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7.020.99 P 49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8059-2006 代替SC/T8059-1997 渔船隔热层发泡操作规程 Operating rule of foamingfor insulating layer on fishing vessel 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8059-2006 前言 本标准代替SC/T8059-1997渔船隔热层发泡操作规程.
本标准与SC/T8059-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1997年版的2;本版的2); 增加了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本版的3); 修改了隔热层的形成(1997年版的3;本版的4); 一增加了发泡原料要求(本版的4): 一修改了发泡设备及用品要求(1997年版的4;本版的5及10中的部分内容); 一将施工条件与发泡操作分别列成两章(1997年版的6;本版的6、7); 一增加了喷灌发泡操作的规定(本版的7); 一修订了部分物理性能指标数值(1997年版的8;本版的8); -新增、修订了部分检验依据方法及标准(1997年版的8;本版的9); 增加了部分劳动保护与安全措施条款(本版的10).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锦康、张青、曹广荣、吴稼乐、龚海辉.
本标准于1997年12月第一次发布.
SC/T8059--2006 渔船隔热层发泡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舱温为-60C及以上渔船冷冻、冷藏舱室硬质聚氨酯隔热层发泡操作的施工资质、发 泡原料、发泡设备、施工条件、发泡操作、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劳动保护与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以喷涂或喷灌操作方法形成的渔船冷冻、冷藏舱室硬质聚氨酯隔热层的施工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勤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406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GB/T3399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 GB/T6343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 GB/T8810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 GB/T8811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8813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3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程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实施现场施工操作与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4发泡原料 4.1硬质聚氨酯隔热层由以下两种原料混合发泡形成: 多元醇及各种添加剂的混合物(俗称白料、组合料或A料,以下简称A料); 多异氰酸酯(俗称黑料或B料,以下简称B料).
4.2如果A料为外购配方产品,应向原料供应商明确工程要求及施工环境条件.
4.3如果,A料为自行配制,各组分的配制比例应符合工程要求和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配料时,应有不 少于两人操作,互相配合检查核实,做好记录.
各种组分应准确称量并按照正确顺序投放,充分搅拌后 使用.
各种组分在配制过程中应受监控.
当日配料当日用完,各种剩余原料应密封存放.
4.4应选用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低的发泡剂.
4.5施工单位应核对所购原料的各类标志及相关文件,并遵守原料供应商提出的关于施工、贮藏及有 效期等方面的建议.
任何与安全有关的指示都应得到有效执行.
5发泡设备 信息服务平台 5.1喷涂发泡操作宜使用高压发泡设备.
5.2喷灌发泡操作可使用低压发泡设备.
6施工条件 6.1施工现场前期条件
SC/T 8059-2006 6.1.1预埋支架、管路、电缆安装应已完工,施工现场应无明火.
6.1.2船体、油水舱及管系的水密试验应已结束.
6.1.3各种相关结构应已完成安装,稳定可靠,无松动.
6.1.4待发泡部位应清洁干燥,无各种妨碍粘接的污染物.
6.1.5不需发泡的部位应已进行覆盖或保护.
6.2舱内施工条件 6.2.1空气温度不宜低于15℃.
气温低于15C时如需施工,宜对A、B料及待喷涂表面采取适当的加 热措施.
A料加热温度应低于其中发泡剂的标准蒸发温度.
6.2.2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高于90%.
空气湿度高于90%时如需施工,宜采取除湿措施.
6.2.3施工现场应有温、湿度仪表监测.
7发泡操作 7.1发泡操作开始前,应作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
7.2开启A料桶前,宜将料桶水平滚动,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7.3首次发泡或施工条件变化时,应先试发小样,按8.1.1要求检查,并参照附录A测定密度,合格后 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7.4舱温高于或等于-25℃时,宜采用喷涂发泡形式.
7.4.1喷嘴与被喷涂表面宜成垂直状态.
7.4.2应根据所使用的发泡设备与现场情况等具体条件确定最佳的喷涂距离,喷嘴的移动速度应 均匀.
7.4.3应分层喷涂,单次喷涂厚度不应超过40mm.
每层喷涂结束后,应待泡沫反应热散掉后再喷下 一层.
7.4.4应按照舱顶一四壁一舱底的顺序喷涂.
先从边角开始,再向平面方向进行.
7.5舱温低于-25℃时,宜采用喷灌发泡形式.
7.5.1喷灌发泡是将发泡原料喷灌在舱内围护结构和舱壁之间空腔内的发泡方法.
舱内围护结构和 舱壁之间的距离即为所需隔热层的厚度.
7.5.2可按照舱底→四壁→舱顶的顺序施工.
无法喷灌部位可直接喷涂.
7.5.3应根据不同的发泡部位配制发泡速度适宜的A料,保证木板和舱壁之间的空腔内发泡完全,不 留空隙.
7.6发泡操作结束后,关闭发泡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清洁、保养处理.
8质量要求 8.1外观要求 8.1.1隔热层发泡成型后,表面应呈淡黄色,泡孔均匀细密,无开裂、不分层,不发软,不酥脆,不起粉.
8.1.2隔热层与船体及其构件应紧密无间隙,牢固地贴合在一起.
8.1.3隔热层外观缺陷允许进行修补处理.
8.2平整度 隔热层表面应平整,凸处不应超出基准面2mm,凹处不应低于基准面5mm.
8.3厚度 8.3.1喷涂发泡操作所形成的隔热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SC/T8059-2006 8.3.2喷灌发泡操作所形成的隔热层应完全充满舱内围护结构和舱壁之间形成的空腔.
8.4氧指数 隔热层的氧指数应大于等于30%.
8.5导热系数 隔热层的导热系数应小于等于0.024W/(mK).
8.6密度 隔热层密度要求见表1.
表1隔热层密度要求 舱温t,℃ 密度,kg/m² -25 32~50 25<<50 38~50 50≤60 45~50 8.7吸水率 隔热层的吸水率应小于等于4%. 8.8尺寸稳定性 隔热层的尺寸稳定性应为±0.5%. 8.9压缩强度 隔热层的压缩强度应大于等于160kPa. 9检验方法 9.1总则 以下所列项目中,9.2~9.4应在现场进行测试,9.5~9.10应将样品送至实验室内进行测试. 9.2外观质量 用目测和手触的方式进行检验. 9.3平整度 用探针测量隔热层表面凸处及凹处与基准面的差值. 9.4厚度 厚度值,取平均值作为隔热层厚度. 9.4.2采用目测或机械藏击的方法判断喷灌发泡方式形成的隔热层是否充满了空腔内部. 9.5氧指数 按照GB/T2406的规定执行. 9.6导热系数 按照GB/T3399的规定执行. 9.7密度 按照GB/T6343的规定执行. 9.8吸水率 按照GB/T8810的规定执行. 9.9尺寸稳定性 按照GB/T8811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