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备案号:25937-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WW/T 0013-2008 馆藏丝织品病害与图示 Diseases and legends of silk textiles on museum collection 2009-02-16发布 2009-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发布
WW/T 0013-2008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馆藏丝织品病害类型 4馆藏丝织品病害标识符号. 附件A(资料性附录)馆藏丝织品病害照片示例 附件B(资料性附录)馆藏丝织品现状调查图示例
WW/T 0013-2008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丝绸博物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德明,周肠,赵丰,汪自强,王淑娟.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WW/T 0013-2008 馆藏丝织品病害与图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馆藏丝织品病害与图示的文本内容和格式,确定了病害与图示中的基本术语、病害类型和 病害标识符号.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馆藏丝织品病害的记录与图示.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馆藏丝织品silk textiles on museum collection 主要指由各级文博单位收藏或保存的,以丝纤维为基本材质的文物.
包括丝纤维原料、平面或立体织物 以及织物制成品.
注:本标准中,藏品等同于馆藏丝织品.
2.2 馆藏丝织品类别types of silk textiles 馆藏丝织品可分为纤维类、织物类、服装类、饰品类和其他类.
示例:丝线为纤维类,匹料为织物类,龙袍为服装类,荷包为饰品类,卤薄仪仗为其他类.
2.3 馆藏丝织品保存环境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silk textiles 指馆藏丝织品所存放的环境.
本标准中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库房环境、展厅环境、工作室环境.
2.4 馆藏丝织品病害disenses ofsilk textiles 指在长期使用、流传、保存过程中,因物理、化学、生物损害而造成的一系列不利于藏品安全或有损于 藏品外貌的变化.
注:馆藏丝织品病害包括动物损害、微生物损害、残缺、破裂、糟朽、污染、粘连、皱褶、晕色、褪色、 水渍、印绘脱落、不当修复、饱水等.
2.5 图示legend 以图形为主要特征记录表示丝织品病害类型的符号,主要用于病害图的绘制.
3馆藏丝织品病害类型 3.1动物损害 昆虫、鼠类等动物活动对馆藏丝织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或损害(参见附录A.1).
3.2微生物损害 微生物的滋生对馆藏丝织品产生的伤害,亦称“菌害”、“霉变”(参见附录A.2).
3.3残缺 馆藏丝织品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缺失,无法保持其完整(参见附录A.3).
WW/T 0013-2008 3.4破裂 馆藏丝织品的经线或纬线断裂形成的破口或裂纹(参见附录A.4).
3.5糟朽 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馆藏丝织品的化学结构发生严重降解,导致藏品结构疏松,力学强度大幅降低的 现象(参见附录A.5).
3.6污染 馆藏丝织品在保存、使用、传承、收藏、埋藏、出土等过程中表面形成的污渍(参见附录A.6).
3.7粘连 馆藏丝织品在长期折叠或叠压状态下造成难以分离的状态(参见附录A.7).
3.8皱褶 馆藏丝织品表面的不平整,包括可调整和不可调整的变形,影响馆藏丝织品的外观(参见附录A.8).
3.9晕色 颜色较深部位的呈色物质向浅色部位扩散或沾染的现象(参见附录A.9).
3.10褪色 馆藏丝织品出现色度降低的现象(参见附录A.10).
3.11水渍 因水侵蚀在馆藏丝织品表面留下的沉积物或水浸过的痕迹(参见附录A.11).
3.12印绘脱落 由于胶黏剂的失效导致印绘痕迹的模糊(参见附录A.12).
3.13不当修复 在不当理念指导下采用不当材料、不当方法进行的修复(参见附录A.13).
3.14饱水 馆藏丝织品组织结构内饱含水分(参见附录A.14).
4馆藏丝织品病害标识符号 4.1进行馆藏丝织品病害现状调查时,应按照表1的符号标识要求,对馆藏丝织品的病害或现状作记 录(参见附录B的图B.1).
4.2符号为黑色图形,白色衬底.
4.3符号清晰,线条宽度以0.3mm为宣.
4.4符号的疏密程度可以反映馆藏丝织品病害存在的状况,符号或线条之间的距离间隔应适度.
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