盖层,但不能大到切割覆盖层,随着摩擦的继 续,鼓泡不断增大,说明该覆盖层的附着强度较差.

如果覆盖层的机械性能较差,则鼓泡可能破裂,且从基体金属上剥离,此试验应限于较薄的沉 积层.

4.2钢球摩擦抛光试验 钢球摩擦抛光往往用于抛光,但也能用于测试附着强度.

使用直径约3mm的钢球和皂液作润滑
GB/T5270-2024 剂的滚简或振动摩擦抛光机,当覆盖层的附着强度很差时,可能产生鼓泡,此方法适用于较薄的沉 积层.

4.3喷丸试验 利用重力或压缩空气,把铁球或钢球喷于待测试试样的表面上,钢球的撞击导致沉积层发生变形.

如果覆盖层的附着强度差,则会发生鼓泡.

一般来讲,引起覆盖层起皮的喷丸强度随着覆盖层的厚 度变化而改变,薄覆盖层比厚覆盖层需要的喷丸强度小.

用长度150mm.内径19mm的管子将喷嘴与发射铁或钢丸(直径约0.75mm)的容器相连进行此 试验,将压力为0.07MPa~0.21MPa的压缩空气送人上述装置中,喷嘴和试样之间的距离为3mm~ 12 mm 另一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电镀生产中厚度为100pm~600pm的银镀层的附着强度(见附录A).

它采用一种标准气动箱来喷钢丸 如果银镀层的附着强度差,则会延展或滑动面鼓泡.

4.4剥离试验 本试验适用于厚度小于125pm且表面基本平整的覆盖层.

将一条大约75mm×10mm× 0.5mm的镀锡低碳钢带或镀锡黄铜带,在距一端10mm处弯成直角,将较短的一边平焊于覆盖层表面 上.

将一载荷施加于未焊接的一边,并垂直于焊接点的表面,如果覆盖层的附着强度比焊接点弱,则覆 盖层将从基体上剥落.

如果覆盖层的附着强度比焊接点大,则将在焊接点或覆盖层内发生断裂.

本方法未被广泛应用,因为在焊接操作过程中所到达的温度可能改变附着强度.

另外,可利用一种 具有足够抗拉强度的胶黏剂代替焊料进行试验.

另一种试验(胶带试验)是使用一种纤维粘胶带,其每25mm宽度的附着力值约8N.

利用一个固 定重量的辊子把胶带的粘附面贴于要试验的覆盖层,并要仔细地排除掉的空气泡.

间隔10s以 后,在胶带上施加一个垂直于覆盖层表面的稳定拉力,将胶带拉去.

若覆盖层的附着强度高不应分离覆 盖层.

此试验特别用于测试印刷线路的导线和触点上覆盖层的附着力,测试导线的覆盖层面积应至少 30 mm.

4.5键刀试验 锯下一块有覆盖层的工件,夹在台钳上,用一种粗刀(只有一排银齿)进行锂前,以期起覆盖层.

沿基体金属到覆盖层的方向,与覆盖层表面呈约45的夹角进行链前,覆盖层应不出现分离.

本试验不 适用于很薄的覆盖层,以及锌、镉等软镀层.

注:见ASTM B571 4.6磨-锯试验 沿基体金属到沉积层的切制方向,利用砂轮磨前试样边缘.

如果覆盖层的附着强度差,则沉积层 将从基体金属上裂开.

可以用钢锯代替砂轮机,锯子锯的方向很重要,施加的力倾向于使覆盖层从基体 金属上分离,磨-锯试验对镍、铬等较硬镀层特别有效.

注:见ASTM B571. 4.7凿子试验 凿子试验通常应用于较厚(大于125μm)的覆盖层.

一种试验方法是把一种锋利的凿子放在垂直于覆盖层的表面,用锤子对其进行猛烈的敲击.

如果 覆盖层的附着强度良好,则覆盖层和基体金属之间的结合不因覆盖层断裂或被切断面影响.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