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3.080.99 CCS A 12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 MZ/T233-2024 儿童福利机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 for the disinfection and quarantine in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 2024-07-29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发布
MZ/T233-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清洁卫生和消毒 6隔离.. 7安全与应急 附录A(资料性) 日常预防性消毒处置方法, 参考文献
MZ/T23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昌市社会福利院、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疾控中 心、宜昌市疾控中心、济南市儿童福利院、长沙市儿童福利院、无锡市儿童福利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长英、李倩、刘晓俊、熊东华、游加宝、熊唯、张锐、王文君、邓希妍、袁 家芳、陈炎明、吴斌、丁凡、鲁曦、傅学林、徐术坤、江丹、刘星恒、张璨文、徐晓松、李志勇、杨玲、 官旭华、张天宝、李红艳、涂桂林、刘卫、刘玉玲、张璐颖、蒲静、曹慧子、戴静、陈国梅、金峰、顾 利平、刘昊宇.
MZ/T 233-2024 儿童福利机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消毒隔离的基本要求、清洁卫生和消毒、隔离、安全与应急.
本文件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内开展的日常消毒、隔离工作的技术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32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 MZ/T209儿童福利机构日常生活照料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隔离quarantine 儿童福利机构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4基本要求 4.1制度要求 4.1.1建立和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分区开展消毒工作,并组织相关演练.
4.1.2建立并执行儿童、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做好儿童、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 筛查工作,及时接种疫苗,并查漏补种.
4.1.3建立健全常见传染病上报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
4.1.4建立健全消毒、隔离物资出入库管理制度,定期对消毒、隔离物资数量、质量、质保期等情况 开展检查.
4.1.5应妥善保存消毒器械、消毒药剂等物资设备,做出明确标识.
4.1.6定期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1.7成立以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消毒、隔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及成员工作职责,统筹安 排机构内消毒、隔离工作.
4.2人员要求 4.2.1卫生保健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业务指导和培训,及时掌程传染病防护知识,并对机构内其他工 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4.2.2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消毒知识培训,正确使用消毒器械、消毒药剂,并采用科学的 消毒方式及消毒剂量进行消毒操作.
4.2.3食品从业人员应持健康证明和从业资格证上岗,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 求.
4.2.4儿童护理员应持健康证明和从业资格证上岗,定期接受护理知识培训,并根据工作要求,填写 儿童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记录,及时整理归档.
4.3工作要求 工作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遵守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指导;
MZ/T 233-2024 一人员、饮用水、食品、场所环境的卫生管理; 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等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一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注重科学精准,避免消毒不到位或者过度消毒; 日常预防性消毒时应首选紫外线照射、高温蒸煮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应 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的消毒剂,合理确定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出现传染病 病例时,应按照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开展消毒.
4.4物资配备要求 4.4.1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储备与机构规模和儿童数量对应的消毒、防护 物资,实行专人专账管理,专库分区安全存放,做好登记,存档备案.
4.4.2应为参加消毒、隔离的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5清洁卫生和消毒 5.1清洁卫生 5.1.1儿童护理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保持仅表整洁.
5.1.2机构应指导与管理儿童护理员和儿童的手卫生,确定手卫生指征,配套充足的洗手设施,有条 件的机构配备自动洗手设备.
5.1.3洗手应选用流动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内、外、夹、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 清洁双手,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5.1.4儿童护理员应按照MZ/T209要求,指导或协助儿童做好洗漱、沐浴等个人卫生清洁.
5.2消毒 5.2.1消毒要求 5.2.1.1消毒应做到科学、安全、有序,使用的器械、药剂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的相关规定并在有效期 内使用.
5.2.1.2消毒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开展,并尽可能在无人条件下进行,减少对 人体的影响,避免损坏消毒对象.
5.2.1.3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配制消毒剂需佩戴口罩、手套,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按要求 做好消毒记录工作,配制好的消毒剂现配现用.
5.2.2日常预防性消毒 5.2.2.1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 min~60min.
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尽可能引入室外 新风.
5.2.2.2餐具每餐使用后清洁、消毒1次.
餐具、饮具使用后应去除残渣,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
5.2.2.3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融摸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次.
坐便器每次使用后 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每次使用后消毒.
5.2.2.4玩具清洗干净后,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再用清水洗净并晾干.
5.2.2.5地面、康复器材应每天湿式除尘后,用消毒液擦拭一次,必要时随时擦拭.
5.2.2.6可在机构人口、楼栋入口、楼梯入口、电梯人口等位置摆放手部消毒剂、酒精湿巾等消毒物 品,供机构内人员随时进行手消毒.
5.2.2.7日常预防性消毒处置方法见附录.
5.2.3终末消毒 对于涉及面积广、持续时间长以及机构内发生聚集性传染病时,宜请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开展终末 消毒.
6隔离 6.1设置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