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土力学与工程研究进展 薛强.pdf

pdf,土力学,工程,研究进展,薛强,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32
文档大小:3.0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土木工程学报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mal ISSN 1000-131X CN 11-2120/TU 《土木工程学报》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环境土力学与工程研究进展 作者: 薛强,杜延军,胡黎明,詹良通,李江山 DOI: 10.15951/j.tmgcxb.24060486 收稿日期: 2024-06-20 网络首发日期: 2024-12-17 引用格式: 薛强,杜延军,胡黎明,詹良通,李江山.环境土力学与工程研究进展[/OL].土 木工程学报.https:/doi.org/10.15951/jtmgcxb.24060486 5 nCs>Pb2(53](如图2); 尺度力学效应的多相介质相互作用机制.

在环境土灾 开发了具备高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沸石改性膨润土材 害调控方面,我国发展了系列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 料,发现离子交换作用和键合作用是膨润土颗粒与重 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等适用于 金属Cu²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而膨润土颗粒 不同工况的环境土调控技术2-44,为我国土壤污染防 的片状与立方体状结合的微观结构控制着其相互作用 治战略的完成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 [$4] 技术保障.

内 )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环境土多相介质相互作用理 论、环境土多尺度表征方法、环境土改性调控技术三 个方面总结环境土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1.1环境土多相介质相互作用理论 建立环境土多相介质相互作用理论是环境土力学 与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环境土多相介质相互作用包 图1重金属内、外球吸附的演化机理 括吸附/解吸[28.45、溶解/沉淀[3]、水合作用H6.4、范 Fig.1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intra-sphere and outer- 德华力、双电层作用等,在复杂多场环境下, sphere adsorption on heavy metalsl52) 环境土固相、液相、气相以及生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作用力发生改变,引起环境土颗粒团聚情况、孔 隙结构、流体性质等微观性能演化,最终导致土体宏 观工程和环境特性的劣化.

因此,有必要展开环境土 多相介质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揭示多相介质分子作用 机理,以及由此引起的多尺度演化过程机制,从本源 厘清与环境土相关的工程和环境灾害演化过程,为环 深色区 线色区 境土灾害高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1.1.1污染物-固相相互作用 污染物-固相相互作用是环境土的典型特征.

环 境土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两种,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基于经典的土壤DLVO理论5 5,土颗粒与重金属间的范德华力和静电引力是重金 ONa 属污染土的典型特征,孔隙液体此时为重金属与土颗 图2Pb、Na、Cs与NASH分子间相互作用 粒相互作用提供赋存与运移的媒介,不直接参与相互 作用.

而当污染物为有机物时,孔隙水和有机污染物 Fig.2 Interactions between Ph Na Cs and NASH molecules5 均与土颗粒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认为污染物-同相 (2)污染物-固相相互作用多尺度效应.

针对砷 相互作用主要是重金属与固相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包 (As)和镉(Cd)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开展了系 括表面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物理包裹、离子交换 统研究.

揭示了土壤与重金属相互作用下的微观机 结晶、官能基团络合作用等.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 制:As污染土的微观作用由静电吸附转变为专性吸 静强等环境土力学与工程研究进展
附,Cd污染土则由沉淀作用转变为静电吸附.

这些 污染物在带缺陷土工膜的三层复合黏土衬垫中的迁移 微观相互作用的变化引起了土壤宏观非饱和力学特性 数学模型,该模型可准确预测在扩散、平流、弥散、 的多尺度演化3:此外,对其宏观剪切力学性能进 吸附和热扩散作用下,重金属在黏土衬垫中的迁移行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与土颗粒的相互作用导致颗 为S]:建立了考虑温度变化下三层复合衬垫(土工 粒团聚体分散,力学强度降低:Cd与土颗粒的相互 膜GM、土工复合膨润土衬垫GCL、压实黏土衬垫 作用促进颗粒团聚,力学强度提高3S:最后,分析 CCL)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理论模型,给出了相 了其击实特性,发现Cd对土体击实特性的影响大于 应的热传导(式1)与重金属运移的控制方程(式 As,并指出通过分形维数和最大干密度等参数可以 2),该模型考虑了温度变化和非线性吸附特征的影 建立污染土壤宏观与微观的联系I5(如图3).

响,与实际工程更相符S(如图4).

(a) tca T() GM渗沥液,对应浓度C 'GCI" 26 土颗粒 对流 吸附 扩散、机械弥散 热扩散 T 或渗沥液收集层或弱渗透基底层 情况1:含水层情况2:弱含水层 (a)重金属-土颗粒相互作用 温度分布 (b) 图4基于污染物-固相相互作用的黏土村垫计算模型 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clay liner model based on interactions of pollutant phase and solid phase [5s OT. =K -Cpq” T T OT. CsP =K² (1) CT. O'T. OT. (b)土题粒团聚结构 (c) AsCd 式中::为时间:为衬垫自顶部垂直向下建立的坐 00:1500 000:1000 As 标系:C和p分别为液相的比热容和密度:q为复 Cd 合衬垫中渗沥液水头引起的达西渗流速度:T、T As:Cd 和T分别为GM、GCL和CCL中的温度:x、x 和x分别为GM、GCL和CCL中的热传导系数: CLn、C和CL分别为GM、GCL和CCL的比热 容:PLn、P和PL分别为 GM、GCL和 CCL的 2.0 质量密度.

C (z.r) e R() 污染物凉度(mg) s 50L 9 0)C- (2) S e C D (7 ) T (c.0 (c)污染土体渗透系数 R(2.)R(z)o 图3As、Cd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多尺度性能演化3] 式中:下标r=gc(g指GCL,c指CCL):C和 Fig.3 Multi-sale properties evolution of As Cd posite C.分别为GCL和CCL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S contaminated soil/ 为 Soret 系数:q =q/n ,qag和g分别为 GCL (3)基于污染物-固相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

结 和CCL中的达西渗流速度,n和n分别为GCL和 合Langmuir吸附模型,建立了非等温条件下重金属 CCL中的孔隙率:D(T)=D(T)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焉支山、安窠下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