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80 GB CCS F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934-2024 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单元技术规范 2024-12-31发布 2025-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493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编码 5正常工作环境 6技术要求 7试验方法 8检验规则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GB/T 4493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 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 司、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驰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清源飞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 试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亚东、李光军、张帆、戴兴建、李树胜、刘东、张庆源、刘宏超、祝保红、任晓阳、 苏森、董舟、柳哲、胡东旭、彭龙、涂伟超、孟庆红、杨岑玉、白杰雪、吕夷、张柳丽、吴晓康、谢洪生、李学斌、 徐婷婷、李响、王少峰、魏少帅、胡月鹏、李伟.
GB/T 44934-2024 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单元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单元的编码、正常工作环境、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要求,描述了相应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单元的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维护和检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3077合金结构钢 GB/T4857(部分)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GB/T5398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GB/T6402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7251.1-202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6471运输包装件尺寸与质量界限 GB/T20113电气绝缘结构(EIS)热分级 GB/T20626.1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DL/T860(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DL/T25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飞轮储能flywheel energy storage:FES 以飞轮为储能载体,通过动能和电能相互转换实现电能存储、释放的物理储能形式.
[来源:DL/T2528-2022,4.4.1.1,有修改] 3.2 飞轮flywheel 由金属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组成的用于存储动能的旋转体.
GB/T 44934-2024 3.3 飞轮转子flywheel andmotor rotor 飞轮和电机转子的组合体.
3.4 发电/电动机generator/motor 在飞轮储能单元中实现机械能和电能转换的电机.
注:充电时,作为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放电时,作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3.5 轴承bearing 飞轮转子支承部件.
注:包括机械轴承、水磁轴承、电磁轴承、超导磁轴承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电磁轴承含控制器.
3.6 机壳housing 保护与支承发电/电动机、飞轮转子等部件并与安装基础连接的外部壳体.
3.7 飞轮本体flywheelassembly 由飞轮、发电/电动机、轴承(包含磁轴承控制器)、机壳等构成,在飞轮储能单元中存储和释放能量 的机电设备组合.
3.8 辅助装置auxiliaryequipment 维持飞轮储能单元运行的冷却装置、真空装置等设备的组合.
3.9 飞轮储能单元flywheel energy storage unit 由飞轮本体及辅助装置组成的能独立充放电的储能装置.
注:飞轮储能单元典型结构见图1. 飞轮本体 辅助装置 铂承 电机定子 冷均装置 发电/电动机 电机转子 飞轮转子 飞轮 肌光 真空装置 电气接口 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 一次电气连接 * 通信连接 输助装置连接 图 1 飞轮储能单元典型结构图 3.10 工作转速上限maximum working speed 飞轮储能单元在额定功率下能稳定运行的最高转速限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