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 080. 01. 99 MZ S00 备案号:××××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 MZ/T139-2019 遗体防腐操作规程 Embalming 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 2019-12-12发布 2019-12-1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发布
MZ/T 139-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基本原则.. 6防腐操作基本流程 7心血管系统灌注法.. 8四腔灌注法 9四肢局部注射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遗体分类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遗体防腐操作记录表,
MZ/T 13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4)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山东省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南京市公安局浦 口分局、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北京市大兴区殡仪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阔、毕爱胜、李玉光、元冰、张洋、周雪媚、付慧群、史峰、 陈霜玲、刘崇、赵辉.
MZ/T 139-2019 遗体防腐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遗体防腐操作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葬区和火葬区化学方法保存遗体、国内国际长途运尸保存遗体所进行的操作,其它 低温保存遗体、遗体化妆方面的规范不在本要求之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287殡葬术语 GB/T24441殡葬服务从业人员资质条件 MZ/T091-2011遗体保存服务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287-2009确立的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遗体防腐embalming 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防止或减缓遗体发生腐败,以降低遗体潜在生物危害,更好进行遗体保存和 转运,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具体包括操作人员个人卫生防护、防腐剂和器械的使用、防腐方式的选择和 遗体创口的闭合.
标准信息 4基本要求 4.1对象 本防腐操作适用于第Ⅲ类遗体(见附录A),I类遗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 甲类传染病的相关规定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立即火化.
若短暂停留,应采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 毒液或5000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航病毒遗体采用40g/L氢氧化钠落渡消毒处理.
II类遗体 应采用中效以上消毒剂消毒处理,将遗体装入密封户袋内,就近火化或按规定深埋.
对不确定属于第Ⅱ 类或第Ⅲ类的遗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谨慎选择遗体防腐操作方式,确保操作人员个人卫生防护到位, 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面加强卫生防疫.
MZ/T 139-2019 4.2设施设备 4.2.1殡葬服务机构应设置与遗体防腐工作相适应的防腐室; 4.2.2防腐室应卫生、安全、通风: 4.2.3防腐室内应配备如下基本物品器械设备:防腐液、灌注抽吸设备、动脉钩、手术锻(无齿镊、 有齿镊)、组织钳、止血钳、组织剪、手术刀柄、手术刀片、注射器、穿刺针、持针器、缝合针、缝合 线、组织牵开器、紫外灯、器械消毒柜、遗体体液和排泄物消毒装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4.3人员 4.3.1防腐师应具备殡葬、医学等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或符合GB/T24441-2009中“8遗 体防腐师技术条件”的要求.
4.3.2掌握化学、解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操 作技能.
4.4消毒灭菌与卫生防护 性物品的消毒”要求执行.
4.4.2防腐师应树立自我保护观念,提高个人防护水平,穿戴好防护服装、防护镜、口罩、橡胶手 套、鞋套等卫生防护用品:掌握消毒剂和防腐剂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对遗体、器械设备和环 境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5基本原则 5.1安全防护原则 操作者避免与遗体脏器和体液直接接触.
标准信息服务平 5.2闭合创口原则 开放性创伤要进行闭合.
5.3操作切口尽可能小原则 在便于有效操作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操作中对遗体切口长月 5.4组织切开和缝合原则 皮肤切口应结合皮肤纹理和组织结构,缝合后不应出现体液外渗,缝合口无明显皱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