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00 F24 DL 备案号:4260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805.3-2013 代替DL/T805.3-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3部分: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 Guidelineforcyclechemistryinfossil plants Part 3:Caustic treatment for drumunits 2013-11-28发布 2014-04-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805.3-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原理. 4应用条件 5取样和加药 6运行与监控
DL/T805.3-2013 前言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
DL/T805《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共分为5部分: 第1部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 一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 一第3部分: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 -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 第5部分:汽包锅炉炉水全挥发处理 本部分为DL/T805的第3部分.
与DL/T805.3一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由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汽包锅炉变为12.7MPa级以上超高压和亚临界汽包锅炉; 调整了应用条件; -增加了取样与加药的相关规定,增加了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的转换步骤; 修改了运行与监控的项目和炉水控制指标; 增加了炉水中氢氧化钠浓度的确认方法,修改了炉水pH值、氢氧化钠和氨浓度的关系图; -增加了水质异常时的处理原则和炉水水质异常三级处理值.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志刚、黄万启、孙本达、曹松彦、张洪博、胡振华.
本部分200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Ⅱ
DL/T805.3-2013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3部分: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 1范围 本部分给出了火电厂汽包锅炉炉水采用氢氧化钠处理的原理、条件、处理工艺过程和水化学控制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12.7MPa以上超高压和亚临界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
汽包压力超过 17.2MPa的锅炉应进行锅炉热化学试验、蒸汽携带试验等,以确定氢氧化钠处理的适应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DL/T954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痕量氟离了、乙酸根离子、甲酸根离子、氯离子、亚硝酸根 离子、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测定一离子色谱法 DL/T1203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3原理 炉水中氢氧化钠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的羟基络合物,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同时在炉水中 保持适量的氢氧根离子,抑制因氯离子、机械力和热应力对化膜的破坏作用.
4应用条件 炉水采用氢氧化钠处理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水冷壁无孔状腐蚀.
b)给水氢电导率(25℃)应小于0.20uS/cm.
c)锅炉热负荷分配均匀,水循环良好.
d)在采用氢氧化钠处理前宜对锅炉进行化学清洗.
当水冷壁的垢量不大于150g/m²时,也可直接 实施氢氧化钠处理;当水冷壁垢量大于150g/m²时,必须进行锅炉化学清洗.
5取样和加药 5.1炉水取样和加药应符合以下要求: a)汽包炉水取样点应从连续排污管垂直段或水平段的下半侧引出,同时应增加下降管炉水取样点.
b)氢氧化钠处理时炉水pH值、氢电导率和钠应安装在线监测仪表.
c)汽包内的加药管应沿汽包轴向水平布置,比连续排污管低10cm~20cm.
药液应从其中部引入, 出药孔应沿汽包长度方向水平或朝下开口均匀布置.
5.2机组启动时的加药处理.
机组正常启动时,汽包内炉水水位高于加药管时开始加入氢氧化钠.
氢 氧化钠加入量可为运行时的1倍~2倍,启动过程中应通过锅炉排污使其达到运行控制值.
5.3锅炉炉水处理转换为氢氧化钠处理的步骤.
5.3.1转换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DL/T805.3-2013 a)应确认锅炉原设计的取样、加药系统是否符合本部分5.1的要求,不符合时应加以改进.
b)应分析锅炉省煤器和水冷壁的垢量、沉积物成分及腐蚀状况,确认满足氢氧化钠处理的要求.
c)应查阅锅炉运行历史数据和资料,检查是否有过炉水pH值下降现象或磷酸盐的隐藏现象.
不 应有影响氢氧化钠处理实施的因素.
d)应了解和掌握锅炉的热负荷数据.
锅炉的热负荷越高,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应越少.
应特别注意 锅炉燃烧系统改造后热负荷的变动情况.
e) 应按表1所列项目对热力系统水汽品质进行全面查定并作好记录,应重点检测炉水氯离子、pH 值和蒸汽的钠含量.
5.3.2实施转换步骤如下: a)新建锅炉或采用全挥发处理的运行锅炉可直接转换为氢氧化钠处理;采用磷酸盐处理的运行锅 炉,转换前应提前1周停止加入磷酸盐,并适当增加锅炉排污,在此期间如果炉水pH值下降, 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
b)在炉水中加入低于表2规定浓度下限值的氢氧化钠,监测机组稳定负荷和负荷变化时炉水pH 值以及游离氢氧化钠、氯化物和钠含量的变化,确认是否有氢氧化钠“暂时消失”现象.
并检 测蒸汽钠含量,评估蒸汽携带情况.
c)如果检测数据正常,则可进一步提高氢氧化钠的加入量至符合表2要求的浓度,继续按照b)款 规定的方法监测水汽品质,评估氢氧化钠加药量的影响.
达到表2规定的要求,则可继续维持正 常加药量.
d)炉水各项指标均满足表2要求时,转换过程结束,可正式进入氢氧化钠处理.
6运行与监控 6.1水汽质量监督项目 炉水采用氢氧化钠处理时,运行中监督和检测的水汽质量项目见表1,水汽系统其他取样点的控制 指标应符合GB/T12145的规定.
表1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水汽质量监测项目 取样点 pH 氢电导率 电导率 氢氧 二氧 全铁 钠 氯离子 (25℃) (25℃) (25C) 化钠 化硅 凝结水泵出口 - C - - - W C T 精处理单台混床出口 C C 二 C - C T 精处理出口母管 C 二 C W C T 除氧器入口 - C 二 二 - 二 省煤器入口 C C C 二 W - T 下降管炉水 T 二 - T 汽包炉水 C c C T T W c C或T 饱和蒸汽 T T 过热蒸汽 c 二 c W C T 高压加热器疏水 W 二 注1:C-连续监测;W-每周一次:T一根据实际需要定时取样监测.
注2:氯离子可采用离子色谱仪法、在线氯表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注3:饱和蒸汽取样点应不定期监测蒸汽携带.
6.2炉水控制指标 炉水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6.3炉水氢氧化钠含量的确定 应根据炉水25C时pH值实测值、炉水氨含量确定炉水游离氢氧化钠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