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 Marine observation terminology 2020-11-19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9420-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一般术语 3观测要素 3.1海洋水文要素 3.2海洋气象要素 4观测分类 12 4.1观测内容 12 4.2观测区域和内容 12 4.3观测类型和手段 13 5观测频率. 14 参考文献 15 索引 16
GB/T 3942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河海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 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玲玲、武双全、宋翔洲、姜民、王祎、李延刚、张博、王颖、陈方芳、司玉洁、 王炜阳、范文静.
GB/T 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海洋水文观测、海洋气象观测涉及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障、海洋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和学术交流.
2一般术语 2.1 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 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
2.2 北京时 Beijing time 北京所在时区的标准时间.
2.3 日界day boundary 为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观测划定一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界线.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海洋水文项目中的潮汐、海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冰以北京时24时 日日日日 辖海域外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以当地时区为日界.
2.4 校时time calibration 将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进行校准.
2.5 走时误差travel time error 观测完成后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的差值.
2.6 观测时间observation time 按观测要求确定的时间.
2.7 观测时间内某项目或某要素因故未能观测或观测失败时,在该时次后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的 活动.
2.8 缺测missing measurement 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观测或补测.
2.9 标准观测层standard observation layer 根据不同观测水深范围而划分的海水观测层次, 注:一般可划分为表层、多个中间层和底层.
2.10 表层sea surface layer 海洋表面的水层.
GB/T 39420-2020 注:表层的厚度与观测要素、观测区域和观测目的相关-如海滨观测中温度现测的表层为0m~0.5m-海流观测的 表层为0m~3m. 2.11 底层sea bottom layer 临近海底的水层.
注:水深~50m时底层为离底2m的水层:水深在50m~200m范围内,底层高底的距离为水深的4%;水深> 200m时,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距离不小于25m. 3观测要素 3.1海洋水文要素 3.1.1温盐 3.1.1.1 海水温度sea water temperature 表征海水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1.1.2 表层水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 海洋表层水的温度.
3.1.1.3 底层水温seabottom temperature 海洋底层水的温度.
3.1.1.4 表皮水温sea skin temperature 皮温 海水表面温度.
3.1.1.5 表征海水中溶解盐类多少的量.
注:盐度有地对盐度和实用盐度之分.
如无特别说明盐度一般指实用盐度.
[GB/T15920-2010,定义2.1.9] 3.1.1.6 表层海水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海洋表层水的盐度.
3.1.1.7 观测水深observational depth 海面距观测点的垂直距离.
3.1.2海流 3.1.2.1 海流current 海水的宏观运动,以流速和流向表征.
[GB/T15920-2010 定义2.3.3] 3.1.2.2 流速current speed 海水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注:单位为厘来每秒(cm/s),或以来每秒(m/s)为计量单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