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280 F 7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545-2019 核电厂放射性湿废物 场内转运装置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radioactivewetwaste onsite transfer containers innuclear power plants 2019-12-3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545-2019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与规格 5技术要求 6验收 7运行和保养维护 8质量保证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水置换式转运装置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真空抽吸式转运装置
NB/T2054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琳榕、陈斌、周焱、张志银、严沧生、刘铁军、邓先宽.
NB/T205452019 核电厂放射性湿废物场内转运装置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电厂使用的放射性湿废物转运装避在设计、制造,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一般 原则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低水平放射性湿皮物(包括废树脂、活性炭、沸石)在核电厂场内进行转运的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心 必不可少的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GB12711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安全标准 GB 20801.5 压力管道规范 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NB/T20002 压水堆核电厂核 岛机械设各焊接规范 NB/T 20233 压水堆核电厂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的 情洁和清洁度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场内转运 onsit 在核电厂厂址内 往来于各厂房之间所发生的湿废物转 3.2 湿废物wetwaste 带水的废物,如蒸发残渣、泥浆、 废树质等.
本标准中的湿废物专指核电厂产生的放射性废树脂、 活性炭、沸石.
3.3 放射性湿废物转运装置containerfortransferofradioactieetwaste 一种具有装载、转运、卸载及辐射与防护等功能,能在核电厂内安全转运放射性湿废物(包括废树 脂、活性炭、沸石)的专用装置.
4型式与规格 4.1型式 转运装置型式按照放射性湿废物的装载和卸载方式分为水置换式(参见附录A)和真空抽吸式(参 见附录B)两种.
NB/T20545-2019 4.2规格 4.2.1转运装置一次运输放射性湿废物的容积一般为1m²~2m.
4.2.2转运装置的外形尺寸不应超过6058mmx2438mm×2591mm(ICC型集装箱尺寸),可直接装载 在集装箱挂车上 4.2.3转运装置的满线重量应考虑厂区道路承载能力及挂车的设计规格.
4.2.4若核电厂内已经设置了固定式动力装置,且能满足转运装置内湿废物装载卸载需求,相关动力 装置如除水泵、真空泵等可不集成在转运装置内.
5技术要求 5.1系统要求 5.1.1转运装置的设备、阀门、管道及其附件均为非安全级,非核抗震类.
5.1.2转运装置的湿废物储罐、屏蔽套筒及屏蔽保护项盖设计应满足GB12711中的相关规定,屏蔽 套筒及屏蔽保护顶盖外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剂量率应≤2mSv/h. 5.1.3转运装置在运输工况中所承受的静态力按下列设计原则确定: a)纵向:最大充装质量乘以两倍重力加速度: b)横向:最大充装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c)垂直向上:最大充装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d垂直向下:最大充装质量(包括重力作用的总负荷)乘以两倍重力加速度.
注:上述载荷施加于罐体的形心,且不造成罐内气相空间压力的升高.
5.2装置要求 5.2.1转运装置的外表面设计应易于去污,防止积水.
5.2.2转运装置内的主要零部件应设置稳固和止挡缓冲装置,保证转运装置在厂区转运废物时的安全 性.
5.2.3转运装置应配有项角件和底即件,保证在转运过程中,装置的任何部分均不应超过各自角件的 外表面所形成的平面.
5.2.4转运装置的钢框架与挂车之间、 保护顶盖及装置钢框架的顶盖及门板应设置扣紧件,其位 置应便于操作和检查.
5.2.5湿废物(冲排水)进出管口的接头应采密封的快速接头,以避免在断开时液体泄漏和滴 落.
5.2.6快速接头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确保转运过中尤其装载、卸载及软管接头连接及 脱卸过程中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5.2.7转运装置的接口设计应便于拆卸和冲洗.
5.2.8转运装置的管道阀门组件应布置在湿废物储罐的上方,管道布置应避免产生只液,以便于转运 软管排空.
5.2.9转运装置的阀门宜采用远距离操纵的阀门,同时也可手动操作.
5.2.10转运装置内的润门执行机构应尽可能设置在屏蔽套筒外,以便于维护与检修.
5.2.11转运装置应考虑预留通风接口等相应措施防止装置内的放射性气溶胶泄漏到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