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_91.120.25 P 15 YJ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行业标准 YJ/T5-2013 代替DB/T52-2013 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表 Diagram of standard system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and rescue trade 2013-07-22发布 201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YJ/T 5-201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结构 5地震应急教援专业标准明细表 6地震应急教援专业相关标准明细表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统计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YJ/T 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应急搜教中心、武警总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虹、宋富喜、尹光辉、周敏、闻明、彭碧波、谢霄峰、王建军、卢杰、曲曼皓、李蕊.
根据(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有关地震应急救援行业标准及计划归口管理的通知)(应急厅函(2022) 239号),本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白2022年9月27日起由中国地震局调整至应急管理部,行业标准编号由DB/T52- 2013调整为YJ/T5-2013,制修订等技术归口工作由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教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7)承担.
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Ⅱ
YJ/T5-2013 引言 促成地震应急教援专业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主要原因是: a)DB/T1-2008(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中“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给出的是一个宏 观的框架,需要进一步细化; b)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技术发展的需求; c)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发展规划需要该体系表提供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的标准: d)地震应急救接专业标准的立项审批需要通过该体系表来指导协调,避免交叉重复.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件应对法》、GB/T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制定.
制定过程中参考了美国NFPA、 ASTM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参考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等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标准体 系表.
YJ/T 5-2013 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的结构、层次划分和标准化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的规划、计划、立项和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美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复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支件.
DB/T1-2008重震行业标准体系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地震应急救报专业earthquake cmengency response and rescae trade 地震应急教报技术方法、程序、服务和管理活动的总和 3. 2 地震应急救准备 preparedness on earthquake emergeney response and rescue 在地震发生前,为减轻灾害预先对人员、物资、装备、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3. 3 地震应急救援陷应sondingetueoncarhqkemergencyresposeandrece 在地震发生后为减轻灾害而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和行动 3. 4 地震应急救援恢复capaeityrecoveryon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anlrescue 地震应急救援响应结束后,为使应急教接能力恢复到正常状态面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4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结构 4.1标准代码设置模式 本标准体系表沿用DB/T1-2008的编码方式,采用1位字母加4位数字的5位混合编码.
自左 至右,字母D代表地震行业符号,第1位数字表示本体系表结构层次的序号,第2位数字表示地震行业 应急救援专业通用标准的序号,第3位数字表示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通用标准不同门类通用标准的序号, 第4位数字表示同一门类不同业务专用标准的序号.
具体编码结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