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451-202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pdf

2024,22451,pdf,电磁兼容,规范,通信
文档页数:31
文档大小:840.5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通信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33.100 CCS L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451-2024 代替GB/T22451-2008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 Common requirements of 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 for radio municationequipment 2024-11-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2451-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试验条件 4.1 通用要求 4.2 试验布置 4.3 免测频段 4.4收信机的窄带响应 5性能评估要求 5.1 总则 5.2 可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 5.3 不能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 5.4 辅助设备 5.5EUT的分类 6抗骚扰度性能判据 8 6.1 性能判据(持续现象) 性能判据(瞬态现象) 8 6.3 性能判据(间断现象) 6.4 不能建立连续通信链路设备的性能判据 8 6.5 辅助设备的性能判据 7测量项目 骚扰测量 7.2抗扰度试验 8驱抗测量方法和限值 6 8.1 辐射杂散骚扰(壳体端口) 9 8.2辐射骚扰(辅助设备的壳体端口) 10 传导骚扰(有线网络端口) 11 传导骚扰(DC电源输人/输出端口) 12 8.5 传导骚扰(AC电源输人/输出端口) 13 谱波电流(AC电源输人端口) 13 8.7 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AC电源输人端口) 14
GB/T 22451-2024 8.8电瞬态传导骚扰(车载设备的DC电源输人/输出端口) 14 9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 14 9.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4 9.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15 9.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5 9.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15 9.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16 9.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16 9.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17 9.8瞬变和浪涌抗扰度试验(车载设备的DC电源输人端口) 18 附录A(规范性)复合无线电设备电磁兼容测试导则 20 A.1复合无线电设备组合类型 20 A.2复合无线电设备的测试导则 22 A.3各种类型复合无线电设备举例 24 参考文献.... 25
GB/T 2245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2451-2008《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与GB/T22451-200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车载设备和有线网络端口的术语和定义(见3.1.11、3.1.13); 更改了免测频段要求(见4.3,2008年版的4.3): 增加了不能建立连续通信链路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性能判据(见6.4和6.5): 增加了车载设备有线网络端口传导骚扰测量(见7.1): 删除了天线端口(传导杂散)的骚扰测试(见2008年版的第8章); 删除了DC电源端口传导骚扰电信中心限值(见2008年版的8.5): 更改了电瞬态传导骚扰测量的测量限值(见8.8.1,2008年版的8.9.2): 更改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试验频率范围(见9.2.1,2008年版的9.2.1): 增加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xDSL试验要求(见9.3.1): 更改了浪涌(冲击)抗扰度有线网络端口试验要求(见9.4.1,2008年版的9.4.1); 更改了交流电源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抗度试验等级及性能判据(见9.7.1.1和 9.7.2.1 2008年版的9.7.1.1和9.7.2.1): 删除了瞬变和浪涌抗扰度试验脉冲4和脉冲5的测试要求(见9.8.1,2008年版的9.8.1)1 删除了多模终端电磁兼容测试导则(见2008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通和电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 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宝殿、安海龙、董立成、肖雳、周锚、姜雪、威琦、史锁兰、王俊青、曹珺飞、 李国庆、郭伟、张兴海、罗森文、周进、谈儒猛、刘殿铭、沈援海、郭琳、张昆、张伟红、芦婷、郝振平、 蓝江鹏、潘正、叶扬韬.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2451-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