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914.2-2019 海洋观测规范 第2部分:海滨观测.pdf

2019,pdf,观测,规范,海洋
文档页数:60
文档大小:4.1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海洋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07.060 A 45 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914.2-2019 代替GB/T 14914-2006 海洋观测规范 第2部分:海滨观测 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observation-Part 2:Offshore observation 2019-03-25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4914.2-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2 4.1基本要求 4.2观测程序和补测规定 4.3海洋灾害和异常现象的观测 4.4观测仪器设备要求 4.5校时.. 4.6海滨观测过程质量控制 5观测项目及时次 5.1观测项目 5.2日界规定 5.3人工定时观测时次 5.4自动连续观测 6潮汐的观测 6.1技术要求. 6.2观测和记录方法 8 7海浪的观测 10 7.1技术要求 7.2观测和记录方法 11 7.3观测数据的整理. 8表层海水温度的观测. 13 8.1技术要求 13 8.2观测和记录方法. 9表层海水盐度的观测 9.1技术要求. 14 9.2观测和记录方法 15 10海发光的观测 15 10.1技术要求 10.2观测和记录方法 11海冰的观测. 16 11.1技术要求. 16 11.2观测和记录方法 18 12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观测
GB/T 14914.2-2019 12.1技术要求 12.2观测和记录方法 23 13降水量的观测 13.1技术要求 13.2观测和记录方法 14风的观测 14.1技术要求 14.2观测和记录方法 14.3数据整理和记录 15气压的观测. 15.1技术要求 15.2观测和记录方法 15.3观测数据的整理 16海面有效能见度与雾的观测 ...28 16.1技术要求 16.2观测和记录方法 28 17数据传输 30 17.1 数据传输分类 30 17.2 数据传输通信方式 17.3通信时限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海滨观测记录簿格式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海洋观测站(点)观测仪器设备现场对比观测 47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验潮井的设置 50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井内外水尺的安装与维护 52 附录E(规范性附录)井外水尺零点和井内水尺读数指针高程变动检查办法 54 附录F(资料性附录)冰情图绘制范例 ..55
GB/T 14914.2-2019 前言 GB/T14914《海洋观测规范》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海滨观测; 一第3部分:浮标潜标观测; 第4部分:岸基雷达观测; 一第5部分:卫星遥感观测; 一第6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本部分是GB/T1491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4914一2006《海滨观测规范》.

本部分与GB/T14914-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术语“海况”(见2006年版的3.1); 增加了术语“日界”(见3.6); 增加了海洋观测站(点)经、纬度测量记录要求,气象观测场面积要求,观测仪器设备安装要求, 海洋观测站(点)的防雷措施,站址迁移对比观测要求,业务化运行对比观测要求,更新观测仪 器设备海洋观测站(点)应记载对观测数据有影响的活动(见4.1); 修改了观测程序和补测规定(见4.2,2006年版的4.4); 一将严重冰期的海冰观测和海洋灾害和异常现象的观测修改为海洋灾害和异常现象观测 (见4.3,2006年版的4.3和4.5); 修改了巡视和校时的相关规定(见4.5,2006年版的4.7); 增加了海滨观测过程质量控制(见4.6); 一修改了观测项目及时次(见第5章,2006年版的4.2); 修改了水准点的水准测量要求(见6.1.6.2,2006年版的5.1.6.2); 修改了新安装的井内水尺的要求(见6.1.7.4.1,2006年版的5.1.7.4.1); 增加了人工观测、数据记录、不正常数据的整理与记录(见6.2.2、6.2.3、6.2.4); 增加了对数据记录的订正要求(见6.2.7.3.2); 删除了计算布放点海底到潮高基准面的高度计算公式(见2006年版的6.1.4); 删除了波高、周期特征值及其代号(见2006年版的6.2.4.2); 增加了波向、波高、波周期的人工目测方法(见7.2.3.1、7.2.4.2); 增加了水深的计算公式[见式(5)]; 增加了表层海水温度人工观测方法(见8.2.2); 增加了数据记录的要求(见8.2.3); 一删除了现场观测仪器的比对、观测资料的整理和盐度计算公式[见2006年版的8.1.6、式(4)]; 增加了表层海水盐度人工观测方法(见9.2.2); 增加了数据记录要求(见9.2.3); 修改了观测要素的要求(见10.1.1,2006年版的9.1.1); 删除了观测点选择距海面高度2m~6m的地方的要求(见2006年版的9.1.2); Ⅲ
GB/T 14914.2-2019 修改了初(终)冰日期的确定(见11.1.6,2006年版的10.1.7); 修改了冰型观测的缺测处理要求(见11.2.1.4,2006年版的10.2.2.3); 增加了岸用光学测波仪观测、人工目测浮冰漂流方向和速度(见11.2.7.1、11.2.7.2); 增加了冰情图内容(见11.2.15.2); 增加了严重冰期的海冰观测(见11.2.17); 修改了对相对湿度的准确度的要求(见12.1.2.2); 增加了人工观测(见12.2.2); 增加了不正常数据的整理与记录(见12.2.4); 将降水量的观测作为单独一章编写(见第13章); 修改了对风速的观测数据的准确度要求(见14.1.2.1); 删除了观测场的设置(2006年版的11.1.3); 增加了人工器测、人工目测风速、风向的方法和观测数据的整理(见14.2.2、14.2.3、14.3); 增加了人工器测和观测数据的整理(见15.2.2、15.3); 删除了观测数据的处理(见2006年版第15章); 增加了海滨观测数据传输(见第17章); 增加了海洋观测站(点)观测仪器设备现场对比方法(见附录B); 修改了海滨观测记录簿封面格式(见表A.1、表A.5,2006年版附录A); 修改了验潮井的设置(见附录C,2006年版的附录B); 删除了海滨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见2006年版附录F).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 国家海洋局北海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站、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 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闫涛、曾继平、吕富良、毕立海、宋升锋、袁玲玲、林雪丽、陶荣幸、李玉杰、 赵志刚、苗建波、房树林、王颖、韩笑、徐志远、吴学忠、王立鹏、杨丽芬、李希彬、郭莉莉、刘李钊、宫钦周、 王炜阳、樊海燕、张殿会、王玉红.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4914-1994、GB/T 14914-2006.

I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Max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