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7.020.20 U48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530-2023 代替CB/Z337-1984 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计算 Calculationmethod for axial vibration of ship diesel propulsion shafing 2023-04-21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CB/T 4530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纵振的基本原理.
4.1单质量有阻尼强迫振动 4.2多质量有阻尼强迫振动 5纵振当量系统的转化. 5.1纵振当量系统的转化方法 5.2质量计算 5.3纵向刚度计算 6纵振固有振动频率及握型计算.. 6.1矩阵特征值算法 6 6.2纵振的共振转速n.. 6.3纵振振型图 2 7纵振的激励力计算. 7.1柴油机气体压力产生的径向简谐力 7.2往复惯性力产生的径向简谐力 7.3合成的径向简请力 7.4当量轴向简谐力.... 7.5螺旋桨纵向激励力 8纵振的阻尼 8.1轴承阻尼, 6 8.2螺旋桨阻尼 10 8.3纵振减振器 10 9纵振的强迫响应.
11 9.1频域法基本原理 11 9.2频域法具体计算流程 12 10纵振的许用幅值, 13 附录A(资料性)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计算示例. 15 附录B(规范性)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强迫响应时域法计算.
C8/T453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CB/Z337-1984《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计算》.
本文件与CB/Z337-1984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将参量单位制修改为国际单位制(见第4章~第10章,1984年版全文): 修改了多质量有阻尼强迫振动计算方法(见4.2节,1984年版的1.2节): -增加了柴油机轴系纵振的简化原则(见5.1.2节): -修改了级振固有振动频率及振型计算方法(见第6章,1984年版第3章): 增加了“螺旅浆纵向激励力”(见7.5节); 一一修改了级振强迫振动响应计算方法(见第9章和附录B,1984年版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级社上海 规范研究所、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嘉庚创新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宜斌、王东华、李玩曲、率志君、倪世威、祁超、李江、吕乘琳、李文达、 牛军军、尹子峰.
本文件于198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1
CB/T 45302023 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计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柴油机直接传动、齿轮传动推进轴系织向振动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级振的基本 原理、纵振当量系统的转化、纵振固有振动频率及振型计算、纵振的激励力计算、纵振的阻尼、纵振的 强迫响应、纵振的许用幅值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船舶柴油机推进轴系织向振动的理论计算.
燃气轮机、电力推进等其它型式的轴系织 向振动计算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3862船舶机械术语轴系及转动装置 3术语和定义 CB/T3862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纵振的基本原理 4.1单质量有阻尼强迫振动 单质量有阻尼强追振动的运动方程按公式(1): micxkox =F. 式中: 助-质量,单位为千克(kg); x级振振幅,单位为米(m); C一一纵向阻尼,单位为牛秒每米(N-s/m): k=mlE 4/ 一纵向刚度,单位为牛每米(N/m); E轴段弹性模量,单位为牛每平方米(N/n); d轴段直径,单位为米(m); 1轴段长度,单位为米(m); F纵向激励力,单位为牛(N). 4.2多质量有阻尼强追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