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199-2024 激光打印机用干式显影剂.pdf

2024,21199,pdf,显影剂,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9
文档大小:938.7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37.100.20 CCS N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199-2024 代替GB/T 21199-2007、GB/T 21201-2007 激光打印机用干式显影剂 Dry tonerfor laser printer 2024-11-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1199-2024 目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概述 4.2外观 粗粒 粒度分布 4.5 结块性 4.6含水量 4.7熔融指数或软化点 4.8凝集度或松装密度 4.9荷质比 4.10 墨粉浓度 4.11 流动性 4.12 有害物质 4.13 印品图像质量 4.14 页产量 4.15 千页耗粉量 4.16 环境适应性 4.17净含量 5试验方法 5.1测试环境 5.2测试设备 5.3测试版. 5.4测试纸 5.6粗粒 5.7 粒度分布 5.8结块性 5.9含水量 5.10熔融指数或软化点
GB/T 21199-2024 5.11凝集度或松装密度 5.12荷质比 5.13墨粉浓度 5.14流动性. 5.15有害物质 •6 5.16印品图像质量 5.17页产量 5.18千页耗粉量 5.19环境适应性 5.20净含量. *8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2型式检验 6- 6.3出厂检验 9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和包装. 7.2运输和贮存 10 附录A(规范性)松装密度试验方法 -11 A.1方法原理. -11 A.2试验装置 11 A.3取样. A.4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的确定 图A.1松装密度测试仪示意图 11 图A2漏斗和量筒的结构示意图 12 表1印品图像质量要求 表2印品分辨率要求 *3 表3大气环境适应性 4 表4抽样方法及结果取值 表5项目检验
GB/T 2119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印机干式双组分显影剂》.

本文件以GB/T21199-2007为主,整合了GB/T21201-2007的部分内 容,与GB/T21199-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的相关内容(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相关内容(见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单组分和双组分不同要求项目的概述(见4.1): 更改了“工作环境条件“要求、“耐包装运输和运输贮存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并合并成“环 境适应性“(见4.16和5.19 2007年版的4.1、4.2、4.13、5.1和5.11); 更改了“租粒“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3和5.6.2007年版的4.4和5.3); 更改了“粒度分布“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4和5.7.2007年版的4.5和5.4); -增加了“含水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6和5.9); 更改了“熔融指数或软化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7和5.10.2007年版的4.8和5.7); 更改了“凝集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8.1和5.11.1.2007年版的4.6和5.5): 更改了“荷质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9和5.12.2007年版的4.7和5.6); 增加了“流动性“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1和5.14); -增加了“TVOC和苯“的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2.1和5.15.1); 更改了“苯乙烯“的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2.1和5.15.1.2007年版的4.10.3和5.9.3); 删除了“加热挥发物“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2007年版的4.10.1和5.9.1); 删除了“粉尘“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2007年版的4.10.2和5.9.2); 更改了“重金属“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2.2和5.15.2.2007年版的4.10.4和5.9.4); 更改了“印品图像质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3和5.16,2007年版的4.11和5.10); 增加了“页产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4和5.17); 增加了“千页耗粉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5和5.18); 更改了“净含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7和5.20.2007年版的4.14和5.13): 更改了检测项目的相关内容(见表5.2007年版的表4); 删除了附录A“软化点试验方法“(见2007年版的附录A): 删除了附录B"粉尘的测定方法“(见2007年版的附录B); 增加了“松装密度的试验方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7)归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