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HJ/T42-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oxide 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ricmethod 1999-08-18发布 2000-0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2-1999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oxid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的氮氧化物测定.
1.2当采样体积为1L时,方法的氮氧化物检出限为10mg/m²;定量测定的浓度下限为34mg/m²;在 不作稀释的情况下,测定的浓度上限为1730mg/m”.
2方法原理 样品气体被收集在一个盛有稀硫酸-过氧化氢吸收液的瓶中,氮氧化物受到氧化和被吸收,成为NO 存在于吸收液中,于210nm处测定NO的光吸收.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4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4.1硫酸:p=1.84g/ml.
4.2双氧水:30%(m/V).
4.3硝酸钾:基准试剂.
4.4过氧化氢溶液:c=3%(m/V).
在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双氧水(4.2),用水稀释至标线.
4.5硝酸钾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事先于105~110C干燥2h的硝酸钾(4.3)2.198g,溶解于水并转移至1000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NO 1000pg.
4.6硝酸钾标准使用液 准确吸取硝酸钾标准贮备液(4.5)1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每毫升 相当于NO 10μg.
4.7吸收液 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500ml水,缓慢加入2.8ml硫酸(4.1),再加入6ml3%过氧化氢溶液 (4.4),摇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该溶液应贮存于棕色容量瓶中,使用时避免阳光直射,存放于暗处,可 使用一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08-18批准 2000-01-01实施 1
HJ/T 421999 5仪器 5.1分光光度计:具紫外部分和1cm石英比色皿.
5.2采样装置 5.2.1采样管 具有适当尺寸的硬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管料,并备有可加热防止水气凝结的加温夹套.
5.2.2样品吸收瓶 1L或2L的圆底烧瓶.
其瓶口应可与一三支三通阀磨口相接,壁厚可承受一个大气压力.
其外部具 有泡沫塑料包壳,尺寸如图所示.
5.2.3玻璃三支三通阀 可与样品吸收瓶(5.2.2)磨口相接.
5.2.4负压表 测量精度应可达到0.5kPa或更好:最大量程达90kPa以上.
在无法得到负压表的情况下,可采用具有相同功效的U型管压力 表.
5.2.5真空抽气泵 能将样品吸收瓶抽真空至绝对压力等于或低于10kPa.
烧瓶、泡沫塑料外壳及温度计插孔 5.2.6温度计 可以从一5~50°℃每间隔1°C进行测量.
5.2.7连接管 内衬聚四氟乙烯薄膜的硅橡胶管.
5.3玻璃棉.
5.4真空活塞油脂.
5.5玻璃二通阀.
6样品采集和保存 6.1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按GB16157-1996中9.1.1和9.1.2设置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6.2采样时间和频次 按GB16297-1996中8.2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
6.3采样装置的连接 将二通(5.5)和三通阀(5.2.3)的活塞及与吸收瓶相接的磨口部分涂好真空活塞油脂,采样管头 部塞适量玻璃棉,吸收瓶内装好25.0ml吸收液(4.7)后,签下图相连接,连接管要尽可能短,并应保 证密封性和可靠性.
6.4采样前的检查 采样前首先要检查采样管头部是否已塞好适量玻璃棉,各连接点是否稳妥,然后检查样品吸收瓶的 密封性.
启动泵抽真空至一定程度后,关闭二通阀活塞,观察负压表指针,若在1min内负压下降超过1.3 kPa,应检查漏气原因并重新连接.
否则可进行采样.
6.5样品采集 将吸收瓶内的真空度抽至负70~90kPa,旋转三通阀活塞,使吸收瓶关闭,采样管抽取排气筒内的 气体清洗管道约3min,再旋转三通阀活塞,使采样管内的气体迅速进入吸收瓶内.
关闭吸收瓶,将吸收 瓶连三通阀一起从采样装置中拆下,摇动5min后(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带回实验室.
记录吸收瓶抽真空时和采样后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2
HJ/T42-1999 6.6样品存放 采好样的吸收瓶带回实验室,应放置于阴暗处,时间不少于16h.
1.排气筒2.采样管3.6.9.接头4.三通阀5.样品吸收瓶7.三通 8.负压表10.真空泵11.二通阀12.温度计13.泡沫塑料壳 7分析步骤 7.1绘制校准曲线 取5只10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5.00、10.0、15.0和20.0mlKNO标准使用液(4.6),向 每只容量瓶加入5.00ml吸收液(4.7),用水稀释至刻度,在紫外分光光度计210nm处,以空白为参比 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织坐标,对应的NO含量(ug)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并计算校准曲线的 线性回归方程.
7.2样品分析 带回实验室的样品放置16h(6.6)以后,再摇动2min,然后开启三通阈活塞并取下三通阀,从每 一个样品中准确吸取5.00ml吸收液,注入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以下按绘制校准曲线 相同步骤进行样品分析.
8计算和结果表示 8.1采样体积计算 273 (P-P_P-P) 273 心服务平台 273t / 式中:V- -吸收瓶和阀的容积(应采用重量法校准),1: V吸收液体积,L P-采样前吸收瓶内的压力,Pa; P一一采样后吸收瓶内的压力,Pa; 采样前吸收瓶内的温度,C; t 采样后吸收瓶内的温度,℃; P 温度为度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Pa; P--温度为t度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Pa; Va--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采样体积,L.
8.2样品中氮氧化物的计算 W m
HJ/T42-1999 式中:c-样品中氮氧化物的浓度,mg/m²; W--由校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的氮氧化物(以NO计)质量,μg; V同8.1. 5一一在吸收液体积为25ml,取其中5ml进行测定情况下的系数.
如果所取进行测定的体积 有变化,该系数亦应作相应变化.
8.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计算 8.4氮氧化物“排放速率”的计算 按GB16157-1996中11.4计算氮氧化物的“排放速率”.
9精密度和准确度 9.1方法的精密度 五个实验室分别测定氮氧化物浓度为367mg/m的统一样品,测定重复性标准偏差为10mg/m²;重 偏差为3.3%;再现性为32mg/m².
五个实验室共同采集和分别测定某硝酸生产排放废气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
9.2方法的准确度 五个实验室分别测定氮氧化物浓度为367mg/m的统一样品,测定总均值的相对误差为4.9%;各实 验室测定均值的相对误差于2.4%~6.8%之间.
10说明 对于浓度过高的样品,可以在采样前降低吸收瓶的抽真空程度,或减少取出进行分析的吸液体积;对 于浓度过低的样品,可增加取出分析的吸收液体积,从面扩大测定范围,但同时应注意使标准系列与样 品溶液的基本组分相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信息服务平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支克正、周怡、靳茂霞.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