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1135-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卫星地球上行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impact assessment satellite up-link earth station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10-27发布 2020-12-30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目次 前 IV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8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9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分析与论证. 9 10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6 1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0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题设置和编制要求.
11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发射天线近场区和远场区的划分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发射天线近场区及其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功率密度的计算 16 附录E(资料性附录)发射天线远场区及其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功率密度的计算. .18
HJ 1135202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管理条例》,保护环境,规范和指导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格式、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0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2月30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AI
HJ 1135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卫星地球上行站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格式、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卫星地球上行站satelliteup-linkearthstation 具备无线电信号上行发射能力的圆定式卫星通信地面站.
3.2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sensitive target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需重点关注的对象.
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 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
3.3近场区near fieldregion 近场区是紧邻天线口径的一个场区域.
在近场区,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位、幅度关系不确定.
3.4远场区far fieldregion 远场区是位于天线近场区以外一直延伸到电波所能达到的区域.
HJ 11352020 4基本规定 4.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 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
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程序及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应按照HJ2.1的规定执行.
4.2评价依据 4.2.1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 一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地方、行业已颁布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污染 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
一生态环境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已发布的环境政策、生态环境规划、生 态保护红线、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
一生态环境标准,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标准、国家与地方 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标准.
一行业规范,主要包括与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选址、设计、施工等有关的技术规范及环境保 护要求.
一建设项目资料,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 等.
4.2.2当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 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并应取得相关主管 部门的意见.
4.3评价内容 4.3.1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并覆盖项目施工与运 行的全部过程.
废物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电磁辐射环境、声环境、地表水环境、固体 废物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报告书的专题设置及编制要求见附录A,报告表的具体格式和要求见附录 B.
4.3.3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评 价,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建设项目选址、设备布局、建设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4.3.4当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时,报告书(表)中需增加站址方案比选的内 容.
通过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投资、建设项目造价、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进行规划 符合性、环境合理性、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并进行替代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4.3.5改扩建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基本要求,说明本 期项目建设内容与已有建设项目的关系.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包括已有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污染 物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问题、影响程度、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及实施效果,以及主要评价结论 等回顾性分析的内容.
4.3.6卫星地球上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总结论是全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结论,需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