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15-2017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 Guideline formarine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in nearshore area 2017-02-21发布 2017-06-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15-201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 5评价指标 6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7评价指标的赋值方法 8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计算 9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幅度计算 10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与分级. 参考文 11
HY/T21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炜炜、陈彬、杨青、樊景风、杜建国、郑森林、黄浩、马志远、刘永健、陈光程、 柳圭泽.
HY/T 215-2017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价指标与权重、评价指标赋值标准、评价指标赋值方法、综 合指数计算、变化幅度计算、评价与分级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洋生物多样性marineblodiversity 栖息于海洋环境的生命有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的变异性 和复杂性, 3.2 海洋营养级指数marine trophicindex 海洋游泳动物的营养级与其对应生物量的加权平均值. 3.3 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prehensiveindexofmarinebiodiversity 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赋值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赋值标准将评 价指标的实测值转化为同度量的分值,采用加权法将评价指标分值及其对应的权重值进行加权,计算得 到的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值.
注:用于简明、概括地措述和评价海洋生物多样性.
4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 4.1调查项目与内容 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内容和参数见表1.
表1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内容和参数 调查内容 调查参数 浮游植物 物种数 各物种的细胞密度
HY/T 215-2017 表1(续) 调查内容 调查参数 物种数 各物种的个体数 浮游动物 总客度 总生物量 物种数 各物种的个体数 潮间带底生物 总息密度 总生物量 物种数 各物种的个体数 浅海大型底栖生物 总栖息密度 总生物量 物种数 各物种的生物量 4.2调查方法 4.2.1浮游植物 采用垂直拖网方法采样,30m以深采用小型浮游生物网,30m以浅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调 查细节和要求按照GB/T12763.6的要求执行.
4.2.2浮游动物 采用垂直拖网方法采样,30m以深采用大型浮游生物网,30m以浅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调 查细节和要求按照GB/T12763.6的要求执行, 4.2.3潮间带生物 采用定量框采样的方法,分别在高、中和低潮区进行,硬相(岩石岸)生物取样,采用25cm×25cm 的定量框取2个样方;在生物密集区取样,采用10cmX10cm定量框取样.
软相(泥滩、泥沙滩、沙滩) 查细节和要求按照GB/T12763.6的要求执行.
4.2.4浅海大型底栖生物 采用采泥器定量采样,每站采样面积不小于0.2m².
套筛分三层,上层网目为2.0mm~5.0mm, 中层1.0mm,底层0.5mm.
调查细节和要求按照GB/T12763.6的要求执行.
4.2.5游泳动物 采用定点拖网调查.
调查细节和要求按照GB/T12763.6的要求执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