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082-2005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pdf

[胡彦,082,2005,pdf,技术规程,海洋
文档页数:25
文档大小:5.5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海洋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07.060;13.020.01 Z06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82-2005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monitoring of coral reef ecosystem 2005-05-18发布 2005-06-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082-200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测内容与指标 5监测方法 2 5.1物理及化学指标监测 5.2生物指标监测 4 6质量控制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监测结果报表格式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见珊瑚礁病害症状 参考文献 21 图1悬浮物沉降速率现场测定试验装置 图2 细式划板结构及与拖曳船的连接方式 图3能见度判定依据及式监测方法示意图 5 图4 盖度判定依据 5 图5复杂形状的珊瑚示意图 图6 珊瑚生长轴向及测定方式 图?

大型脱落珊瑚规格测定方式 8 图8珊瑚死后变化过程模式图 6 图9“丁字尺"及观测范围 11 图10鱼类监测断面及监测方法 12 表1悬浮物沉降速率测定结果记录表 表2其他物理、化学指标测定方法 表3式监测现场记录表 表4断面监测现场记录表 表5硬珊瑚补充量现场监测记录表 10 表6大型底栖藻类及海胆现场监测记录表 11 表7鱼类现场监测记录表 12 表A.1物理化学指标监测数据报表 表A.2珊瑚醴式监测数据报表 16 表A.3珊瑚魏断面线法监测数据报表 17 表A.4珊瑚磁断面线法监测藻类及海胆数据报表 18 表A.5珊瑚礁鱼类监测数据报表.
HY/T082-2005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明辉、韩庚辰、周秋麟、梁斌.

HY/T 082-2005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珊瑚礁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珊瑚礁生态监测 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珊瑚水魏体coralpolyp 珊珊上每一个独立生活的个体,由石灰质骨骼和珊珊虫所构成.

3.2 理瑚coral colony 由许多同种(属)珊瑚水媳体所形成的独立的集合体.

3.3 由活珊珊和已经死亡的珊瑚骨骼所构成的特殊海底生境.

4监测内容与指标 4.1物理及化学指标 珊珊礁生态监测的物理及化学监测指标为: 水深; 水温; 一盐度; 透明度; -悬浮物; 悬浮物沉降速率; 底质类型; 溶解氧; pH 营养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无机磷、活性硅酸盐);
HY/T082-2005 一叶绿素a.

4.2生物指标 珊瑚礁生态监测的生物监测指标为: 珊瑚健康状况(珊瑚种类、盖度、死亡率、病害、硬珊瑚补充量); 大型底栖藻类; -珊瑚礁鱼类.

5监测方法 5.1物理及化学指标监测 5.1.1悬浮物沉降速率 5.1.1.1仪器设备 悬浮物沉降速率监测需要下列仪器设备: 恒温箱: 分析天平; 滤膜:2#Watman; 带盖的直口塑料杯:高10cm,直径8cm; 木杆或竹竿:直径3cm,长60cm; 一水泥碗:圆台或四棱台形状,中间具一直径3cm圆孔,水泥碗重量应以保证木杆在海底直立并 不因海流作用而摆动为宜.

图1悬浮物沉降速率现场测定试验装置 5.1.1.2监测方法 在监测站位的海底选择平坦处,用水泥碗固定木杆,每个站位至少3个上述木杆.

在木杆上距海底 10cm和50cm处分别固定直口塑料杯一个,杯口朝上,除去杯盖(见图1). 一段时间后(14d内),在水下盖上杯盖,将水样带回实验室,用镊子将杯中的生物挑出,称量滤膜 质量S,用分液漏斗将杯中的悬浮物过滤到滤膜上,再轻轻加人蒸馏水洗去滤膜上的盐分.在70℃恒 温下烘干滤膜,直到滤膜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再次称量滤膜的质量S.

按公式(1)计算沉降速率: S = S-S dnr' (1)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