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3.100.99 CCS D 09 MT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1201.3-2023 煤矿感知数据联网接入规范 第3部分:井下人员位置 Specification for coal mine perceptual data network access Part 3: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position 2023-04-10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发布
MT/T 1201.3-2023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数据接入内容及更新频率 6数据接人流程 附录A(规范性)编码规范 附录B(规范性)数据字典
MT/T 1201.3-202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 编写.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和科技装备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 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山 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鹏、孙继平、王素锋、疏礼春、殷大发、黄伟、陈佳林、汪鹏、王涛、李铁威、王、 陈小林、董传德.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MT/T 1201.3-2023 煤矿感知数据联网接入规范 第3部分:井下人员位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感知数据联网采集的内容、格式、数据接入流程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各省级局(以下简称 “省局")和煤矿企业的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数据接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标准.
AQ1119-2023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1198-2023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包括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含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和煤矿井 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3.2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positioning system fer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监测井下人员位置的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位置及时刻、出/人井时刻、重点区域出/人时刻、限制区域 出/人时刻、准入区域出/人时刻、超层越界起/止时刻、临近危险区起止时刻、工作时间/滞留时间、井下 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煤矿井下 人员定位系统含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
3.3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a coal mine 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出/人井时刻、重点区域出/人时刻、限制区域出/人时刻、工作 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 功能.
3. 4 分站substation 包括定位分站和位置监测分站.
MT/T 1201.3-2023 3. 5 定位分站positioning substation 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通过无线方式读取定位卡内身份识别信息,与定位卡共同测定定位卡 位置;接收定位卡发出的事故报警,向定位卡发送紧急撤人命令:通过网络交换机等与地面主机双向通 信的设备.
3.6 位置监测分站locationmonitoringsubstation 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中,通过无线方式读取识别卡内用于人员识别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 传输接口.
3.7 定位卡positioning card 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由下井人员携带,保存有定位算法和人员身份识别信息:当进入定位 分站定位范围时,将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定位分站,与定位分站共同测定定位卡位置;并具有发出报警, 接收紧急撤人命令、声光和震动报警等功能.
3.8 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 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中,由下井人员携带,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当进人位置监测 分站的识别范围时,将用于人员识别的数据发送给分站.
3. 9 重点区域key area 采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重点关注区域.
3. 10 限制区域forbidden area 盲巷、采空区等不允许人员进人的区域.
3. 11 限制区域dangerous area 老空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火区等临近后,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 区域.
3.12 准入区域access area 井下爆炸物品库、变电所、水泵房等需持证或批准后方可进人的区域.
3.13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服 消息传输过程中保存消息数据的容器.
3. 14 报警/异常alarm/abnormal 由传感器监测到的井下人员求救、位置、状态等的报警或传感器故障导致的异常 3. 15 断点续传resume breakpoint 发送数据时,由于网络等因素造成数据上传中断,待恢复时从数据上次中断的位置开始续传数据的机制.
3. 16 人员轨迹personnel track 携卡人员通过定位分站和系统形成的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