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 1287-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望远镜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blackness of smoke plumes -Ringelmann smoke telescope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 2023-02-09发布 2023-08-01实施 生态环境 部发布
HJ1287-2023 目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方法原理. 5仪器和设备 6观测方法. 7现场观测记录 8结果计算与表示 9精密度. 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注意事项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望远镜林格曼黑度图误差计算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林格曼望远镜烟气黑度观测记录表.
HJ 1287-2023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烟气黑度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烟气黑度的林格曼望远镜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天津蓝宇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市宁河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南京市江宁区环 境监测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3年2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HJ 1287-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望远镜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烟气黑度测定的林格曼望远镜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灰色或黑色烟气在排放口处黑度的测定,不适用于其他颜色烟气的 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HJ 608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烟羽smokeplume 3.2 烟气黑度blackressof smokeplumes 人的视觉对烟羽黑色程度的感官反应指标,用林格曼黑度级表示.
3.3 林格曼黑度级数Ringelmanmurter(RN) 评价烟气黑度的一种数值,通过肉眼观测的烟气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对比得到.
3.4 望远镜林格曼烟气黑度图Ringelmannsmokechartfortelescope 将标准林格曼烟气黑度图缩制在望远镜分划板上一侧,由5个不同网格黑度的小块组成,黑色条格 的面积占20%为1级,占40%为2级,占60%为3级,占80%为4级,占100%为5级,林格曼黑度0 级为分划板的透明背景.
注:观测烟羽时,肉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林格曼黑度图呈均匀灰度.
4方法原理 利用林格曼望远镜在适当的位置观测烟羽,将通过望远镜目视观察到的烟羽黑度与内置望远镜林格 曼黑度图相比较,确定烟气黑度等级.
林格曼望远镜光路原理示意图见图1.
HJ1287-2023 烟肉 戚睛 林格曼 转像校镜 黑度图 日镜 物镜 图1林格曼望远镜光路原理示意图 5仪器和设备 5.1林格曼望远镜:望远镜视角放大率为7~15倍:物镜通光孔径≥50mm:望远镜林格曼黑度图制 作误差≤0.2级(误差计算方法见附录A):望远镜林格曼黑度图位于分划板上一侧,面积占分划板视 场面积约1/3,摄像倍率为1.5倍~2.5倍.
5.2林格曼望远镜支架:应可伸缩,便于调整观测视角.
5.3计时器:精度≤1s.
5.4风向、风速测定仪:风向八方位或十六方位、风速分辨率≤0.1m/s.
6观测方法 6.1观测位置和条件 6.1.1观测应在光照充足的白天进行,雨雪天、雾天,严重阴、霾天及风速大于4.5m/s等不适宜气象 条件下不应进行观测.
V 6.1.2观测烟羽的部位应选择在烟图出口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
6.1.3观测者与烟肉的距离一般在30m~1000m为宜,应确保清晰观察到烟气的排放情况.
6.1.4观测烟羽视野范围内无障碍物阻挡,观测仰视角一般不大于45°.
6.1.5观测者视线宜尽量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如在较强太阳光照射下观测,光线不应来自观测者 前方,太阳位置宜在观测者后方140”角范围内,见图2 6.2观测步骤 6.2.1选定适宜的观测位置,将林格曼望远镜的镜头,对准烟肉出口被测烟羽,调节目镜焦距,使分 划板上的林格曼黑度图每个方块呈现均匀的灰度,观察到的烟羽在林格曼黑度图侧方清晰成像.
6.2.2将通过林格曼望远镜观察到的烟气与望远镜林格曼黑度图进行比较,确定烟气的林格曼黑度级 数.
6.2.3如烟气黑度处于2个林格曼黑度级数之间,可估读0.5林格曼黑度级数.
6.2.4连续观测30min,一般情况每1min观测4次,每15s观测1次.
对于烟气排放稳定的污染源, 可减少观测频次,每1min观测2次,每30s观测1次.
每次观测记录的数据反映观测时间段内的烟气 黑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