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0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1089--2006 鱼类消化率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digestibilityinfish 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1089-2006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鸣、解绶启、雷武、杨云霞、聂光汉.
SC/T 1089-2006 鱼类消化率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鱼类对饲料原料、配合饲料的表观消化率测定的原理、标记物的选用与试验饲料的配 制、实验鱼的饲养与分析样品的采集、样品分析和结果的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鱼类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6433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 GB/T18246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18115.1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镧中氧化铺、 氧化错、氧化α、氧化、氧化铺、氧化、氧化试、氧化镝、氧化铁、氧化饵、氧化锰、氧化德、氧化错和氧 化钇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消化率digestibility 动物所摄人的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的程度,以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部分占总摄人量的百 分比表示.
3.2 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动物对饲料或某一成分的总摄人量与粪使或某一成分的总排出量之差占饲料或某一成分的总摄人 量的百分比.
3.3 标记物marker 为饲料中已经存在(内源)或人工均匀加人(外源)的某种指示物质.
4原理 通过测定饲料及粪便中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计算得到饲料或某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5标记物的选用与试验饲料的配制 5.1标记物 5.1.1标记物的技术要求 标记物应符合如下条件:
SC/T 1089-2006 一不可消化吸收,不妨碍饲料的适口性,不影响鱼体消化代谢,也不改变消化道中微生物群落的 组成: 一可以与饲料中的各种成分均匀混合,即使在微量使用时,也能较容易而灵敏地完成定量分析; 一可与饲料中营养物质同步通过消化道; -对人和环境卫生、无毒、无污染.
5.1.2标记物的选用 5.1.2.1酸不溶灰分的使用 酸不溶灰分为内源性标记物,适用于摄食天然饵料及实验鱼的群体和个体足够大,能够收集到大量 的粪便样品(干重大于10g)的实验.
5.1.2.2三氧化二铬(CrO)的使用 三氧化二铬(CrO)为外源性标记物,适用于能够收集到较大量的粪便样品(干重大于1g)的实验, 添加量为0.5%~1%.
5.1.2.3氧化钇(YO)及其他稀土元素氧化物的使用 氧化钇(Y2O)为外源性标记物,适用于难以收集到较大量的粪便样品(干重小于1g)的实验,添加 量为0.1%.
5.2实验饲料的配制 5.2.1饲料消化率测定实验的实验饲料配制 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及实验鱼的营养需求,添加0.5%~1%的CrO或0.1%的Y2O作为标记物 采用逐级扩散法均匀地混合在各种饲料粉料混合物或饲料原料的粉料中,按鱼类配合饲料的有关标准 配制成营养均衡的含有标记物的颗粒饲料.
5.2.2原料消化率测定实验的实验饲料配制 根据实验鱼的营养需求,添加0.5%一1%的CrO作为标记物,采用逐级扩散法,均匀混合于饲料 粉料中,配成营养均衡的基础饲料,另取70%未添加标记物的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原料,添加同样剂 量的标记物,采用逐级扩散法,充分混合均匀,按照相同工艺制成颗粒饲料.
6实验鱼的饲养与分析样品的采集 6.1以消化率测定为惟一目的之实验 6.1.1实验鱼的饲养 在所用实验鱼的适宜温度(20℃~28℃)下,选足量的规格整齐、健康的实验鱼,随机分养于若干个 水族箱中,保持适宜的光照、溶解氧(大于6mg/L)、氨氮浓度(小于0.5mg/L)及养殖密度等条件.
先 以基础饲料暂养,视实验鱼种类的不同,每天饱食投喂1次~3次,至少预养1周后,改用实验饲料投 喂,每种饲料至少3个平行组,每组实验鱼的数量至少达到25尾.
每天定时饱食投喂,投喂1h~2h 后,移去剩余饲料.
6.1.2粪便样品的收集-后肠挤压法 在用实验饲料投喂7d后开始收集粪便样品.
视实验鱼种类的不同,在摄食4h~8h后,采用后肠 挤压法收集粪便样品,挤压时用纱布擦干体表水分,握住鱼背部,用手指沿腹侧向着肛门方向轻轻挤压 腹部,将粪便先挤入解剖盘,再用镊子挑出,以避免粘液等混人粪便.
将收集的粪便样品在70℃烘干后 冷藏待测.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收集的粪便样品量足够分析测试所需.
6.2兼有其他实验目的之实验 6.2.1实验鱼的饲养 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饲养实验鱼,每个处理至少3个平行缸,按照实验设计进行饲料投吸,投喂 2
SC/T 1089-2006 1h~2h后回收剩余饲料.
6.2.2粪便样品的收集--虹吸法 视实验鱼种类的不同,在摄食4h~8h后,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收集时吸取新鲜、成型、饱满的粪 便条.
收集的粪便样品在70℃烘干后冷藏待测.
实验全程收集粪便.
6.3实验饲料的采样 在实验开始前对全部实验饲料按四分法进行取样,取样量以足够分析测试所需为准.
所取饲料样 品在70℃烘干后冷藏待测.
7样品分析 7.1饲料及粪便中标记物的测定 7.1.1酸不溶灰分的测定 测定方法见附录A,每个样品至少2个平行.
7.1.2三氧化二铬(CrO)的测定 采用酸消化法测定见附录B,每个样品至少2个平行.
7.1.3氧化钇(Y2O)的测定 按照GB/T18115.1执行.
7.2粪便及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7.2.1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按照GB/T6432执行.
7.2.2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按照GB/T6433执行.
7.2.3总能量含量的测定 7.2.3.1实测法 采用氧弹式能量计测定,每个样品至少2个平行,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误差在2%以内.
7.2.3.2计算法 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能值的实际测定,可以从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计算,换算系数蛋白质为23.62]/mg,脂 肪为39.50J/mg 7.2.4饲料及粪便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按照GB/T18246执行.
8结果计算 鱼类对饲料的总表观消化率按式(1)计算.
ADC=100×(1-Md /Mf). (1) 式中: ADC--总消化率,单位为百分率(%): Md-饲料中标记物百分含量(%); Mf-粪便中标记物百分含量(%).
鱼类对饲料中营养成分(蛋白、脂肪、氨基酸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按式(2)计算.
ADCd =100×(1Nf/Nd ×Md /M) . (2) 式中: ADCd-营养成分消化率,单位为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