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2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1100-2007 中华绒螯蟹池塘、湖泊网围 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Culture of Chinese Mitten Crab inPondand Net-pen in Lake 2007-09-14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1100-2007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婷婷,杨弘,李建林.
SC/T 1100-2007 中华绒鳌蟹池塘、湖泊网围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整蟹(Eriocheirsinensis)(以下称河蟹)在池塘、湖泊网围中的成蟹生态养殖技 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蟹的池塘、湖泊网围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19783中华绒整蟹 NY/T5065无公害食品中华绒整养殖技术规范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78中华绒整蟹配合饲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蟹苗megaiopa 又称大眼幼体,由V期涵状幼体蜕皮变态面成.
7d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0只/kg~1.8×10 只/kg.
3.2 蟹种juvenile crab 蟹苗经150d的饲养,培育成60只/kg~150只/kg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生产上称为"扣蟹"或一 龄蟹种.
4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4.1池塘条件 4.1.1池塘建设地点选择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地方,以土池为好.
4.1.2形状、面积和深度 池塘宜长方形,东西向长;池底坡比1:3~1:4;面积一般为0.7hm²~2hm².
池塘深度1.5m~ 2 mo 4.1.3底质与底泥
SC/T 1100-2007 底质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土质以黏土最好,黏壤土次之;池底淤泥厚度为5cm~15cm.
4.1.4水深、水质 养殖期间,可保持水深1.2m~1.6m.
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1.5蟹沟和浅滩区 蟹池四周挖蟹沟,面积2hm²以上的要挖井字蟹沟.
蟹沟宽3m~5m,深0.8m,最高水深1.6m; 池中央为浅滩区,最高水深0.8m.
4.1.6进排水口 设置在池塘对角线上,进水口设在池塘的最高处,用双层、规格为625pmm的筛网过滤;排水口在池 塘的最低处,也用双层、规格为625μm的筛网包扎防逃.
4.1.7防逃设施 池埂四周内侧用加厚塑料薄膜、塑料板、铝皮等设置防逃设施,每隔0.5m~1m用木、竹桩等支撑.
防逃设施应垂直高出池埋60cm,底部埋人泥中20cm~30cm.
池角围成圆弧形.
4.2放种前准备 4.2.1清塘消毒 在秋冬季排干池水,清除表层10cm以上激泥,晒塘.
放养前2周,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在水深 20cm时用生石灰2250kg/hm²~3000kg/hm²全池泼洒后,随即均匀翻耙底泥.
4.2.2施肥 4.2.2.1施基肥 水草栽种前,施有机肥1500kg/hm².
4.2.2.2追肥 视水草生长和水体情况用磷酸二氢钙或复合肥适当追肥.
每次新池施肥30kg/hm²~45kg/hm², 老池施肥45kg/hm²~60kg/hm².
4.2.3水草种类及栽培 水草的面积控制在水面总面积的70%左右,其中沉水植物占水草总面积的2/3,漂浮植物占水草总 面积的1/3.
4.2.3.1伊乐藻 清塘消毒后移裁,数量2250kg/hm²~3375kg/hm²,3株~5株一束杆插人泥3cm~5cm,泥上部 分15cm~20cm,裁种量占池塘面积10%~20%.
移裁时,水深略高于伊乐藻种为宜.
5月下旬至6月 初,水草已形成优势,用拖刀割去水草上部30cmo 4.2.3.2轮叶黑藻 3月至4月移栽,数量450kg/hm².
4.2.3.3苦草 3月至4月播种,播种量1.5kg/hrm².
4.2.3.4马来眼子菜 在放种前移裁,数量450kg/hm²~750kg/hm².
4.2.3.5菜(空心菜) 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播种量0.75kg/hm²~1.5kg/hm²,在岸坡水深线上20cm~30cm处栽培, 或2月中旬大棚育苗后移栽.
5 4.2.3.6青萍、芜萍(漾砂)等漂浮植物 6月移人,覆盖率为池塘面积5%左右.
4.2.4加注新水 2
SC/T 1100-2007 放种前1周加注经过滤的新水至0.6m深.
4.2.5设置暂养区 蟹种人池前10d,在深水区,用网片围出池塘面积1/10~1/5作暂养区,待池塘水草覆盖率达 50%~60%时撤除暂养区网片.
放蟹种前水草已形成一定优势,覆盖率在30%以上,可不设暂养区.
4.2.6投放螺蛳 3000kg/hm².
投放的活螺蛳用3%的食盐水浸浴3min.
4.3蟹种放养 4.3.1蟹种来源 由直接采捕自长江天然蟹苗,或有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长江水系河蟹原良种场繁育的苗 培育而成的蟹种.
4.3.2蟹种质量 蟹种的种质应符合GB/T19783的规定,规格整齐,大小100只/kg~150只/kg,色泽光洁,体质健 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畸形、无寄生虫、无疾病.
严禁投放性早熟蜜种.
4.3.3放养时间和密度 放养时间,在长江流域,一般在2月中旬前,最迟不超过3月初.
放养密度6000只/hm²~9000 只/hm².
4.3.4蟹种消毒 蟹种用池水浸湿2min后取出5min~10min,重复三次(俗称"回水").
再用3%~5%的食盐水浸 浴3min~5min,或10mg/L~20mg/L高锰酸钾浸浴10min.
4.3.5放养 应先放养在暂养区;如果池塘水草茂盛可直接放养.
放种时由蟹种自行爬人池中为好.
4.3.6放养模式 以河蟹为主,搭配适量青虾、编、鲢、等,放种时间与河蟹基本同步,繁在5~6月放种.
放养模式 见表1.
表1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放养模式 种类 河蟹 鲢 规格,只、尾/kg 100~200 800~1 200 2-3 2~3 ≥5cm(体长) 数量,只、尾/hm² 6 000~9 000 75 000~105 000 225~300 75~150 375600 4.4饲料及投喂 4.4.1饲料种类 植物性饲料: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地瓜、土豆、各种水草等.
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螺蛳等.
配 合饲料:按照河生长营养需要和SC/T1078的规定制成的颗粒饲料.
上述饲料的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
4.4.2投饲原则 4.4.2.1“四看” 看季节: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句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 为65:35.
看天气: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
看水色:透明度大于50cm时可多投,少于30cm时应少投, 并及时换水.
看摄食活动:发现过夜剩余饲料应减少投饲量.
蜕壳时应增加投饲量.
4.4.2.2“四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