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260-2009 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pdf

2009,23260,卷材,带自,规范,建筑工程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563.7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建筑工程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91. 120.30 Q 17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260-2009 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 Waterproof sheetwith self-adhering layer 2009-03-09发布 2009-11-0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3260-2009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 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雨拿防 水装饰有限公司、武汉美利信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唐山德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鑫达鲁鑫防水材料 有限公司、成都赛特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星辰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盘锦市大禹防水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志远、朱冬青、杨斌、邹先华、陈伟忠、卢桂才、姚双华、林良、朱晓华、陈文洁、 陈斌、郑家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GB/T 23260-2009 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的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表面覆以自粘层的冷施工防水卷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8.5一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 GB/T328.11-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 GB/T328.20一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0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强度 GB12952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GB12953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GB18173.1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 GB18242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243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967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JC/T684氯化聚乙烯一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JC/T1076胶粉改性沥青玻纤毡与玻纤网格布增强防水卷材 JC/T1077胶粉改性沥青玻纤毡与聚乙烯膜增强防水卷材 JC/T1078胶粉改性沥青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增强防水卷材 3标记 产品名称为:带自粘层的十主体材料防水卷材产品名称.

按本标准名称、主体材料标准标记方法和本标准编号顺序标记.

示例: 规格为3mm矿物料面聚酯胎I型,10m²的带自粘层的弹性体改性洒青防水卷材标记为: 带自 黏层 SBS 1 PY M3 10 GB 18242-GB/T 23260-2009 长度20m、宽度2.1m、厚度1.2mm型L类聚氯乙稀防水卷材标记为: 带白 粘层 PVC 卷材 1. II 1 2/20 × 2. 1 GB 12952-GB/T 232602009 注:非沥青基防水卷材规格中的厚度为主体材料厚废.

4要求 4.1主体材料产品性能 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应符合主体材料相关现行产品标准要求(参见表1),其中受自粘层影响性能 的补充说明见表2.
GB/T 23260-2009 表1部分相关主体材料产品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GB12952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2 GB12953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3 GB18173.1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 GB18242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 GB18243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6 GB18967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7 JC/T684氯化案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8 JC/T1076胶粉改性沥青玻纤毡与玻纤网格布增强防水卷材 9 JC/T1077胶粉改性沥青玻纤毡与聚乙烯膜增强防水卷材 10 JC/T1078胶粉改性沥青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增强防水卷材 表2受自粘层影响性能的补充说明 序号 受白粘层影响项目 补充说明 1 厚度 沥青基防水卷材的厚度包括自粘层厚度.

非沥青基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包括自粘层厚度,且自粘层厚度不小于0.4mm. 2 卷重、单位面积质量 卷重、单位面积质量包括自粘层.

3 拉伸强度、撕裂强度 对于根据厚度计算强度的试验项目,厚度测量不包括自粘层.

4 延伸率 以主体材料延伸率作为试验结果,不考虑自粘层延伸率.

5 耐热性/耐热度 带自粘层的沥青基防水卷材的自粘面耐热性(度)指标按表3要求,非自粘面按相关 产品标准执行.

尺寸稳定性、加热神 缩量、老化试验 对于由于加热引起的自粘层外观变化在试验结果中不报告.

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试验要求的厚度包括产品自粘层的厚度.

4.2自粘层物理力学性能 产品的自粘层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卷材自粘层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卷材与卷材 >1.0 1 刹离强度/(N/mm) 卷材与铝板 ≥1 5 2 浸水后剥离强度/(N/mm) >1. 5 3 热老化后剥离强度/(N/mm) >1.5 4 自粘面耐热性 70C,2 h无流消 5 持粘性/min >15 5试验方法 5.1主体材料产品性能 主体材料产品性能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进行试验.

2
GB/T 23260-2009 受自粘层影响项目按表2取值,并采取措施避免自粘层对试验装置的粘结或污染.

非沥青基卷材的主体材料和自粘层的厚度宜用GB/T328.5一2007中光学装置测量,每块试件测 量两点,在相距50mm处测量,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自粘层物理力学性能 5.2.1试件制备 试样在(23土2)C放置24h后进行裁取,每组试件在卷材宽度方向均匀分布裁样,避开卷材边缘 100 mm 以上.

试件尺寸与数量见表4. 表4卷材试件尺寸与数量 项目 尺寸(级向×横向)/mm 数量/个 剥离强度 卷材与铝板 5 卷材与卷材 50×150 10(5个试件) 浸水后剥离强度 250 ×50 5 热老化后剥离强度 250 ×150 3 自粘面耐热性 100 ×50 3 持粘性 150×50 5 秒面、矿物料面卷材在留边处取样试验.

5.2.2剥离强度 5.2.2.1卷材与铝板 在(23土2)C条件下,参照GB/T328.20-2007将卷材试件粘在已用溶剂清洁的光滑铝板表面,粘 合面为50mm×75mm,用质量为2kg、宽度(50~60)mm的压辊反复滚压三次,粘合后放置24h.铝 板一编夹人夹具,将同一端的卷材弯折180夹入另一夹具进行试验,用最大力计算剥离强度,单位 N/mm,取五个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双面自粘产品两面分别进行试验.

5.2.2.2卷材与卷材 在(23士2)C条件下,按GB/T328.20-2007进行试验,一个试件的下表面与另一个试件的上表面 粘结.粘合面为50mm×75mm,用质量为2kg、宽度(50~60)mm的压辊反复滚压三次,粘合后放置 24h.

用最大力计算剥离强度,单位N/mm,取五个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3浸水后剥离强度 将按5.2.2.1制备的试件浸人(23土2)C水中7d,取出在(23土2)C放置24h,按5.2.2.1测定剥 离强度.

5.2.4热老化后剥离强度 将试件连防粘材料一起水平放入(70土2)C烘箱中7d,取出在(23土2)C放置24h裁取五个 250mm×50mm试件.按5.2.2.1测定剥离强度.

5.2.5自粘面耐热性 自粘面耐热性按GB/T328.11-2007中B法进行,自粘面试验湿度(70土2)C.

5.2.6持粘性 在(23土2)C条件下,将试件粘在两块表面已用溶剂清洁干净光滑的镜面不锈钢板上,上板的不锈 钢板上的粘结面积(50×50)mm,试件粘贴部位不允许接触手和其他物体,然后用质量为2kg、宽度 (50~60)mm的压辑反复策压三次.

在(23士2)C,将粘结好的试件放置24h后,如图1所示方向垂直悬挂,在下板下端挂1kg的重物 (包括下板质量),开始记录时间,记录试件从上板完全剥下所需时间,单位min.

取五个试件试验结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