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9.080.01 W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07-2016 纺织品 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指南 Textiles-Guide to control on quality safety factors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60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 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宇英、孙锡敏、章辉、徐路、王欢、王国建.
GB/T32607-2016 引言 纺织产品作为消费品使用时,消费者尤为关注产品中是否存在影响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危害因 素.
为了确保纺织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合理预见误用的情况下的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在纺织产品制造的 各阶段中对其质量安全因子进行有效控制,最终达到产品消费安全的目的.
本标准以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为切人点,在纺织产品制造全过程中对质量安全因子进行识别和 分析,系统地确定纺织产品在各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质量安全因子,并提出具体的控制 方法,旨在为制造商就如何在纺织产品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安全性提供技术指南.
GB/T 32607-2016 纺织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的原则,提供了产品制造全过程中质量安全因子的识别方 法,给出了在各阶段控制质量安全因子的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消费品使用的各类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8885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GB19601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 GB/T20708纺织助剂产品中部分有害物质的限量及测定 GB20814染料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 GB/T22282纺织纤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GB/T22704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纺织产品textile products 如纱线、织物及其制成品.
[GB 18401-2010 定义 3.1] 3.2 消费品products of consumer interest 为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而销售的产品.
[GB 5296.1-2012,定义3.2] 3.3 (消费品>质量安全(consumerproduct)quality safety 消费品质量在预期使用和可预见的误用情况下符合安全的要求.
[GB/T28216-2011 定义2.10] 3.4 (消费品>质量安全因子(consumer product)quality safetyfactor 可能导致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产品的固有因素.
GB/T 32607-2016 [GB/T 28216-2011 定义 2.11] 4总则 4.1关注消费者健康安全 消费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应以消费者健康安全为关注焦点,在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等 规范性要求的基础上,鼓励相关方评估未知和潜在的消费品安全风险并实施有效控制,为消费者提供安 全的产品, 4.2基于质量安全因子识别的控制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是在对可能导致纺织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产品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 行控制.
只有对影响质量安全因子认识和掌握后,才可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
4.3注重源头控制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应从产品制造的源头开始进行控制.
综合考虑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 相关要求,把从源头进行控制作为关键环节,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4.4覆盖产品制造全过程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应在产品制造的各个阶段进行,纺织产品从设计到最终产品投入市场 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不安全的质量因子,对各阶段进行控制能够确保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
5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识别 5.1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的识别是整理、挖掘和确认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因子的过程,需收集纺织 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确定纺织产品在制造过程各阶段中产生的质量安全 因子.
5.2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的识别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确定影响因子; b)收集整理同类产品国内外的预警信息、产品质量检测数据、顾客等,从最终产品追溯和分 析各个生产工序,识别已显现和潜在的影响因子; c)收集分析同类产品的国内外事故案例,由导致伤害的安全事故分析人手,构建伤害情景,明确 导致事故的触发条件,识别出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因子: d)检测与分析产品中潜在的安全影响因素,评估产品实际质量安全水平.
5.3附录A给出了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分类示例,在识别出影响因子后,将纺织产品按制造过程 的各阶段展开,分析因子产生的阶段、产生危害类型、在正常使用和合理的可预见误用的情况下的伤害 情景,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方案.
6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 6.1概述 6.1.1选择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措施,应确保纺织产品安全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并适当考虑控制措施 的实施成本和收益.
依据降低风险的目标,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措施包括: