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 41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7201.3-2006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3部分:嗜水气单胞菌及豚鼠气单胞菌 肠炎病诊断方法 Rules for quarantining bacterial diseases of fish Part 3:Diagnostic method for bacterial enteritis 2006-12-06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7201.3-2006 前 言 SC/T7201《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分为五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技术; 第2部分:柱状嗜纤维菌烂鳃病诊断方法; 第3部分:嗜水气单胞菌及脉鼠气单胞菌肠炎病诊断方法; 一第4部分:荧光假单胞菌赤皮病诊断方法; 第5部分:白皮假单胞菌白皮病诊断方法.
本部分为SC/T7201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力、邹为民、徐忠法、姜兰、周瑞琼、罗晓松.
27
SC/T 7201.3-2006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3部分:嗜水气单胞菌及豚鼠气单胞菌肠炎病诊断方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鱼类嗜水气单胞菌及豚鼠气单胞菌肠炎病(bacterialenteritis)诊断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鱼类细菌性肠炎病的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652-200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 SC/T7014-2006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3病原体与流行情况 3.1主要病原体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u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
3.2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2龄以上草鱼、青鱼,鲤,编也有发生.
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 行高峰.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4培养基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配制见SC/T7201.1-2006的3.2.1.
Rimler-Shotts培养基,配制见GB/T18652-2002的附录A中的A.3.
5设备和器械 按SC/T7201.1-2006第4章的规定执行.
6采样 按SC/T7014-2006第4章的规定执行.
7诊断 7.1临床诊断 7.1.1活动情况 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徘徊于岸边,食欲减退,严重时完全不吃食.
7.1.2外部检查 病鱼鱼体发黑,腹部肿大;两侧常有红斑;肛门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肛门处有黄色黏液和 6Z
SC/T7201.3-2006 带血的脓汁流出.
7.1.3解制检查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出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 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肠黏液或汁.
7.2实验室诊断 7.2.1病原菌分离 将纱布浸70%酒精后,覆盖于鱼体表面,或用70%酒精棉球擦拭.
在无菌条件下,取新鲜病鱼的肝 或脾或肾或心血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经细菌分离培养后,将分离的菌落接种于Rimler-Shotts培养 基上,28C培养20h~24h.
平板划线分离按SC/T7201.1-2006中7.2.2的规定执行;纯培养按SC/ T7201.1-2006中7.2.3的规定执行.
7.2.2病原菌检验 按GB/T18652-2000中2.2执行.
7.2.3病原菌鉴定 实验室检验符合GB/T18652-2002中第3章的规定,可判定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Rimler- Shotts培养基上长出黄色菌落,V.P实验、硫化氢实验、葡萄糖产气实验阴性,其他实验符合GB/T 18652的规定,可判定病原菌为豚鼠气单胞菌.
8综合判定 临床诊断结果符合7.1的规定,且病原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或豚鼠气单胞菌,可判定为细菌性肠 炎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