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418-2020 风暴潮等级 Gradesof storm surge 2020-11-19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941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剑希、梁森栋、李涛、刘秋兴、吴少华、博赐福、付翔、李明杰、刘仕潮.
GB/T39418-2020 引言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灾害统计数据表明,风暴潮灾害占全部海洋灾害损失的90%左右.
编制本标 准有利于规范风暴潮评价、风暴潮灾害评估等相关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和社会经 济建设.
GB/T 39418-2020 风暴潮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暴潮强度等级、高潮位超警戒程度等级以及风暴潮灾度等级的划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风暴潮预报、风暴潮评估、相关信息发布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20-2010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GB/T17839-2011警戒潮位核定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风暴潮storm surge 由于热带气旋、温带天气系统、海上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的局部海面振 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
注:风暴潮中局部海面振荡或非周期异常升高现象称为风暴增水,简称增水:风暴测中局部海面振荡或非周期异常 降低现象称为风暴减水,简称减水.
[GB/T 19721.1-2017 定义 3.1] 3.2 最大风暴潮peak surge 一次风暴潮过程中的逐时增水的最大值,也称为最大风暴增水.
[GB/T 19721.1-2017 定义3.2] 3.3 警戒潮位warningtidal level 一种潮位闺值,当潮位达到这一阀值时,沿岸可能出现险情,须进人戒备状态,预防潮灾的发生.
[GB/T 19721.1-2017 定义 3.3] 3.4 风暴潮强度intensity of storm surge 一次风暴潮过程中最大风暴潮的大小程度.
3.5 风暴潮灾度hazard degree of storm surge 风暴潮的可能致灾程度,其量值采用风暴潮强度和高潮位超警戒程度等级计算和划分.
GB/T 39418-2020 4等级划分 4.1划分原则 风暴潮等级(风暴潮强度等级、高潮位超警戒程度等级和风暴潮灾度等级)划分遵循科学性、合理性 和适用性的原则.
4.2风暴潮强度等级 依据最大风暴增水的大小将风暴潮强度分为特强、强、较强、中等和一般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Ⅱ、 Ⅲ、IV和V级,见表1.
表1风暴潮强度等级 等级 I(特强) Ⅱ(强) (较强) K(中等) V(-般) 最大风暴增水h./cm h >250 200<h ≤250 150<A ≤200 100<A ≤150 50≤A ≤100 4.3高潮位超警戒程度等级 4.3.1警戒潮位值为单一值 验潮站当时使用的警戒潮位值为单一值时,依据最大高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值的量值将高潮位 超警戒程度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四个等级,分别对应I、Ⅱ、Ⅲ和I级,见表2. 表2警戒潮位值为单一值时高潮位超警戒程度等级 等级 I(特别严重) I(严重) Ⅲ(较重) I(-般) 最大高测位超警戒测位值A/cm A ≥150 80≤h <150 30≤A<80 0≤A <30 4.3.2警戒潮位值为四值 验潮站当时使用的警戒潮位值为蓝色警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橙色警戒潮位、红色警戒潮位四值 时,依据最大高潮位达到或超过的警戒潮位等级,将高潮位超警戒程度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 四个等级,分别对应I、Ⅱ、Ⅲ和IV级,见表3. 代表站的核定四色警戒潮位无黄色警戒潮位值的,无等 级IV;无橙色警戒潮位值的,无等级Ⅲ. 表3警戒潮位值为四值时高潮位超警戒程度等级 等级 I(特别严*重) (产重) Ⅲ(较重) IV(-般) 最大高 超过红色警戒潮位值 达到或超过红色警戒测位 达到或超过橙色警或潮位 达到或超过黄色警戒潮位值, 潮位值 70 cm 及以上 值,且超过值小于70cm 值,未达到红色警戒潮位值 未达到橙色警戒测位值 4.4风暴潮灾度等级 4.4.1代表站选择 风暴潮灾度计算中,依据代表性验潮站达到的风暴潮强度等级和高潮位超警戒程度等级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