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 B 52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091.1-2006 草型湖泊网围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养鱼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en culture in shallow macrophytelake Partl:Fishculture 2006-12-06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1091.1-2006 前言 SC/T1091《草型湖泊网围养殖技术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养鱼; 一第2部分:养蟹; 一第3部分:鱼蟹混养.
本部分为SC/T109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跑、部旭文、严小梅、尤洋、朱健、顾若波、陈家长.
SC/T 1091.1-2006 草型湖泊网围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养鱼 1范围 SC/T1091的本部分规定了湖泊网围养鱼的水域环境、网围设施、鱼种放养、饲料投吸、饲养管理、 捕捞和暂养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浅水草型湖泊的网围养鱼.
其他同类型的河道、水库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NY5071一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24草鱼配合饲料 SC/T1074团头配合饲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C/T1091的本部分.
3.1 草型湖泊macrophyte lake 湖泊的大部分湖区生长有丰盛的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黄丝草、马来眼子菜、草等),其覆盖 率达50%以上,平均生物量在2500g/m²以上.
3.2 一龄鱼种yearling 鱼苗经120d~150d的培育,规格达到体长10cm以上的鱼种.
3.3 二龄鱼种2years oldfingerling 一龄鱼种培育至第二年冬季,体重达50g以上的鱼种,生产上又称老口鱼种.
3.4 清基clearing the basin 新建的网围区,在放养前应清除区内的大石块、高大的挺水植物和废弃杂物等.
3.5 除野removal of unwanted species 用多种渔具捕净网围区内的凶猛鱼类.
3.6 缩结系数hangingcoefficient
SC/T 1091.1-2006 一个网目的对角线长度与网目闭合时的长度之比值,即缩结系数.
在网衣与纲绳装配时,即纲绳长 度与网衣拉直长度之比.
4水域环境 4.1网围养殖区地点选择 湖泊水质与周边环境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4.2水文 常年水深保持1.0m~3.0m为宜,年水位差小于1m,风浪平缓,流速小于0.1m/s,浪高低于 50cm无早涝、冰封.
4.3底质 底质以黏壤土为好,激泥层20cm~30cm,底部平坦.
4.4天然饲料生物 网围区内外有丰盛的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黄丝草、草等沉水植物以及螺规、水生寡毛类、 水生昆虫等底栖生物.
4.5其他 网围区应远离航道、进出水口和鱼类繁殖保护区.
5网围设施 5.1网围面积 单个网围区的面积以1hm²~3hm²为宜.
5.2网围高度 网围的竹桩高于最高水位水面的1.5m~2m,网衣高于水面1m.
5.3网围形状 有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长方形的四角以圆弧为宜.
5.4网围材料 网目(2a)为2.5cm~3cm、聚乙烯3×3网线制成的网片.
聚乙烯20×3网线(作纲绳).
直径约 10cm、长5m~6m的毛竹或木桩.
由网衣包裹小卵石制成的石笼,直径为15cm以上,重量约5kg/m 左右,以及扎线等.
5.5网围区建造工艺 5.5.1网衣装配 上下纲与网衣装配时缩结系数为0.65~0.70,网衣网目是正方形.
装配后网衣长为网围区周边总 长度的1.1倍,网衣高为网围区实测水深的2.5倍,另加露出水面1m的网衣.
5.5.2网围区建造 在选定地点按设计的面积、形状将竹桩插入泥中定位,桩距2m~3m.
然后沿竹桩敷设网衣,并将 上纲结缚于竹桩上高于水面1m处.
网围采用双层网结构,内层网的底纲石笼沉人湖底,埋人泥中.
外 层网距内层网间隔2m以上,底纲则用地锚形式插入泥中固定.
建成的网围区应留活门,以利船只进 出.
5.6网围区清理 5.6.1清基 新建的网围区,应清除网围区内的石块和高大的挺水植物等.
对上年已养过鱼的围拦区,应清除螺 观壳和剩饲残渣.
2
SC/T1091.1-2006 5.6.2除野 用地笼网和刺网清除野杂鱼等.
6养殖 6.1鱼种放养 6.1.1放养种类 草鱼、团头舫、鲢、编、鲫、鲤、青鱼和鳜等.
6.1.2鱼种质量 各类鱼种的质量应符合各类鱼种的相应标准,规格均匀,体色一致,鳍条完整,无疾病、无伤残、体质 健壮,游动活泼.
6.1.3鱼种规格 放养规格应因地制宜,以当年养殖能达到较佳食用鱼规格为宜.
常见的放养鱼种规格见表1.
表1放养鱼种规格 单位:g/尾 草鱼 团头舫 鲤 青鱼 鲢、箱 长江流域地区 250~500 50~100 50~60 25~50 500~750 50 夏花鱼种 其他地区 100~250 25~50 25~50 25~50 - 25~50 夏花鱼种 套养鱼种 20~25 10~15 10~15 10~15 " - 6.1.4放养比例和密度 草型湖泊网围养鱼方式是多种鱼类混养,且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养种类,约占总放养量的85%~ 90%,滤食性鱼类和其他鱼类只占放养量的15%~10%.
鱼种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时的规格大小、生长速度、增重倍数及回捕率等有关(参见附录A).
6.1.5放养模式 以养殖品种区分的放养模式(参见附录B)为: 以草鱼为主、团头舫为次,搭配少量鲤、鲫、鲢、编,同时套养草鱼二龄鱼种等; 以团头舫为主、草鱼为次,搭配少量鲤、鲜、鲢、端,同时套养草鱼二龄鱼种等; 以草鱼和团头筋并重,搭配少量鲢、编,同时套养草鱼二龄鱼种等.
6.1.6放养时间 以水温12℃左右时放养为宜.
6.1.7鱼种消毒 经3%的食盐水浸泡10min~20min,再放人网围内.
6.1.8放养操作 一次性放足主养鱼、搭配鱼和套养的二龄鱼种,颁鱼夏花鱼种则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人网围区.
6.2饲料与投喂 6.2.1饲料种类 主要是本湖区捞取的苦草、黑藻、草、黄丝草等各种水草;水草应无毒、无害,安全指标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其次是草鱼配合饲料和团头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质量应符合SC/T1024和SC/T 1074的规定,配合饲料的安全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规定.
6.2.2投饲方式 按网围面积每3000m²设置用12cm~15cm直径毛竹扎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的草料框和竹复编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