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 1157-2021 ment 环境v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the measurementofenvironmental pue gammaradiationdoserate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信息服务 2021-03-19发布 2021-05-01实施 生态环境 部发布
HJ 1157-2021 目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量目的和要求. 5测量实施 6测量记录和报告 7质量保证,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Y辐射超量率 孝测量原始记录表 CH 息服务平台
HJ 1157-2021 前言 全法》,规范环境y辐射剂量率的测量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辐射环境监测中辐射剂量率测量目的和要求、测量实施、测量记录和报告、质量保 证等技术要求.
《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一93)首次发布于1993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修 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D 删除了“次要源”“重要源” 和“中等性质的源”的表述: 明确了连续测量相关要求: 增加了测量步骤和测量原始记录表: 增加了环境y辐射剂量率计算公式,删除了“剂量估算”内容.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D年3月1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1年5月5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JO 信息服务平台 ii
HJ 1157-2021 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y辐射剂量率测量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测量目的和要求、测量实施、测量记 录和报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源外围环境监测以及应急监测中环境y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 量,其他环境y辐射剂量率测量可参照执行.
10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HJ6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1009 辐射环境空 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技术规范 HJ 1128 核 动力厂核 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JJG 393 便携 式x 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 colog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c 3.1 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 可以通过诸如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和实体.
例如,释放氧的 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辐射源 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辐射源,X射线机是放射诊断 与治疗中的辐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 电实践中的辐射源等 3.2 环境y辐射剂量率environmentalgamimaradiationdoserate 测量点位周围物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X/y射线在测量点位 空气中产生的吸收剂量率.
环境y辐射剂量率可通过连续和即时等方式开展测量,无特殊说明时,本标准指的是即时测量.
3.3 关键人群组criticalgroup 对于某一给定的辐射源和给定的照射途径,受照相当均匀、并能代表因该给定辐射源和该给定照射 途径所受有效剂量或当量剂量最高的个人的一组公众成员.
3.4 相对固有误差relativeintrinsicerror 在确定参考条件下,仪器对某一被测量在指定参考辐射下的指示值的相对误差.
HJ 1157-2021 4测量目的和要求 4.1测量目的 环境y辐射剂量率测量是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 a)为估算辐射源在环境中产生的辐射对关键人群组或公众成员所致外照射剂量提供资料.
b)为验证辐射源的辐射或流出物释放是否符合法规、标准和管理限值的要求提供资料.
c)监视辐射源的状况,为异常或意外情况提供警告.
d)获得环境辐射天然本底水平和人为活动所引起环境辐射水平变化的资料.
e)为核与辐射应急响应决策提供辐射水平信息 4.2测量要求 4.2.1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一般是指调查全国或一定区域内的天然或人工y辐射水平与变化趋势.
4.2.2全国性或一定区域内的环境Y辐射水平调查,通常以适当距离的网格均匀布点,网格大小一般 可选25km×25km、10km×10km、5km×5km或更小区域,位于同一网格点的建筑物、道路和原野 点位,环境辐射剂量率的测量可一并进行.
a)原野测量点位选择 1)城市中的草坪, 公园中的草地以及某些岛的、山脉、原始森林等不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地方, 可适当选设点位,定期测量.
2)点位应远离高大的树末或建筑,距附近高大建筑物的距离需大于30.
3)点位地势应平坦、母阔,无积水、有裸露土壤或有植被覆盖,通 逾免选择环境中表层土壤改变的 位置(如污垢、砾石、 混凝士和沥青等).
b)开展道路测量时,点位应设置在道路中心线.
c)开展室内测量时, 点位应设置在人员停留时间最长的位置或者室内中心位置.
d)其他 f 包括周围建筑)、地下水位、土壤成分及含水量、降雨、冰雪覆盖、潮汐、放 1)测量结果与地面 射性物质地面沉降、射气的析出和扩散条件等环境因素有关,测量时应注意其影响:避免周围其他一些 天然或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乐湖海边,砖瓦、矿石和煤渣等堆置场附近等,对于特殊关注测量 点,可不受这些限制.
2)测量时间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野外测量时,雨天、雪天、雨后和雪后6h内一般不开展测 量.
4.2.3进行连续测量的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位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a)点位位置应当具有代表性,兼顾区域面积和人口因素布设,充分考虑区域代表性和居民剂量代表性.
c)应综合考虑点位供电、防雷、防水淹、通信、交通、安全等保障条件.
电力供应原则上采用市 电,电压稳定性好于土10%:具备通信部门稳定的有线数据通信链路和无线通信信号:宜利用栅栏等手 段建立相对独立的站点空间.
4.2.4进行连续测量时,应同步获得当地相关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雪)量等.
4.2.5核设施周围环境测量点位应以核设施为中心,按不同距离和方位分成若干扇形,按近密远疏的 原则布设,在关键人群组所在地区、距核设施最近的厂区边界上、主导风向的厂区边界上、人群经常停 留的地方以及厂外最大落地浓度处加密布点.
核动力厂、乏燃料后处理设施等大型核设施外围连续测量 点位一般以核设施为中心,在烟羽计划区内涵盖16个方位角布设(沿海核动力厂靠海一侧根据需要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