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0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087.2-2006 渔药毒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外用渔药慢性毒性试验 Methodof toxicity testoffishery drugs Part 2: Chronic toxicity test of external fishery drugs 2006-12-06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1087.2-2006 前言 SC/T1087《渔药毒性试验方法》分为二个部分: 第1部分:外用渔药急性毒性试验; 第2部分:外用渔药慢性毒性试验.
本部分为SC/T108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先乐、杨勇.
SC/T 1087.2-2006 渔药毒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外用渔药慢性毒性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外用渔药对试验水生动物慢性毒性试验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外用渔药慢性毒性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SC/T1087.1渔药毒性试验方法外用渔药急性毒性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慢性毒性试验chronic toxicity test 确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定渔药在长期滞留状态下对受试水生动物影响的试验.
3.2 生长试验growthtrial 测定渔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受试水生动物生长情况影响的试验.
3.3 繁殖试验breedingtrial 测定渔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受试水生动物繁殖情况影响的试验.
3.4 积累试验accumulationtrial 测定渔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在受试水生动物体内积累情况的试验.
4试验准备及基本操作管理 4.1试验水生动物和试验溶液的制备 4.1.1试验水生动物 按SC/T1087.1的规定执行.
4.1.2标准稀释水 按SC/T1087.1的规定执行.
4.1.3渔药储备液制备 按SC/T1087.1的规定执行.
4.1.4试验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选择 试验溶液浓度范围原则上要求试验水生动物在最高浓度一个月内出现死亡,面最低浓度未出现异
SC/T 1087.2-2006 常.
常以96hLCs浓度为基础,取96hLCs值乘上0.5、0.1、0.05、0.01、0.005等5个浓度作为试验溶 液的浓度.
4.2仪器设备 按SC/T1087.1的规定执行.
4.3环境条件 采用标准稀释水配制试验溶液.
试验溶液的配制与储存、试验水生动物的管理及试验全过程都应 在空气污染物未达到有害浓度的环境下进行,试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试验水生动物的干扰.
4.4试验操作管理和记录 试验期间每天定时投饲1次~2次,多余的食物和粪便虹吸吸除:每天测量水温和溶解氧,保持试 验液中溶解氧浓度不低于4mg/L.
每周测定试验液pH、硬度、电导率和渔药浓度(渔药浓度不能超过 配制浓度的±15%),并清洗试验容器一次.
水温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随室温变动.
光照条件参照自然 季节昼夜变化安排.
5生长试验 5.1试验方法 5.1.1分组 试验至少设定3个浓度组,每组平行不少于2个.
如果用有机溶剂溶解渔药,则需要增加一个有机 溶剂的对照组,其有机溶剂的浓度与试验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最高浓度相同.
5.1.2操作 从驯养试验水生动物中随机、迅速取至少30尾(只)试验水生动物放人试验容器中.
全部操作过程 要在30min内结束.
5.1.3管理、观察和记录 定期更换试验液(如7d、14d等),测量体长和体重(如30d、60d等).
测量前可以用3-氨基苯酸乙 酯甲烷磺酸盐(MS-222)等麻醉剂进行轻度麻醉,称重前一天停止投饲.
每天观察并记录试验液温度和试验水生动物的摄食、行为以及死亡等情况,试验期间必须严格投饲 管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过量投饲、间隙投饲或统一投饲的方法.
组和试验组的生长速度和饵料系数,确定被测试渔药对试验水生动物生长无影响的安全浓度.
5.2结果计算 5.2.1生长速度按式(1)和式(2)计算 K=- W-W 式中: K一试验水生动物体重生长速度,单位为克每天(g/d); W.
一-试验开始时试验水生动物体重,单位为克(g); W.-试验结束时试验水生动物体重,单位为克(g); 一试验时间,单位为天(d).
式中: 5 K;-试验水生动物体长生长速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 Lo一-试验开始时试验水生动物体长,单位为毫米(mm);
SC/T 1087.2-2006 L一试验结束时试验水生动物体长,单位为毫米(mm); 1一-试验时间,单位为天(d).
5.2.2饲料系数按式(3)计算 C=W W3 式中: C-饲料系数; W3-试验水生动物摄食量,单位为克(g); W-试验水生动物增重量,单位为克(g); 6繁殖试验 6.1试验方法 6.1.1分组 按5.1.1执行.
6.1.2操作 当试验水生动物出现第二副性征后,调整各组容器试验水生动物的雌雄比例(雌雄的比例一般为1: 2或1:3),如果同一容器内无法达到所要求的性别比,可以在相同浓度的平行容器间进行调配.
根据天 然产卵习性设置产卵场所.
6.1.3管理、观察和记录 开始繁殖后,观察、记录各试验容器中试验水生动物开始产卵(或排精)的日期和次数,统计每批的 产卵数量.
为了观察被测试渔药对孵化的影响,各容器随机取200粒受精卵,分作两个平行容器,在亲 本致毒浓度下进行孵化.
每天观察并记录试验水生动物的摄食、行为以及死亡等情况,测量水温和溶解氧;每周测定对照组 和任一浓度组的pH、盐度、硬度、电导率.
每天定时投饲1次~2次,统一管理,多余的食物和粪便虹吸 或吸管吸除,每周清洗试验容器一次.
繁殖前每组至少测定5尾试验水生动物的性腺重和去内脏体重,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的比较和统计 学分析,确定被测试渔药对试验水生动物繁殖无影响的安全浓度.
6.2结果表述 6.2.1性体指标按式(4)计算 G= W6 (4) 式中: G--性体指标,取百分数; Ws--性腺重,单位为克(g); W.
--试验水生动物去内脏体重,单位为克(g).
6.2.2平均产卵量按式(5)计算 A= A (5) 式中: A一-平均产卵量; A-试验鱼产卵总量; n--试验雌鱼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