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 060 DX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87-2008 紫外线指数预报 UVindexforecast 2008-03-22发布 2008-08-01实施 中国气象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行业标准 紫外线指数预报 准信息服务平 QX/T87-2008 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政编码:100081 网 址: : http: / /cmp cma gov cn 发行部:010-68409198 北京京科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30千字 2008年7月第一版2008年7月第一次印刷 统一书号:135029-5415定价:8.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010)68406301
QX/T87-2008 目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紫外线指数计算 5紫外线指数预报内容 6紫外线指数预报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预报发布内奢 参考文献 表1紫外线等级划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
QX/T87-2008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负责起草,北京市气象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青春、徐晓峰、段欲晓、刘燕.
本标准首次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
QX/T87-2008 引言 人体长时间曝露在太阳紫外线辐射下,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免疫系统产生急性和慢性影响.
灼伤和 晒黑是过度照射紫外线的急性作用,慢性作用造成皮肤癌和眼睛白内障两大公共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 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200~300万人患非黑素瘤皮肤癌和13.2万人患黑素瘤皮肤癌.
对于白种人来讲,恶性黑素瘤皮肤癌导致高的死亡率.
澳大利亚每10万人中有800人患皮肤癌.
美国 的数字为每10万人中有250人患皮肤癌.
在盛行日光浴的美国和加拿大,每年新增的皮肤癌患者超过 100万人.
在1200~1500万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中,约有20%可能是因过度曝露紫外线辐射造成的, 特别是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一些紧邻赤道的国家.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方法,紫外线强度一般用紫外线指 数(UV1)来度量.
紫外线指数是衡量某地中午前后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可能损害程度的 指标,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损害是根据“红斑效应参照谱曲线”制定的.
1994年7月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 (WMO)关于UVI的专家会议上,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紫外线指数的表示形式,许多国家在开展的紫外线 预报过程中,采用这一指数.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 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了《全球太阳紫外线指数:实践指南》”,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墨 西哥、捷克、芬兰、法国、英国、德国、希腊、以色列、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澳大利亚、新 西兰,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香港采用该《实践指南》开展紫外线指数预报.
当前,在我国气象部门主要是通过对紫外线辐射强度的监测,分析天气条件和气象要素对紫外线辐 射强度的影响程度,做出紫外线指数预报,以指导公众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000年以来,我国大中型 城市的气象部门开发了各类环境气象指数预报产品,其中的紫外线指数预报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十分 有用且深受社会和公众欢迎的预报服务产品.
迄今为止,虽然各地气象部门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自行开发研制了紫外线预报系统,开展了紫外线预报业务,但是无论是在预报方法、预报步骤、预报技术 流程,还是在预报信息发布的内容与方式上都不尽统一,这种情况既不利于预报水平的提高又不便于公 定一个紫外线指数预报的行业标准,来规范我国的紫外线指数预报,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更好地 唯信息服务平 开展紫外线预报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