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9.020 HB V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 7399-2022 代替HB 7399-1996 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热释放速率 试验方法 Heatreleaserate test method forcabinnonmetallicmaterialinstalled inthefuselageforcivilaircraft 2022-04-2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 7399-2022 目次 前言 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试验设备与材料.. 3.1热释放速率仪 3.2 热电堆. 3.3 辐射热源. 3.4 空气分配系统 3.5 排气管. 3.6 试样.... 3.7 热流传感. 3.8 燃烧.. 3.9 校准燃烧器 3.10湿式测试仪. 3.11计时器. 3.12校准气体管路 3.13燃气 4试样. 4.1尺寸 4.2数量 4.3预处理 5校正因子的测定 8 6试验步骤 7试验结果的处理 8试验报告 参考文献 I
HB 7399-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B7399-1996《民用飞机舱内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HB7399-1996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订为《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 一增加图1“热释放速率测试全系统图”; 一上燃烧器增加了3孔燃烧器、15孔燃烧器: --修改试样盒结构: 一平均值的计算部分统一修改成试验结果的处理: 修改试验报告.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峥烨、李根、丁琨、雍耀、王薇、曹伟、刘世英、吴双、 黄莎莎.
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6年首次发布为HB7399-1996;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HB 7399-2022 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热释放速率 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的试验设备、试样以及试验方法、步骤、 试验报告和判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热释放量heatrelease 材料燃烧时所放出热能的量值,以每单位面积的能量(kWmin/m)表示.
2. 2 热释放速率heatreleaserate 材料燃烧时放出热能速率的量值,以每单位面积的功率(kW/m)表示.
2. 3 热流密度heat flux density 材料燃烧时所经受的辐射热环境的强度,以单位面积的功率(W/cm)表示.
3试验设备与材料 3.1热释放速率仪 热释放速率仪如图1和图2所示: a)设备的外表面,除了操作箱外,应采用25mm厚的低密度耐高温玻璃纤维隔热; b)试样投放杆采用滑动方式通过气密门,以确保试验箱的气密性.
3.2热电堆 热电堆用于测量空气进入或离开试验箱的温度: a)热电堆由五个冷端和五个热端的铬铝热电偶连接而成,如图3所示; b)热电偶的接点直径为(1.3±0.3)mm,每个接点离绝缘保护层至少19mm,冷端接点在空气分配 板下面,热端接点在烟肉顶部平面下方10mm处,其中一个热端接点在烟肉横截面的中心, 其余四个热端接点在烟肉横截面的对角线上,离中心热电偶30mm.
3.3辐射热源 辐射热源的要求如下: a)使用LL型、(508×16)mm,名义电阻1.4Q,能产生高达10W/cm热流密度的四个碳化硅元 件作为辐射热源,如图4所示: b)辐射热源需配备精密、可调整、稳压电源,能提供12.5kVA的功率:
HB7399-2022 c) 当试样表面的热流密度设定在3.5W/cm时,其偏差应不大于5%,使用一块截去项端的不锈钢 菱形挡板,厚度(1.07土0.05)mm,在垂直试样的表面形成均匀的热流密度,可用热流传感器 测量试样表面中心及其四个角的热流密度值,来确定辐射热源的均匀性: d)试样表面位置的热流密度应周期性地进行检查,更换加热元件后应再次检查.
A AA视图 11 信 服 中 12 13 标引序号说明: 1-上热电堆接插件:2-隔板:3-上燃烧器:4-试样:5-火焰观察窗:6-4根碳化硅棒:7-下引燃燃烧器: 8-8孔空气分配板:9-48孔的空气歧管:10-铰链板:11-较链:12一通气孔:13-下热电堆接插件 图1热释放速率设备侧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