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HJ/T40-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benzo(a)pyrene- 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 1999-08-18发布 2000-0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目录 1适用范围 11 (1) 2方法原理 (1) 3引用标准 (1) 4试剂和材料 (1) 5仅器和设备 6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 7样品的前处理 (2) 8色谱分析操作步骤 (3) 9结果的表示 (5) 10精密度和准确度. (5) 11说明.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T 40-1999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的苯并(a)芘测定.
1.2当采气体积为1.0m²,样品定容1.0ml,色谱进样量为10ul时,苯并(a)芘的检出限为2ng/m²,定量 测定的浓度范围为7.6ng/m²~4.0μg/m².
2方法原理 用无胶玻璃纤维滤筒或玻璃纤维滤膜采集样品,用环已烷提取苯并(a)芘,提取液通过费罗里硅土层 析柱,然后用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洗脱吸附在柱上的苯并(a)芘,经浓缩后在配有荧光检测器的高 效液相色谱仪上测定.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按4.1制备的纯水.
4.1纯水 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加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馏,在蒸馏全过程中应始终保 持紫红色,否则应补加高锰酸钾,所得纯水经本法的空白检验,应无显著干扰峰.
4.2甲醇 用全玻璃蒸馏器加碱重蒸,收集馏分,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使用,经本法空白检验,应无显著干 抗峰.
4.3二氯甲烷 服务平 用全玻璃蒸馏器加碱重蒸馏,经本法空白检验无干扰峰.
4.4丙酮 经与4.3相同的步骤处理.
4.5环已烷 经与4.3相同的步骤处理.
4.6费罗里硅土(Florisil):60~100目,色层分析用.
在400℃加热2h,冷却后用水(4.1)调匀至含水量11%,密封保存于磨口试剂瓶中.
4.7苯并(a)花标准储备液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08-18批准 2000-01-01实施 1
HJ/T 401999 准确称取固体苯并(a)芘标准物质20.0mg,溶于60ml环已烷(4.5)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环 已烷(4.5)稀至标线.
或用苯并(a)芘标准溶液,用环已烷(4.5)或二氯甲烷(4.3)稀释成浓度为200μg/ml 的溶液.
上述储备液应保存在3~5℃冰箱中.
4.8苯并(a)芘标准使用液 吸取标准储备液(4.7)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环已烷(4.5)或二氯甲烷(4.3)稀释至标线.
由于 使用的仪器灵敏度或分析样品浓度不同,此标准使用液浓度应按需要改变.
5仪器和设备 5.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有荧光检测器.
5.2反相色谱柱 5.2.1柱材质:不锈钢柱.
5-2.2柱特性:柱长15~25cm,柱内径4.6mm.
5.2.3柱填料:5 μm Lichrosorb RP-18(即 ODS)或 5μm Hypersil ODS.
5.3索氏提取器(脂肪抽提器):烧瓶容量50ml.
5.4层析柱:长150mm、内径10mm的圆柱形玻璃柱,下部玻璃活塞不涂润滑油.
5.5K-D浓缩器:附25mlK-D浓缩瓶(带刻度).
5.6微量注射器:1.0pl,5.0pl 10.0pl,50.0pl.
5.7小玻璃珠或沸石、玻璃棉、玻璃纤维滤纸:400°C加热1h后存放于具磨口玻璃瓶中.
5.8其他常用玻璃器Ⅲ.
5.9恒温水浴锅:温控可调节.
5.10烟气采样仪 按GB16157-1996中8.3.3(对应普通采样管法采样)、8.4.2(对应皮托管平行测速采样法)、8.5.2 (对应动压平衡型等速采样管法)、8.6.2(对应静压平衡型等速采样管法)配置采样仪器.
选用与采样仪器 相匹配的无胶玻璃纤维滤筒或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取样.
6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6.1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按GB16157-1996中8.1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6-2样品来集 滤简或滤膜装入采样仪上,然后按8.3~8.6中的某项(视采样方法而定)进行采样,采气体积约为1.0m”.
6.3样品的保存 采集好的样品须避光保存,或可用黑纸包好放入3~5°C冷藏箱申保存,采样后应尽快在24h内进行 前处理,处理好的样品在1个月内分析完毕.
7样品的前处理 7.1样品中苯并(a)芘的提取:将已采样品的无胶滤简或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尘面朝里折叠后)小心放进 索氏提取器(5.3)的抽提简中(注意不要堵塞虹吸回流管).加入80ml环已烷(4.5),置于温度为95℃以上 的水浴锅(5.9)中,连续回流提取6h,冷却备用.
7.2提取液的净化:所得的提取液(7.1)用费罗里硅土层析柱进行净化(和富集).
7.2.1层析柱的装填:先将少量玻璃棉(5.7)填入玻璃层析柱(5.4)的下端用以承托填料.
加入2~3ml环 已烷(4.5)润湿柱子.
称约5g费罗里硅土(4.6)于小烧杯中,用环已烷(4.5)制成匀浆,以湿式装柱法装填 2
66601/ 入上述柱中,并放出柱中过量的环已烷至填料的界面以上.
7.2.2提取液的净化:从层析柱(7.2.1)的上端加入样品提取液(7.1),另用20~40ml环已烷(4.5)分三 次清洗(7.1)节中所用的索氏提取器,一并加入此层析柱的上端,全部溶液以<4ml/min的流速通过层析 柱,回收通过柱子的环已烷. 然后用二氯甲烷(4.3)和丙酮(4.4)的混合溶液(CHCl:CHCOCH=4:1) (a)芘的含量较高,则不需浓缩,定容后即可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 7.3试样的浓缩:将盛有洗脱液的K-D浓缩瓶接入K-D浓缩器(5.5)中,下部浸入通风橱中的水浴锅 (5.9)中,在60~70C的水温下减压浓缩至1ml左右,用少量丙酮(4.4)洗容器内壁,流入K-D浓缩瓶中, 再如上法浓缩至小于1ml,冷却,补加丙酮(4.4),定容1.0ml(有刻度),留待液相色谱分析(或将浓缩液转 移至液相色谱仪上自动进样器专用的进样小瓶中,封口后待进样. ) 8色谱分析操作步骤 8.1仪器调试:按装调试液相色谱仪,使之正常运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预热运行至获得稳定的基 线. 8.2色谱条件 8.2.1周定相 8.2.1.1反相色谱柱(5.2) 8.2.1.2柱箱温度:35℃ 8.2.2流动相 8.2.2.1流动相组成:Vm(D)V(*(1)=90:10 8.2.2.2流动相流速:0.6ml/min,亦可按柱的性能进行适当调整. 8.2.3一般采用等度洗脱,即恒溶剂组成恒流洗脱. 在做实际样品时,为了加快后面杂质峰的流出,可在 苯并(a)芪峰流出后适当改变溶剂组成或改变流速进行梯度洗脱,以减少下一次进样的等待时间. 8.2.4检测器:使用荧光检测器,设定激发波长入=364nm,发射波长入=427nm. 8.2.5进样量:1~20ul,通常为10pl,自动或手动. 8.2.6记录仪或积分仪 8.2.6.1放大(或衰减):依据样品中被测组份的含量进行适当调节,使所得谱图在记录纸的量程以内. 8.2.6.2纸速:0.3或0.5cin/min. 8.3校准 8.3.1采用外标法定量 8.3.2标准样品 8.3.2.1标准样品的制备,见4.8节. 8.3.2.2使用次数:使用标准样品(4.8)进行周期性的重复校准,视色谱仪的稳定性能状况,决定重复校 准周期的长短,一般每个工作日测定1或2次,或者在每测定5个荐品后校准一次. 8.3.2.3色谱分析时使用标准样品的条件 8.3.2.3.1标准样品和试样在进样体积上最好相同,响应值也应接近. 8.3.2.3.2调节仪器的重复性条件:在仪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连续二次进标准样品10网,其响应值(峰 高或峰面积)的相对偏差不大于5%即可认为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8.3.3校准数据的表示:以响应值对进样量作校准曲线,可得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响应值与进样量的比 值为一常数,可用平均比值或响应因子代替校准曲线来计算测定结果. 8.4测定 8.4.1进样 8.4.1.1进样方式:自动进样器进样,或用注射器进行手动六通阀进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