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200 J73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9011.1-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Test method for the freezing plant Part 1:Generalrules 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9011.1-2006 前 言 SC/T9011《冻结装置试验方法》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平板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3部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4部分:流态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SC/T9011的第1部分,给出了一些共性的定义和试验方法,其他各部分给出了特定冻 结装置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水产大学、浙江上风集团公 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万锦康、曹广荣、吴稼乐、朱富强、陈坚、俞骏、徐灿根、董汉祥、娄锦培.
I
SC/T 9011.1-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冻结装置的试验条件、试验要求和专用术语.
本部分适用于以空气或液体为冷却介质,被冷冻食品在其中通过(或以悬浮、飘流、受喷淋等多种方 式)实现冻结或与金属表面接触实现冻结的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JB/T4330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SB227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电气装置基本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 冻结装置freezing plant 冻结易腐食品用的设备和器件的组合.
3.2 冻结freezing 利用低温使食品热中心温度降至冻结点以下的加工方法.
3.3 冻结速度freezingrate 食品表面至热中心点间的最短距离与食品表面温度达到0C后,食品热中心点温度降至比冻结点 低10℃所需时间之比.
3.4 预运转pretestrunning 为确认已达到试验运转状态而建立的连续稳定运转初始期,期间应逐次收集记录读数.
3.5 试验运行test running 连续的几组读数表明装置在稳定工况下运转,稳定工况是指运行参数维持在要求的极限偏差范围 内,试验运转应紧随预运转后不能中断.
每当读数不在所要求的极限范围内,试验运转必须延长,直到 读数在要求的极限偏差范围内.
3.6 稳态steady state 当在大约60min的期间内,在任何3个相继工作周期的相同点上测得的3个点的温度读数,其差 别不大于1℃时,则此时被认为达到稳态.
1
SC/T 9011.1-2006 3.7 冻结能力freezingcapacity 在规定的初温和终温条件下,冻结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冻结的货物量.
3.8 冻结时间freezingtime 从初始温度到被冻食品的热中心温度(指主要部位的温度)降至指定温度所需的时间.
3.9 冻结温度freezingtemperature 冻结装置提供的冷却介质(如空气、盐水、低温溶液)的工作温度.
3.10 冻结装置需冷量requirement ofrefrigerating capacity for freezingplant 在规定运行工况、完成额定冻结能力条件下,整个冻结装置所需的冷量.
3.11 单位质量冻品装置(系统)耗电量powerconsumptionperfrozenfood 在生产周期内装置(系统)消耗的总电量除以同一时间段内被冻结的食品质量.
4试验要求 4.1试验环境应符合有关冻结装置产品标准规定的工况要求.
4.2用于试验的食品应是物理属性稳定且与规定食品相似的模拟食品(载荷包)或是实际需要冻结的 其他食品.
4.3试验和数据记录,应在系统达到试验运行条件后进行.
4.4冻结装置的标准额定性能试验工况见附录A(推荐试验工况)所规定的范围内.
4.5实际使用额定性能由产品样本确定,可按约定的被冻食品中心温度由初始温度降至冻结终了温 度时测得.
4.6现场约定方式则以工业性试验实测结果为准,试验环境遵照附录C(热流量补偿法)修正.
4.7完整的冻结装置能力试验由空气侧制冷量和制冷剂侧制冷量两部分组成,并应同时进行.
4.7.1空气侧热平衡法应按冻结装置使用要求分布试验食品或载荷包.
在试验时间段内测得食品或 载荷包质量,前、后温度变化及箱体的渗热系数后换算出冻结装置能力等各项技术参数.
渗热量测定见 附录B(渗热量测定).
工业性试验应以实际需要冻结的食品作对象考核其冻结能力等各项技术参数.
4.7.1.1进人和离开冻结装置的载荷包(或特定食品)温度,应是每个测点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测点布 置详见各分标准.
4.7.1.2整个试验应在规定的工况范围内,制冷剂的温度应维持在规定值±0.3℃的范围内.
制冷剂 和空气冷却器进风温度差应维持在规定值±0.6C范围之内.
4.7.1.3整个试验,进口段空气温度平均值的变化和出口段空气温度平均值的变化应不大于±0.6℃.
同一区段内任意两个测点之间的最大允许温差≤1.5℃.
4.7.2制冷剂侧焙差法应在环境温度恒定且制冷系统独立可调,能有效控制工况匹配的试验室内进 行.
记录制冷剂的质量流速(氟利昂系统应作含油量修正)和进、出冻结装置蒸发盘管制冷剂的焙值后 换算出冻结装置能力等各项技术参数.
两侧试验结果偏差应在较小一侧数值的5%范围内.
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台冻结装置的冻结能力.
4.7.2.1进人液体控制装置或换热器的制冷剂压力,宜对应在38℃~45℃饱和温度的范围,并有 5.5℃~11℃的过冷度.
2
SC/T 9011.1-2006 4.7.2.2调节蒸发器出口或换热器出口的压力,使之与所要求的制冷剂温度相对应.
如果使用换热 器,制冷剂回气的恰值应在换热器出口测量.
如换热器被作为标准装置使用,则规定制冷剂的温度必须 与换热器出口压力相对应的值一致.
规定制冷剂的温度必须与换热器出口压力相对应的值一致.
4.7.2.3在蒸发器或换热器中,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应以查阅相应制冷剂特性表为基准.
如果蒸发器或 换热器出口压力有波动,则该压力应每隔10s记录1次延续至少5min或完成2个完整的周期为止.
出口压力应为所记录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4.7.2.4上述蒸发器或换热器出口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其偏差应不大于±0.3C.
面每个读数与 规定的制冷剂温度,其偏差应不大于±1.7℃.
4.7.2.5蒸发器出口处如有液态制冷剂,该试验则无法认可.
蒸发器出口处应有2.8℃~4.4C的过 热度.
使用满液式蒸发器系统,由于离开气液分离器的过热度很可能小于2.8C,应在气液分离器之后 的吸气管上接1个加热器,以保证必要的2.8℃的最小过热度.
加热器的输人功率应被测量,并在蒸发 器冷量中减去.
4.8噪声试验 按JB/T4330进行.
4.9电气安全性试验 按SB227进行.
5试验程序 各种冻结装置试验程序见各分标准 6试验结果 冻结装置额定性能应包含下列资料; a)冻结能力kg/h或冻结装置需冷量kW或单位质量冻品装置(系统)耗电量kWh/kg; b)额定输人功率,kW; c)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况,蒸发温度范围; d)试验运行时间,min; e)噪音; f)电气安全性能(绝缘电阻、交流耐压、接地电阻等).
7测量仪表 7.1温度测量仪表 7.1.1在下列使用条件下,仅表的准确度极限如下: a)干、湿球空气温度和水的温度为0.1C; b)其他温度为0.3℃.
7.1.2温度测量仪表最小的分度值,在任何情况下,应不超过规定准确度的2倍.
7.2压力测量仪表 7.2.1测量吸气压力仪表准确度,允许其相应饱和温度误差在0.1C的范围内.
7.2.2压力测量仪表的最小分度值,应不超过规定准确度的2.5倍.
7.3流量测量仪器 7.3.1制冷剂的流量测试,宜采用测量准确度在所测量值的2.0%范围内的积算型液体流量计测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