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60.1-2024 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2024,pdf,吸收光谱,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3
文档大小:548.5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77.120.60 CCS H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0.1-2024 代替 GB/T 3260.1-2013、GB/T 3260.4-2013、GB/T 3260.8-2013、GB/T 3260.10-2013 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 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 tin- Part 1:Determination of copper lead zinc cadmium silver nickelandcobaltcontents-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2024-11-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6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260《锡化学分析方法》的第1部分.

GB/T326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铜、铅、锌、辐、银、镍和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1.10-二氮杂非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锐量的测定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锐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砷量的测定孔雀绿-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铝量的测定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11部分:铜、铁、、铅、、砷、铝、锌、镉、银、镍和钻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文件代替 GB/T 3260.1-2013、GB/T 3260.4-2013、GB/T 3260.8-2013、GB/T 3260.10-2013 与 GB/T 3260.1-2013、GB/T 3260.4-2013、GB/T 3260.82013、GB/T 3260.10201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0010~%00000%000~%0%0000甲图( 喜号%02000~%00000%02000~%100000甲图 测定(见第1章,GB/T3260.1-2013的第1章、GB/T3260.4-2013的第1章、 GB/T 3260.8-2013的第1章、GB/T3260.10-2013的第1章): b)更改了方法原理中试料的溶解方法(见8.4,GB/T3260.1-2013的5.4.1.1、GB/T3260.4-2013的 5.4.1、GB/T 3260.82013的5.4.1、GB/T 3260.102013895.4.1) 1 c)更改了试料中铜、铅、锌、镉测量时的酸度(见84,GB/T3260.1-2013的5.4、GB/T3260.4-2013的5.4、 GB/T 3260.8-2013的5.4、GB/T 3260.10-2013的5.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 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 价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大治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治金研究院有限公 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黄埔分公司、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标(北京)检验认 证有限公司、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风、陈建华、黄旭、何伟霞、宋艳梅、罗雨、贾孝惠、叶玲玲、杨敏、 李晓瑜、王劲榕、陈思、庞晓珍、刘标、张新苗、蔡钰菁、谢丽芳、田佳、刘海林、张萌、伍斯静、 夏兵伟、曾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260.1,1982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2013年第二次修订: GB/T3260.4,1982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2013年第二次修订: GB/T3260.8和GB/T3260.9,1982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时整合为GB/T3260.9, I
GB/T 3260.1-2024 2013年第二次修订为GB/T3260.81 GB/T3260.10,2000年首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标准编号调整为GB/T3260.1.

GB/T 3260.1-2024 引言 锡具有质地柔软,熔点低,展性强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制造焊锡、镀锡板、合金、化工制品等.

GB/T3260《锡化学分析方法》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锡化学分析方法,结合标准体系优化工作的要求, 整合后拟由8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锐量的测定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锐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砷量的测定孔雀绿-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铝量的测定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11部分:铜、铁、秘、铅、、砷、铝、锌、镉、银、镍和钻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原子发射光诺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中 杂质元素的测定,本文件是对GB/T3260中第1部分、第4部分、第8部分和第10部分的整合修订,同 时增加银、镍、钻含量的测定,本文件的整合修订,将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促进锡 产品的贸易,统一锡中铜、铅、锌、镉、银、镍和钻含量的测定方法,避免使用不同方法造成误差产生 纠纷,为裁定分歧提供解决方案.


GB/T 3260.1-2024 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 钻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锡中铜、铅、锌、镉、银、镍和钻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锡中铜、铅、锌、镉、银、镍和钻含量的测定.

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1.

表1各元素测定范围 元素 测定范围 元素 测定范围 % Cu 0.000 10~0.100 Cd 0.000 10~0.002 0 P 0.000 80~0.050 0 Ag- Ni 0.000 08~0.010 0 Zn 0.000 10~0.003 0 Co 0 200°0~0I 00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料以盐酸,硝酸溶解,以盐酸-氢溴酸驱除大量锡,在盐酸-硝酸混合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 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各元素推荐波长处,分别测量铜、铅、锌、辐、银、镍、钻的吸光度,按工作曲 线法分别计算各元素的含量.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5.1盐酸(p=1.19 g/mL).

5.2硝酸(p=1.42 g/m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