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G:D56-03-2023 道路高黏弹应力吸收层技术规程.pdf

03,2023,CECS,D56,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26
文档大小:1.5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目次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材料要求 5配合比设计 5.1一般规定 5.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施... 11 6.1施工准备 II 6.2 试验段铺筑 12 6.3 混合料拌和 12 6.4 混合料运输 12 6.5 混合料摊铺 12 6.6 高黏弹应力吸收层压实 13 6.7成品保护 13 7质量控制与验收 14 7.1一般规定 14 7.2质量控制 14 7.3验收. 16 附录A贯入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17 附录B动稳定度损失试验方法 19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20
总则 1总则 规程。

1.0.1为规范和指导道路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设计与施工,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 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镇道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3道路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
道路高黏弹应力吸收层技术规程(T/CECSG:D56-03-2023) 2术语 2.0.1高黏弹改性沥青high viscus-elastic modified asphalt 60℃的黏度大于20000Pas,老化后(25℃)3min弹性恢复不小于85%、弹性恢复损 失不大于10%的改性沥青。

条文说明 3min弹性恢复是指沥青弹性恢复试验中试样剪断后3min时可恢复变形的百分率。

弹性恢复损失是指高黏弹性改性沥青薄膜烘箱老化前3min弹性恢复与老化后3min弹性 恢复差值的百分比。

2.0.2高黏弹改性沥青混合料highviscus-elastic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由高黏弹改性沥青、聚酯纤维、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材料按一定级配拌和面成的混 合料。

2.0.3道路高黏弹应力吸收层high viscus-elastic modified asphalt stress absorbed layer 道路结构层中起缓解应力、增强防水黏结功能的中间层。

2.0.4动稳定度损失dynamicstability loss 未加铺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结构与加铺了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组合结构动稳定度之 差的百分比。

条文说明 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动稳定度较低,一般在700次/mm左右,目前常用单轴贯入试 验来评价其高湿性能。

在路面结构中,高黏弹应力吸收层容易成为薄弱环节,为了验证组 合结构中设置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高温性能,设置动稳定度损失指标,控制高黏弹应力吸 收层的设置对组合结构的影响。

-2-
基本规定 3基本规定 3.0.1当各等级公路及城镇道路工程有缓解应力、减少基层收缩开裂和路面反射裂缝 的需求时,在结构层中宜使用高黏弹应力吸收层。

条文说明 高黏弹应力吸收层具有低温性能突出、弹性恢复能力强和疲劳特性好的特点,适用 于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复合式沥青路面的建设与维护,作为中 间层起到了缓解应力、减少基层收缩开裂、增强黏结等作用。

此外,由于空隙率只有 1%左右,可以起到阻隔水分下渗的作用。

因此,也可以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防 水黏结层。

3.0.2设置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路工程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CD50)的相关规定执行。

2城镇道路工程应按现行《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相关规定执行。

3.0.3采用高黏弹应力吸收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黏弹应力吸收层最小厚度应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0倍,最大厚度不宜 超过2.5cm。

2高黏弹应力吸收层上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cm。

3采用高黏弹应力吸收层的路面宜采用图3.0.3的结构。

黏层一 一不宜小于m的青湿凝土铺装层 层一 2~2.5cm的高黏弹应力吸收层 一水泥湿凝土路面/半削性基层 图3.0.3路面推荐结构 条文说明 经过对应力吸收层和沥青加铺层组合结构的力学计算,并考虑沥青加铺层的抗车辙 等功能需求,沥青加铺层一般厚度为6~12em。

结合高黏弹应力吸收层在武黄高速公路、 汉宜高速公路、北京二环路改造等10余项工程中的成功应用经验,推荐高黏弹应力吸收 3 -
道路高黏弹应力吸收层技术规程(T/CECSG:D56-03-2023) 层上面层厚度不小于8em 3.0.4高黏弹应力吸收层下承层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0.5铺筑高黏弹应力吸收层前,应洒铺SBS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