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 41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7208.2--2007 牡蛎拍琴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Perkinsosis of Shellfish Part2:HistopathologicalMethod 2007-06-14发布 2007-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7208.2-2007 前言 SC/T7208(牡蛳拍琴虫病诊断规程》分为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疏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 一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本部分为SC/T7208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圳出人境检验 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冰、黄捷、陈爱平、江育林、王崇明、王秀华、魏琦、刘莉.
SC/T7208.2-2007 牡蛎拍琴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1范围 SC/T7208的本部分规定了牡蛎拍琴虫病组织病理学诊断法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 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部分适用于牡娜、鲍及其他贝类感染海水拍琴虫(Perkinsusmarinus)和奥尔森拍琴虫(P.olseni) 引起的拍琴虫病的普查和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C/T7202.3一2007班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SC/T7205.2-2007牡蛎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3原理 3.1牡拍琴虫及其病理学特征 见SC/T7208.1一2007(牡蛎拍琴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蕴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中3.1的规 定.
3.2技术原理 见SC/T7202.3-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中3.2的 规定.
4试剂和材料 见SC/T7202.3-2007(班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中4的规 定.
阳性对照相应为受拍琴虫感染且显示明显病理变化的牡蛎组织切片(H-E染色).
阴性对照为未 受拍琴虫感染的正常的牡蛎组织切片(H-E染色).
5仪器设备 见SC/T7202.3-2007(班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中5的规 定.
6操作步骤 6.1样品准备 6.1.1样品的采集按SC/T7205.1-2007(牡蛳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 诊断法)附录B执行.
1
SC/T7208.2-2007 6.1.2取活贝,沿着内脏团的纵向面切取一块组织(10mm×10mm×5mm),立即放到Davidson’s AFA固定液中固定24h,固定液的体积应是样品体积的10倍以上,随后换为70%乙醇保存.
6.1.3组织切片前先要取材切块,将固定样品根据其组织和病灶的定位,切削成约3mm~5mm的方 块,厚度不超过5mm.
6.2制片 6.2.1切片制备程序按SC/T7202.3-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部分:组织病理学 诊断法)中6.2~6.10的规定执行.
6.2.2每个牡蛎样品应不连续地切取两块以上切片分别检查.
7结果判定 成熟的营养体的主要特点是内有液泡并迫使细胞核靠向边缘.
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营养体的胞质 被染成粉红色,面细胞核则呈蓝色.
拍琴虫因种类不同,其营养体的大小也不一样,海水拍琴虫大小为 5um~7gm,奥尔森拍琴虫大小为13gm~16μm,但不能以此作为分类依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